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夹及其外管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45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血夹及其外管套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套筒、连接筒和套座。套筒用于收容止血夹的一对夹持臂,套筒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套座用于通过止血夹的拉杆,套座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二通孔;连接筒分别与套筒和套座相连,连接筒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三通孔。

Hemostasis clamp and its outer tube sleev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mostatic clamp and an outer tube sleeve structure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a sleeve, a connecting cylinder and a sleeve seat which are connected in turn. The sleeve is used to hold a pair of clamping arms of the hemostatic clamp, and the sleeve has a first through hole penetrating along its axis direction; the sleeve seat is used to pass the pull rod of the hemostatic clamp, and the sleeve seat has a second through hole penetrating along its axis direction; the connecting cylinde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leeve and the sleeve seat, and the connecting cylinder has a third through hole penetrating along its axis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血夹及其外管套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止血夹及其外管套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的专利号为ZL201410222753.7号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止血夹子,因其止血效率高,创面小,并发症少,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该专利技术专利的夹持臂的张开,取决于夹持臂中部的两条滑槽、一活动销轴和一固定销轴,两条滑槽分别位于夹持臂中部,而且滑槽分为弧形滑动段和锁定段,两条弧形滑动段交叉设置。该专利技术的止血夹子,在使用前夹持臂处于闭合状态,此时销轴位于两条滑槽的弧形滑动段的尾部,未进入锁定段。使用时,夹持臂在推力的作用下,销轴迫使夹持臂张开。使用后,夹持臂处于闭合且锁定状态,此时夹持臂被后拉,销轴迫使加长臂闭合,当拉力达到临界值时,销轴进入滑槽的锁定段,夹持臂被锁死,且钢丝口脱落。该专利技术的但止血夹子的缺点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在夹持臂张开和闭合特别脱钩的过程中,需要相对大的力,因此使用有所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管套结构,以解决在止血夹在脱钩过程中外管套易于分离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止血夹,以解决在止血夹在脱钩过程中外管套易于分离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外管套结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管套结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用于收容止血夹的一对夹持臂,所述套筒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套座,所述套座用于通过止血夹的拉杆,所述套座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二通孔;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分别与所述套筒和套座相连,所述连接筒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三通孔。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筒包括与所述连接筒套接的小内径部,以及与所述小内径部一体相连的大内径部;所述小内径部朝向所述连接筒的端部的内孔壁设有一环形结构的第一凸环;以及所述连接筒朝向所述套筒的端部设为适于与所述第一凸环套嵌的外翻的喇叭状开口。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喇叭状开口与所述连接筒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60度。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套座朝向所述连接筒的端部的内孔壁设有一环形结构的第二凸环;以及所述连接筒的外侧壁设有一环形结构的适于卡嵌所述第二凸环的凹陷槽。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套座与连接筒套接的部分的侧壁设有一对U形缺槽。本技术的止血夹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止血夹,包括:所述的外管套结构、设于所述外管套结构的套筒内的活动销轴,以及适于依次穿过套座和连接筒后插入所述套筒中与所述活动销轴卡接的一对拉杆。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筒朝向所述套座的端部的第三通孔的孔壁设有一环形结构的第三凸环;以及在所述一对拉杆近活动销轴的部分一体设有收容在所述连接筒的第三通孔中且适于抵顶于第三凸环上的抵顶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一对所述拉杆远离所述活动销轴的端部适于在穿过所述套座后与钢丝绳相连;以及所述套座远离所述连接筒的端部用于与弹簧管相连。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筒近连接筒的部分的侧壁设有一对适于卡嵌所述活动销轴的两个端部的槽孔。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止血夹还包括在所述套筒远离所述连接筒的部分的第一通孔中卡装的限位销轴,以及与所述限位销轴和活动销轴均相连的一对夹持臂。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止血夹及其外管套结构,整体的外管套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套筒、连接筒和套座,在止血夹的一对拉杆脱钩的过程中,连接筒的外翻的喇叭状开口在一对拉杆的作用力下实现变形,使得连接筒与套筒之间实现分离,即可实现整体的外管套之间的分离。进一步的,通过在套筒的外侧壁设有的一对适于卡嵌所述活动销轴的两个端部的槽孔,在拉杆脱钩后,活动销轴卡嵌在套筒侧壁的槽孔中,此时由于活动销轴与槽孔之间的限位固定作用,可以有效保持一对夹持臂之间的夹紧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止血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管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管套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管套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管套结构的第三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外管套结构的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夹持臂与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8至图10为本技术的止血夹的夹持臂张开和闭合状态图。图中:套筒100、第一通孔101、小内径部102、大内径部103、第一凸环105、槽孔107、连接筒200、第三通孔201、喇叭状开口202、凹陷槽203、第三凸环205、套座300、第二通孔301、U形缺槽302、第二凸环303、夹持臂400、拉杆500、抵顶部502、弯钩形状部505、活动销轴600、弹簧管700、钢丝绳800、限位销轴9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管套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套筒100、连接筒200和套座300。其中,套筒100用于收容止血夹的一对夹持臂400,套筒100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201;套座300用于通过止血夹的拉杆500,套座300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二通孔301;连接筒200分别与套筒100和套座300相连,连接筒200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三通孔201。具体的,套筒100包括与连接筒200套接的小内径部102,以及与小内径部102一体相连的大内径部103;小内径部102朝向连接筒200的端部的内孔壁设有一环形结构的第一凸环105;以及连接筒200朝向套筒100的端部设为适于与第一凸环105套嵌的外翻的喇叭状开口202。此处的喇叭状开口202用于与套筒100的小内径部102的第一凸环105卡装,使得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两者之间无法实现脱离,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喇叭状开口202的外径大于第一凸环105对应的第一通孔201的内径,并且此处的喇叭状开口202的外径略小于套筒100正常部分(即未设置第一凸环105的部分)对应的第一通孔201的内径,而连接筒200的正常部分(即未设置外翻的喇叭状开口202的部分)的外径则是略小于第一凸环105对应的第一通孔201的内径,使得连接筒200的喇叭状开口202可以收容在套筒100的第一通孔201中而又无法直接越过套筒100的第一凸环105从套筒100中脱离。因此,对于套筒100与连接筒200之间的套接关系是通过上述的第一凸环105和喇叭状开口202之间的套接来实现的。而在连接筒200的外翻的喇叭状开口202变形后,则可以使得连接筒200从套筒100的第一凸环105对应的第一通孔201中脱离。对于此处的喇叭状开口202与连接筒20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60度。可选设置为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管套结构,适用于止血夹,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筒,所述套筒用于收容止血夹的一对夹持臂,所述套筒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n套座,所述套座用于通过止血夹的拉杆,所述套座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二通孔;/n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分别与所述套筒和套座相连,所述连接筒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三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管套结构,适用于止血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用于收容止血夹的一对夹持臂,所述套筒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
套座,所述套座用于通过止血夹的拉杆,所述套座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二通孔;
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分别与所述套筒和套座相连,所述连接筒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管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与所述连接筒套接的小内径部,以及与所述小内径部一体相连的大内径部;
所述小内径部朝向所述连接筒的端部的内孔壁设有一环形结构的第一凸环;以及
所述连接筒朝向所述套筒的端部设为适于与所述第一凸环套嵌的外翻的喇叭状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管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状开口与所述连接筒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外管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座朝向所述连接筒的端部的内孔壁设有一环形结构的第二凸环;以及
所述连接筒的外侧壁设有一环形结构的适于卡嵌所述第二凸环的凹陷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管套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丽萍杨凯来曹煜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锐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