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组合物及成型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229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聚酰胺组合物和使用了该聚酰胺组合物的成型品等,所述聚酰胺组合物含有50质量份~99质量份的(1A)包含二元胺和二元羧酸的脂肪族聚酰胺和1质量份~50质量份的(1B)半芳香族聚酰胺,所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含有二元羧酸单元和二元胺单元,所述二元羧酸单元包含至少75摩尔%的间苯二甲酸,所述二元胺单元包含至少50摩尔%的碳原子数4~10的二元胺,其中,该聚酰胺组合物的tanδ峰值温度为90℃以上,并且上述聚酰胺组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15000≤Mw≤35000。

Polyamide composition and molding produc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lyamide composition and a molding product using the polyamide composition. The polyamide composition comprises (1a) aliphatic polyamide containing binary amine and dicarboxylic acid, and (1b) semi aromatic polyamide containing binary carboxylic acid unit and dicarboxylic acid unit The unit comprises at least 75 mole% isophthalic acid, and the binary amine unit comprises at least 50 mole% diamines with carbon atoms of 4-10, wherein the tan \u03b4 peak temperature of the polyamide composition is above 90 \u2103, and the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olyamide composition is 15000 \u2264 MW \u2264 350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酰胺组合物及成型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胺组合物及成型品。本申请要求基于2017年3月30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特愿2017-068946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以聚酰胺6(以下有时简称为“PA6”)和聚酰胺66(以下有时简称为“PA66”)等为代表的聚酰胺由于成型加工性、机械物性或耐化学品性优异,因此被广泛用作汽车用、电气和电子用、产业材料用、工业材料用、日用和家庭用品用等各种部件材料。近年来,聚酰胺的使用环境在热学和力学方面越来越严格,要求提高了机械物性、特别是吸水后的刚性(以下有时称为“吸水刚性”)和高温使用下的刚性(以下有时称为“热时刚性”)的、任何环境下的使用时的物性变化少的聚酰胺材料。另外,为了提高生产率,使用了聚酰胺的成型品有时在提高成型温度、降低模具温度而进行的高循环成型条件下进行成型。另一方面,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成型时,存在如下问题:聚酰胺发生分解、或者产生流动性变化,导致无法稳定地得到成型品。尤其是要求即使在如上所述的严酷的成型条件下成型品的表面外观的稳定性也优异的聚酰胺。为了应对这样的要求,作为能够提高成型品的表面外观和机械特性的材料,公开了包含引入有间苯二甲酸成分的聚酰胺66/6I的聚酰胺组合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能够改善机械特性、流动性、表面外观等的材料,公开了包含引入有对苯二甲酸成分和间苯二甲酸成分的聚酰胺6T/6I的聚酰胺组合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3)。另外,作为能够提高成型品的表面外观和机械特性的材料,公开了包含引入有对苯二甲酸成分和间苯二甲酸成分的聚酰胺6T/6I及聚酰胺66的合金的聚酰胺组合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5)。此外,为了提高机械特性、特别是刚性,公开了含有碳纤维的聚酰胺组合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03298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5431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34980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119610号公报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05/03566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3和4所记载的聚酰胺组合物而言,虽然通常的使用条件下的刚性得以改善,但是,在吸水后的刚性(特别是洛氏硬度)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另外,使用专利文献2和5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聚酰胺组合物的吸水后的刚性得以改善,一般的成型条件下的成型品的表面外观性得以改善。然而,在高循环成型条件等严酷的成型条件下,存在成型品表面的外观和稳定性降低的问题。另外,特别是在汽车用外装构件的用途中,在室外长时间暴露于严酷的环境下,因此,还存在色调发生变化的问题,利用专利文献1~5所记载的聚酰胺组合物难以解决该课题。如此,在现有技术中,实际情况是尚未得知吸水后的刚性(特别是洛氏硬度)和高温使用下的刚性优异、并且任何环境下的使用时的物性变化少的聚酰胺类材料。另外,难以在保持作为聚酰胺类材料的特征的、机械强度和刚性的平衡的同时、抑制吸水后和高温使用下的刚性的降低,期望具有这样的物性的聚酰胺共聚物或者含有聚酰胺的组合物及成型品。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稳定地提供机械性质、特别是吸水时的刚性(以下记为吸水刚性)和高温使用下的刚性(以下记为热时刚性)、流动性、表面外观性等优异的聚酰胺组合物和成型品。另外,目的在于稳定地提供机械性质(特别是熔接强度和洛氏硬度)、表面外观性和阻燃性优异的聚酰胺组合物及成型品。另外,目的在于稳定地提供机械性质(特别是拉伸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却贝冲击)和表面外观性优异的聚酰胺组合物及成型品。另外,提供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能够形成吸水时的熔接强度和洛氏硬度、表面外观性以及耐候变色性良好的成型品的聚酰胺组合物。另外,提供吸水时的熔接强度和洛氏硬度、表面外观性以及耐候变色性良好的成型品。另外,提供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能够得到颗粒的形状优异、切屑产生量减少、表面外观优异的成型品的聚酰胺组合物。另外,提供使用了上述聚酰胺组合物的、表面外观优异的成型品。另外,提供能够形成拉伸强度、弯曲弹性模量、表面外观性和耐候变色性良好的成型品的聚酰胺组合物。另外,提供含有上述聚酰胺组合物并且拉伸强度、弯曲弹性模量、表面外观性和耐候变色性良好的成型品。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含有特定的多种聚酰胺的聚酰胺组合物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含有:50质量份~99质量份的(1A)包含二元胺和二元羧酸的脂肪族聚酰胺、和1质量份~50质量份的(1B)半芳香族聚酰胺,所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含有二元羧酸单元和二元胺单元,所述二元羧酸单元包含至少75摩尔%的间苯二甲酸,所述二元胺单元包含至少50摩尔%的碳原子数4~10的二元胺,其中,该聚酰胺组合物的tanδ峰值温度为90℃以上,并且上述聚酰胺组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15000≤Mw≤35000。在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中,相对于上述聚酰胺组合物中的聚酰胺总量,数均分子量Mn为500以上且2000以下的聚酰胺的合计含量优选为0.5质量%以上且小于2.5质量%。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2.6以下。以相对于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中的聚酰胺1g的当量的形式表示的氨基末端量与羧基末端量的合计优选为100μ当量/g~175μ当量/g。在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中,氨基末端量对氨基末端量和羧基末端量的总量之比{氨基末端量/(氨基末端量+羧基末端量)}优选为0.25以上且小于0.4。在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中,上述(1A)脂肪族聚酰胺优选为聚酰胺66或聚酰胺610。在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的(1B)半芳香族聚酰胺中,上述二元羧酸单元中的上述间苯二甲酸的含量优选为100摩尔%。在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中,上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优选为聚酰胺6I。在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中,上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0≤Mw≤25000。在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中,上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2.4以下。在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中,上述(1A)脂肪族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Mw(1A)与上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Mw(1B)之差{Mw(1A)-Mw(1B)}优选为10000以上。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优选还含有亚磷酸金属盐和/或次磷酸金属盐。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优选还含有亚磷酸酯化合物。在上述第1-1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其含有:/n50质量份~99质量份的(1A)包含二元胺和二元羧酸的脂肪族聚酰胺、和/n1质量份~50质量份的(1B)半芳香族聚酰胺,所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含有二元羧酸单元和二元胺单元,所述二元羧酸单元包含至少75摩尔%的间苯二甲酸,所述二元胺单元包含至少50摩尔%的碳原子数4~10的二元胺,其中,/n该聚酰胺组合物的tanδ峰值温度为90℃以上,并且/n所述聚酰胺组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15000≤Mw≤3500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30 JP 2017-0689461.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其含有:
50质量份~99质量份的(1A)包含二元胺和二元羧酸的脂肪族聚酰胺、和
1质量份~50质量份的(1B)半芳香族聚酰胺,所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含有二元羧酸单元和二元胺单元,所述二元羧酸单元包含至少75摩尔%的间苯二甲酸,所述二元胺单元包含至少50摩尔%的碳原子数4~10的二元胺,其中,
该聚酰胺组合物的tanδ峰值温度为90℃以上,并且
所述聚酰胺组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15000≤Mw≤350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中的聚酰胺总量,数均分子量Mn为500以上且2000以下的聚酰胺的合计含量为0.5质量%以上且小于2.5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组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6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以相对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中的聚酰胺1g的当量的形式表示的氨基末端量与羧基末端量的合计为100μ当量/g~175μ当量/g。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组合物中的氨基末端量对氨基末端量和羧基末端量的总量之比{氨基末端量/(氨基末端量+羧基末端量)}为0.25以上且小于0.4。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1A)脂肪族聚酰胺为聚酰胺66或聚酰胺610。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在所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中,所述二元羧酸单元中的所述间苯二甲酸的含量为100摩尔%。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为聚酰胺6I。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Mw≤25000。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4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1A)脂肪族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Mw(1A)与所述(1B)半芳香族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Mw(1B)之差{Mw(1A)-Mw(1B)}为10000以上。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组合物还含有亚磷酸金属盐和/或次磷酸金属盐。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组合物还含有亚磷酸酯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家田真次永濑康一山田飞将三上纯胁田嵩之荒木祥文川谷公昭奥村知世近藤义公寺田和范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