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金针专利>正文

一种户外防滑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34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户外防滑鞋底,包括前掌部,前掌部底面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有第一防滑列、第二防滑列、第三防滑列和第四防滑列;第一防滑列沿前掌部内侧边缘布置并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防滑组构成,各第一防滑组上具有第一前斜面和第一后斜面;第四防滑列沿前掌部外侧边缘布置并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四防滑组构成,各第四防滑组上具有第四前斜面和第四后斜面;第二防滑列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并分别具有第二斜面的第二防滑角块构成,第三防滑列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并分别具有第三斜面的第三防滑角块构成,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的倾斜方向呈前后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大增强防滑抓地性能,应付各种不规则的路面,保障人们在户外行进的安全。

An outdoor antiskid so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utdoor antiskid sole,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palm,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ront palm is arranged with a first antiskid column, a second antiskid column, a third antiskid column and a fourth antiskid column at intervals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the first antiskid column is arranged along the inner edge of the front palm and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first antiskid groups arranged in front and back intervals, each first antiskid group has a first front slope and a first rear slope; The fourth antiskid column is arranged along the outer edge of the front palm and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fourth antiskid groups arranged in front and back intervals, each of which has a fourth front inclined plane and a fourth rear inclined plane; the second antiskid column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econd antiskid angle blocks arranged in front and back intervals and each of which has a second inclined plane, and the third antiskid column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third antiskid groups arranged in front and back intervals and each of which has a third inclined plane The second inclined plane and the third inclined plane inclin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he utility model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anti-skid and grip performance, cope with various irregular road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eople's outdoor tra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防滑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类
,特别是涉及一种户外防滑鞋底。
技术介绍
户外爬山运动中,由于山中的道路路面多为不规则石头和松软泥土相间的路面,不规则石头较多的路面比较滑,而且有的石头上还含有露水,导致路面更滑,一不小心容易滑倒受伤。此时不仅仅要求鞋底结实、耐用,更要求具有很好的抓地力,能够应付斜坡或是泥泞的山路,来防止人们在行进间脚底打滑。在这种环境恶劣、地形复杂的情况下,普通的鞋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户外防滑鞋底,提高抓地力,保障人们在户外行进的安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户外防滑鞋底,包括与前脚掌位置对应的前掌部,所述前掌部底面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有第一防滑列、第二防滑列、第三防滑列和第四防滑列;所述第一防滑列沿前掌部内侧边缘布置并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防滑组构成,各第一防滑组上具有第一前斜面和第一后斜面;所述第四防滑列沿前掌部外侧边缘布置并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四防滑组构成,各第四防滑组上具有第四前斜面和第四后斜面;所述第二防滑列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并分别具有第二斜面的第二防滑角块构成,所述第三防滑列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并分别具有第三斜面的第三防滑角块构成,所述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的倾斜方向呈前后相反。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面设置在第二防滑角块的后端,其相对第二防滑角块的触地平面朝后上方倾斜;所述第三斜面设置在第三防滑角块的前端,相对第三防滑角块的触地平面朝前上方倾斜。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滑组由前后相邻设置的第一防滑前块和第一防滑后块组成,所述第一前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后块的前端,所述第一后斜面设置在第一防滑前块的后端,同一第一防滑组的所述第一前斜面和第一后斜面并排设置在前掌部底面的宽度方向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前斜面相对第一后斜面靠近前掌部内侧边缘设置。优选地,同一第一防滑组的第一防滑前块和第一防滑后块之间留有1.5mm~2.5mm的第一排水沟。优选地,所述第四防滑组由前后相邻设置的第四防滑前块和第四防滑后块组成,所述第四前斜面设置在所述第四防滑后块的前端,所述第四后斜面设置在所述第四防滑前块的后端,同一第四防滑组的所述第四前斜面和第四后斜面并排设置在前掌部底面的宽度方向上。优选地,所述第四后斜面相对第四前斜面靠近前掌部外侧边缘设置。优选地,同一第四防滑组的第四防滑前块和第四防滑后块之间留有1.0mm~2.0mm的第四排水沟。优选地,所述第四防滑后块上具有两个第四前斜面,靠近前掌部中心的第四前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远离前掌部中心的第四前斜面的倾斜角度。优选地,所述第三防滑列所在的前掌部底面上还设有沿前掌部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三沟槽,所述第四防滑列所在的前掌部底面上还设有沿前掌部前后延伸设置的第四沟槽,所述第三沟槽与第四沟槽之间的前掌部底面上设有多个由第三沟槽至第四沟槽向前倾斜的连接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在前掌部底面设有第一防滑列、第二防滑列、第三防滑列和第四防滑列,第一防滑列具有第一前斜面和第一后斜面,第四防滑列具有第四前斜面和第四后斜面,第二防滑列的第二斜面和第三防滑列的第三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如此可大大增强本技术鞋底前掌部的防滑抓地性能,能够嵌入泥泞的斜坡、山地或松土地,增加受力面的基础面积,在登山或爬坡时吸收利用反作用力防止打滑,可应付各种不规则的路面,保障人们在户外行进的安全。另,由于第一防滑列和第四防滑列均同时具备前后向的防滑作用力,保证在前掌外侧主要触地阶段和前掌内侧主要触地阶段均具有良好的防滑抓地效果;而第四防滑列具有两个倾斜角度不同的第四前斜面,这样有利于前掌外侧过渡至前掌内侧,远离前掌部中心的第四前斜面利于朝内侧发力,符合人体工程学,而靠近前掌部中心的第四前斜面利于增加触地面积,避免在该过渡运动过程中前掌外侧打滑。再者,通过第三沟槽、第四沟槽和连接槽的设置,一方面利于前掌部底面的排水,避免产生水膜而影响防滑效果,另一方面符合足部生物力学的运动特点,有利于前掌外侧的外翻屈折并顺利过渡至前掌内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前掌部底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防滑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四防滑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防滑列;200、第二防滑列;300、第三防滑列;400、第四防滑列;11、第一防滑前块;12、第一防滑后块;13、第一排水沟;111、第一后斜面;121、第一前斜面;21、第二防滑角块;211、第二斜面;31、第三防滑角块;311、第三斜面;41、第四防滑前块;42、第四防滑后块;43、第四排水沟;411、第四后斜面;421、第四前斜面;51、第三沟槽;52、第四沟槽;53、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户外防滑鞋底,包括与前脚掌位置对应的前掌部,所述前掌部底面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有第一防滑列100、第二防滑列200、第三防滑列300和第四防滑列4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滑列100沿前掌部内侧边缘布置并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防滑组构成,所述第一防滑组由前后相邻设置的第一防滑前块11和第一防滑后块12组成,同一第一防滑组的第一防滑前块11和第一防滑后块12之间留有1.5mm~2.5mm的第一排水沟13,所述第一排水沟13呈Z字型结构。各所述第一防滑后块12的前端具有第一前斜面121,各所述第一防滑前块11的后端具有第一后斜面111,同一第一防滑组的所述第一前斜面121和第一后斜面111并排设置在前掌部底面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前斜面121相对第一后斜面111靠近前掌部内侧边缘设置。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前斜面121为相对第一防滑后块12的触地平面朝前上方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第一后斜面111为相对第一防滑前块11的触地平面朝后上方倾斜的倾斜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防滑列400沿前掌部外侧边缘布置并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四防滑组构成,所述第四防滑组由前后相邻设置的第四防滑前块41和第四防滑后块42组成,同一第四防滑组的第四防滑前块41和第四防滑后块42之间留有1.0mm~2.0mm的第四排水沟43。各所述第四防滑后块42的前端具有第四前斜面421,各所述第四防滑前块41的后端具有第四后斜面411,同一第四防滑组的所述第四前斜面421和第四后斜面411并排设置在前掌部底面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四后斜面411相对第四前斜面421靠近前掌部外侧边缘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防滑后块42上具有两个第四前斜面421,靠近前掌部中心的第四前斜面421的倾斜角度小于远离前掌部中心的第四前斜面421的倾斜角度,这样有利于前掌外侧过渡至前掌内侧,远离前掌部中心的第四前斜面421利于朝内侧发力,符合人体工程学,而靠近前掌部中心的第四前斜面421利于增加触地面积,避免在该过渡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防滑鞋底,包括与前脚掌位置对应的前掌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前掌部底面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有第一防滑列、第二防滑列、第三防滑列和第四防滑列;/n所述第一防滑列沿前掌部内侧边缘布置并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防滑组构成,各第一防滑组上具有第一前斜面和第一后斜面;/n所述第四防滑列沿前掌部外侧边缘布置并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四防滑组构成,各第四防滑组上具有第四前斜面和第四后斜面;/n所述第二防滑列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并分别具有第二斜面的第二防滑角块构成,所述第三防滑列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并分别具有第三斜面的第三防滑角块构成,所述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的倾斜方向呈前后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防滑鞋底,包括与前脚掌位置对应的前掌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掌部底面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有第一防滑列、第二防滑列、第三防滑列和第四防滑列;
所述第一防滑列沿前掌部内侧边缘布置并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防滑组构成,各第一防滑组上具有第一前斜面和第一后斜面;
所述第四防滑列沿前掌部外侧边缘布置并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四防滑组构成,各第四防滑组上具有第四前斜面和第四后斜面;
所述第二防滑列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并分别具有第二斜面的第二防滑角块构成,所述第三防滑列由多个前后间隔设置并分别具有第三斜面的第三防滑角块构成,所述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的倾斜方向呈前后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设置在第二防滑角块的后端,其相对第二防滑角块的触地平面朝后上方倾斜;所述第三斜面设置在第三防滑角块的前端,相对第三防滑角块的触地平面朝前上方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组由前后相邻设置的第一防滑前块和第一防滑后块组成,所述第一前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后块的前端,所述第一后斜面设置在第一防滑前块的后端,同一第一防滑组的所述第一前斜面和第一后斜面并排设置在前掌部底面的宽度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户外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斜面相对第一后斜面靠近前掌部内侧边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金针
申请(专利权)人:柳金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