汽车内饰冲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893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冲压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电机,电机驱动连接压板,机体上固定有第一模板,压板上固定有第二模板,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配合形成模具,所述压板上还设有第三模板,第二模板与第三模板分别位于压板的两侧,机体上固定设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承压板,承压板上固定有第四模板,第三模板与第四模板也配合形成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于普通的汽车内饰冲压装置提高了一倍生产效率;具备安全的取料方式,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一种汽车内饰冲压机。

Automotive interior stamp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obile interior punch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motor is arranged in the body, a motor is driven to connect the pressure plate, a first template is fixed on the body, and second templates are fixed on the pressing plate, and the first template is matched with the second mold plate to form a mold. The pressing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third template, and the second template and the third tem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position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pressing plate, the body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bracket, and a pressure bear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and fourth templates are fixed on the bearing plate, and the third template and the fourth template are matched to form the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double production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automobile interior pressing device, safe material taking mode and personal safety of the op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interior press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饰冲压机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冲压机。
技术介绍
汽车内饰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在汽车内饰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冲压机配合模具对其进行压制,冲压机的运动结构原理简单,利用电机或油缸作为动力装置即可驱动模具合模、开模。正因冲压机简单易制,所以用于冲压汽车内饰的冲压机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准。授权公告号为CN20333144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无纺布压制工艺的冲压机及其冲压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座上的驱动机构和冲压模具,冲压模具包括上凹模与下凸模,由于一次合模(上凹模与下凸模合并)只能出一张压好的汽车内饰,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冲压机,具有生产效率高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内饰冲压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电机,电机驱动连接压板,机体上固定有第一模板,压板上固定有第二模板,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配合形成模具,所述压板上还设有第三模板,第二模板与第三模板分别位于压板的两侧,机体上固定设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承压板,承压板上固定有第四模板,第三模板与第四模板也配合形成模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朝向机体运动时,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冲压出一张汽车内饰,压板背向机体运动时,第三模板与第四模板又冲压出一张汽车内饰,生产效率翻倍。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两侧均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料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结构使料板分别定位于压板两侧的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L型凸条,料板的边角与L型凸条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料板定位于L型凸条上,模具即可在料板上合适位置处冲压出一定形状的汽车内饰件。优选的,所述压板上固定有吹气装置,吹气装置用于将料板吹出定位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气装置可自动控制,可以取代人工用手取料,具有防机器压手的优点。优选的,所述吹气装置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均连接压缩空气源,第一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分别固定于压板两侧;第一气管用于向第二模板吹气,第二气管用于向第三模板吹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一气管的吹气节奏,利用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气管的吹气节奏,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轮流吹气出料,互不干扰。优选的,定位于定位结构内的料板顶部凸出于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均向压板与料板之间的间隙中吹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料板顶部凸出于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而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从上向下吹风,因此定位于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上的料板容易被吹出定位结构。优选的,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上同轴地连接有圆盘,压板上固定有轴套,轴套内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与圆盘通过连杆连接,连杆的一端枢接于圆盘的非圆心处,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转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杆的一端枢接于圆盘的非圆心处,因此圆盘与连杆构成“凸轮连杆机构”,电机驱动圆盘旋转时,连杆拉动压板翻转并前后运动,使压板能够配合地压于机体表面上,从而完成汽车内饰件的冲压。优选的,所述压板底部设有倾斜的接料板,接料板一端设有储料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板从压板与机体之间的缝隙、压板与承压板之间的缝隙掉落于接料板上,并滑落于储料仓中集中存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相比于普通的汽车内饰冲压装置提高了一倍生产效率;2.具备安全的取料方式,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汽车内饰冲压机的侧视图;图2是压板朝向机体一侧的正视图;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B部放大图。图中,1、机体;2、支架;3、承压板;4、压板;5、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第三模板;8、第四模板;9、L型凸条;10、第一气管;11、第二气管;12、第一距离传感器;13、第二距离传感器;14、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电机;17、圆盘;18、轴套;19、转轴;20、连杆;21、接料板;22、储料仓;23、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内饰冲压机,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有可运动的压板4,压板4由电机16驱动运动。电机16固定于机体1内,机体1外设有圆盘17,电机16的旋转轴与圆盘17同轴连接,压板4上成型有轴套18,轴套18内配合设有转轴19,转轴19的端部与圆盘17通过连杆20连接,连杆20的一端枢接于圆盘17的非圆心处,连杆20的另一端枢接于转轴19的端部。如图1所示,机体1朝向压板4的侧面呈竖直状,该竖直侧面上固定有第一模板5,压板4朝向机体1的侧面上固定有第二模板6,第一模板5与第二模板6配合形成模具。压板4背对机体1的侧面上固定有第三模板7,机体1上固定有支架2,支架2上固定有承压板3,承压板3朝向压板4的侧面上固定有第四模板8,第三模板7与第四模板8也配合形成模具。压板4的两侧均设有定位结构,分别位于第三模板7、第四模板8上,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料板23。如图2所示,定位结构为L型凸条9,呈长方形的料板23定位于L型凸条9上时,料板23的边角与L型凸条9贴合。如图1所示,压板4顶部还固定有吹气装置,吹气装置由第一气管10和第二气管11组成,第一气管10和第二气管11均连接压缩空气源,第一气管10用于将第二模板6上冲压完成的料板23吹落,第二气管11用于将第三模板7上冲压完成的料板23吹落。第一气管10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4,第二气管11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5,压板4朝向机体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距离传感器12,压板4朝向承压板3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距离传感器13。当第一距离传感器12感应不到机体1时(此时压板4与机体1分离、第一模板5与第二模板6分离),第一距离传感器12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14给第一气管10通气几秒后停止通气,从而吹落第二模板6上的料板23;当第二距离传感器13感应不到机体1时(此时压板4与承压板3分离、第三模板7与第四模板8分离),第二距离传感器13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15给第二气管11通气几秒后停止通气,从而吹落第三模板7上的料板23。如图3、图4所示,定位于第二模板6上的料板23顶部凸出于第二模板6,定位于第三模板7上的料板23顶部凸出于第三模板7,第一气管10和第二气管11均向料板23顶部与压板4之间的间隙中吹气,容易将料板23吹出定位结构。如图1所示,吹出定位结构的料板23从压板4与机体1的间隙、压板4与承压板3的间隙中掉落于压板4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冲压机,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电机(16),电机(16)驱动连接压板(4),机体(1)上固定有第一模板(5),压板(4)上固定有第二模板(6),第一模板(5)与第二模板(6)配合形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上还设有第三模板(7),第二模板(6)与第三模板(7)分别位于压板(4)的两侧,机体(1)上固定设有支架(2),支架(2)上固定有承压板(3),承压板(3)上固定有第四模板(8),第三模板(7)与第四模板(8)也配合形成模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冲压机,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电机(16),电机(16)驱动连接压板(4),机体(1)上固定有第一模板(5),压板(4)上固定有第二模板(6),第一模板(5)与第二模板(6)配合形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上还设有第三模板(7),第二模板(6)与第三模板(7)分别位于压板(4)的两侧,机体(1)上固定设有支架(2),支架(2)上固定有承压板(3),承压板(3)上固定有第四模板(8),第三模板(7)与第四模板(8)也配合形成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的两侧均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料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L型凸条(9),料板(23)的边角与L型凸条(9)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上固定有吹气装置,吹气装置用于将料板吹出定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内饰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包括第一气管(10)、第二气管(11)、第一距离传感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殊毅陈愉张留刘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苏轶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