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648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包括主架、靠背、臀部支撑、腿部支撑及PLC控制器,主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架,靠背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靠背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其后侧设有伸缩支撑件。臀部支撑设在靠背的下方,其上端与靠背的下端固定相连,臀部支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架转动相连。腿部支撑有两个,设置在臀部支撑的下方两侧,腿部支撑包括大腿支撑和小腿支撑,大腿支撑的上部与其同侧的支撑架转动相连。大腿支撑的上方设有第一驱动机构,其下端与小腿支撑转动相连,小腿支撑的下端设有脚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维护方便,通用性好,可根据病人需要锻炼的关节、摆幅和频率进行设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

A leg training recover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eg training recover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rame, a backrest, a hip support, a leg support and a PLC controller. The main frame comprises two relatively arranged support frames, the backres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upport frames, the backrest comprises an upper plate body and a lower plate body, and the rea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n expansion support member. The hip suppor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ckrest, the upp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backrest,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hip support are respectively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wo support frames. The leg support has two sides, which are arranged at the lower sides of the hip support. The leg support includes the thigh support and the calf support. The upper part of the thigh support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frame on the same side. The upper part of the thigh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the lower end of which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rus suppor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crus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foot ped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of manufacture and use,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nd good universality. It can be set according to the joints, swing and frequency that patients need to exercise, and has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训练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如果身体的下肢不能进行有效的锻炼,就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粘连、骨质疏松等多种并发症。对于下肢受损的病人,需要借助对下肢的有效的锻炼,在能够在康复期内达到预期的恢复效果,加快下肢的康复。目前,针对下肢的康复训练市面上也有一些训练设备,但是现有的训练设备往往结构复杂,售价昂贵,维护麻烦且费用较高,不适合一般的消费者或者家庭使用。因此,需要开发这一种能够满足普通消费水平的患者和家庭,能够购和方便使用的下肢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巧妙、制造和使用成本低、通用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且安全可靠的腿部训练恢复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包括主架、靠背、臀部支撑、腿部支撑及PLC控制器,所述主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后部通过横梁固定相连。靠背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靠背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其后侧设有伸缩支撑件,上板体上活动设置有两个上臂支撑臂。臀部支撑设在靠背的下方,其上端与靠背的下端可调节固定相连,臀部支撑的下端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架转动相连。腿部支撑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臀部支撑的下方两侧,腿部支撑包括大腿支撑和小腿支撑,大腿支撑的上部与其同侧的支撑架转动相连。大腿支撑的上方设有第一驱动机构,其下端与小腿支撑转动相连,小腿支撑的下端设有脚踏。优选地,上板体与位于下板体的上方,下板体通过电动伸缩杆与其上方的上板体相连。电动伸缩杆有两个,对称设在下板体内部的两侧,所述PLC控制器与电动伸缩杆的信号端通信相连,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同步伸缩。优选地,上臂支撑臂位于上板体的前侧,上板体的前侧壁上开有横向滑槽,两个上臂支撑臂的后端伸入横向滑槽内与上板体滑动配合。上板体位于横向滑槽的后侧壁上,沿着横向滑槽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多个弹簧卡扣,弹簧卡扣与设在上臂支撑臂后端的卡槽相配合,实现对上臂支撑臂在横向滑槽内的定位。优选地,伸缩支撑件为气缸,所述气缸设置在横梁上,其伸缩端与设置下板体后侧的铰支座转动相连,气缸的信号端与PLC控制器通信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齿轮及扇形齿轮,伺服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上,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主动齿轮。扇形齿轮设置在大腿支撑的上端,主动齿轮通过扇形齿轮驱动大腿支撑摆动。优选地,所述大腿支撑的下端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支座安装在大腿支撑的后侧,液压缸的伸缩端与小腿支撑的上部转动相连,液压缸的信号端与PLC控制器通信相连。优选地,小腿支撑包括上杆体和下杆体,上杆体的上端与大腿支撑的下端转动相连,其下端与下杆体的上端插接。上杆体的侧壁上多个定位孔,下杆体上设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锁紧螺栓。优选地,脚踏的后端与小腿支撑的下端转动相连,所述小腿支撑的内部设有驱动脚踏转动的舵机,舵机的信号端与PLC控制器通信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维护方便,占地小,通用性好,能够帮助长期卧床的病人进行下肢的锻炼,还可以帮助病人进行下肢的康复锻炼,本技术可根据病人需要锻炼的关节、摆幅和频率进行设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对下肢康复锻炼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包括主架、靠背2、臀部支撑3、腿部支撑4及PLC控制器5,所述主架包括正向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架1,两个支撑架1为平面框架结构且纵向平行布置,两个支撑架1的后部通过横梁11固定相连,横梁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1固定焊接成一体。所述靠背2设置在两个支撑架1之间,靠背2包括上板体21和下板体22,上板体21与位于下板体22的上方,下板体22通过电动伸缩杆23与其上方的上板体21相连。电动伸缩杆23有两个,对称固定安装在下板体22内部的两侧,电动伸缩杆23的伸缩端伸出下板体22的顶部,与上板体21的底部可拆卸固定相连。所述PLC控制器5安装在横梁11的底部,横梁11的底部还安装有电源8,所述电源8为电动伸缩杆23供电,电动伸缩杆23的信号端通信相连,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23同步伸缩,PLC控制器5与所述电源8电连接。靠背2的后侧设有伸缩支撑件,伸缩支撑件为气缸24,所述电源8为气缸24供电。气缸24安装在横梁11的上表面,其伸缩端与设置下板体22后侧的铰支座转动相连,气缸24的信号端与PLC控制器5通信相连。上板体21的前方两侧,对称布置有两个上臂支撑臂6,上板体21的前侧壁上开有横向滑槽211,两个上臂支撑臂6的后端伸入横向滑槽211内与上板体21滑动配合,上臂支撑臂6的外部设置有柔性包裹层,对使用者的上臂起到保护作用和舒适性。上板体21位于横向滑槽211的后侧壁,沿着横向滑槽211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多个弹簧卡扣25,弹簧卡扣25与设在上臂支撑臂6后端的卡槽相配合,实现对上臂支撑臂6在横向滑槽211内的定位。所述弹簧卡扣25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弹簧卡扣,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技术已有的弹簧卡扣,可实现上臂支撑臂6在横向滑槽211内的定位。臀部支撑3设在靠背2的下方,其上端与靠背2的下端可调节固定相连,实现臀部支撑3与靠背2之间的角度调节,臀部支撑3的下端两侧对称固定有转轴,每个转轴与其同侧的支撑架1转动配合。腿部支撑4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臀部支撑3的下方两侧,腿部支撑4包括大腿支撑41和小腿支撑42,大腿支撑41的上部与其同侧的支撑架1转动相连。大腿支撑41的上端设有第一驱动机构7,其下端与小腿支撑42转动相连,小腿支撑42的下端设有脚踏4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7包括伺服电机71、主动齿轮74及扇形齿轮72,伺服电机71设置在支撑架1上,伺服电机71的输出端与减速机73的输入端相连,主动齿轮安装在减速机73的输出端上,伺服电机71通过减速机73驱动主动齿轮74转动,伺服电机71由所述电源8为其供电,伺服电机71的信号端与PLC控制器5通信相连。扇形齿轮72固定安装在大腿支撑41的上端,与所述主动齿轮74啮合,扇形齿轮72的转动中心与大腿支撑41相对于支撑架1的转动中心重合,主动齿轮74通过扇形齿轮72驱动大腿支撑41前后摆动。所述大腿支撑41的下端设置有液压缸44,所述液压缸44通过液压缸支座安装在大腿支撑41的后侧,液压缸44的伸缩端与小腿支撑42的上部转动相连,液压缸44的信号端与PLC控制器5通信相连。小腿支撑42包括上杆体421和下杆体422,上杆体421的上端与大腿支撑41的下端转动相连,其下端插入下杆体422的上端,与下杆体422插接滑动配合。上杆体421的侧壁上多个定位孔,下杆体42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包括主架、靠背、臀部支撑、腿部支撑及PLC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后部通过横梁固定相连;/n靠背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靠背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其后侧设有伸缩支撑件,上板体上活动设置有两个上臂支撑臂;/n臀部支撑设在靠背的下方,其上端与靠背的下端可调节固定相连,臀部支撑的下端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架转动相连;/n腿部支撑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臀部支撑的下方两侧,腿部支撑包括大腿支撑和小腿支撑,大腿支撑的上部与其同侧的支撑架转动相连;/n大腿支撑的上方设有第一驱动机构,其下端与小腿支撑转动相连,小腿支撑的下端设有脚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包括主架、靠背、臀部支撑、腿部支撑及PLC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后部通过横梁固定相连;
靠背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靠背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其后侧设有伸缩支撑件,上板体上活动设置有两个上臂支撑臂;
臀部支撑设在靠背的下方,其上端与靠背的下端可调节固定相连,臀部支撑的下端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架转动相连;
腿部支撑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臀部支撑的下方两侧,腿部支撑包括大腿支撑和小腿支撑,大腿支撑的上部与其同侧的支撑架转动相连;
大腿支撑的上方设有第一驱动机构,其下端与小腿支撑转动相连,小腿支撑的下端设有脚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板体与位于下板体的上方,下板体通过电动伸缩杆与其上方的上板体相连;
电动伸缩杆有两个,对称设在下板体内部的两侧,所述PLC控制器与电动伸缩杆的信号端通信相连,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同步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训练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臂支撑臂位于上板体的前侧,上板体的前侧壁上开有横向滑槽,两个上臂支撑臂的后端伸入横向滑槽内与上板体滑动配合;
上板体位于横向滑槽的后侧壁上,沿着横向滑槽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多个弹簧卡扣,弹簧卡扣与设在上臂支撑臂后端的卡槽相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南田忠江曹洪爽邓人菩宋凌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