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子涵专利>正文

温度调节装置、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温度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607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4:1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装置、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温度调节方法。该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器(Thermoelectric cooler,TEC)、第一导风管、第二导风管、温度调节盘管以及空气动力装置;第一导风管与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导风管与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空气动力装置。该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以及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通过检测移动终端内部元件的温度来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和空气动力装置启停。本申请能够自动调节移动终端温度,使其保持在合适的工作温度,提升产品性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Temperature regulation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mobile terminal temperature regulation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method of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includes: a semiconductor cooler (TEC), a first air guide pipe, a second air guide pipe,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coil pipe and an air power device; the first air guid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temperature regulating coil pipe, the second air guid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temperature regulating coil pipe, and at least one of the first air guide pipe and the second air guid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power device Installation. The mobile terminal comprises a mobile terminal body and the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and controls the start and stop of the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or and the air power device by detec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application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obile terminal, keep it at a suitable working temperature, improve product performance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调节装置、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温度调节方法
本申请涉及温度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度调节装置、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温度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移动终端已经由简单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的通讯产品发展成为汇集多种应用的控制终端,同时具有游戏、娱乐、通讯等多种功能的智能产品。目前,移动终端的电池大多选用的是锂电池,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不断增多以及密封性的提高,如防尘防水等级的提高、加入无线充电模块等,加剧了移动终端内部热量的产生;移动终端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导致移动终端内锂离子电池在高温下工作,甚至引起了锂离子电池起火爆炸等事故。与此同时,在冬季尤其是寒冷地区,移动终端发生低温下自动关机或锂离子电池形成锂枝晶导致短路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更好地对移动终端内部温度进行调节,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调节装置、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温度调节方法,能够主动对使用环境调节温度。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器、第一导风管、第二导风管、温度调节盘管以及空气动力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管与所述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风管与所述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所述空气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中的一个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设置,另一个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设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设置第一换热片;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换热片贴合设置;和/或,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设置第二换热片,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换热片贴合设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空气过滤装置;所述空气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中至少一个的敞口处,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以及温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器、第一导风管、第二导风管、温度调节盘管以及空气动力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管与所述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风管与所述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所述空气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中的一个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设置,另一个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设置两个开口,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内部,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的敞口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的两个开口连通。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的内部边缘位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调节盘管与移动终端的电池和/或芯片贴合设置,用于对所述电池和/或芯片进行温度调节。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调节盘管为扁平管;所述温度调节盘管往复弯折排列或呈螺旋形排列。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及所述空气动力装置电连接。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温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待测位置的温度值,当所述温度值达到高温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制冷,并控制所述空气动力装置工作;当所述温度值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与所述空气动力装置。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待测位置的温度值,当所述温度值达到低温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制热,并控制所述空气动力装置工作;当所述温度值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与所述空气动力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依靠被动自然冷却的方法相比,本申请可以通过温度控制装置来主动调节使用环境(如移动终端)的温度,具体过程为: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对空气进行温度调节,并通过控制空气动力装置正转和反转对温度调节盘管输送热空气或冷空气,空气通过第一导风管或第二导风管进入到温度调节盘管的一端,使温度调节盘管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再从另一端流出,从而实现温度调节盘管温度的改变。本申请改变了现有的被动自然冷却的方法,将其应用到移动终端中,能够使移动终端保持在合适的工作温度,从而降低发生移动终端安全事故的概率,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温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温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图示说明:1-温度调节装置;11-半导体制冷器;12-第一导风管;13-第二导风管;14-温度调节盘管;15-空气动力装置;16-第一换热片;17-第二换热片;18-空气过滤装置。2-移动终端;21-移动终端本体;22-第一导风管管口;23-第二导风管管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目前,基于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2依靠被动自然冷却的不足,本申请提供的温度调节装置1及移动终端2,可以使移动终端2保持在合适的工作温度,从而降低发生移动终端2安全事故的概率,提高了移动终端2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温度调节装置1及移动终端2进行详细介绍。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制冷器、第一导风管、第二导风管、温度调节盘管以及空气动力装置;/n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管与所述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风管与所述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所述空气动力装置;/n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中的一个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设置,另一个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制冷器、第一导风管、第二导风管、温度调节盘管以及空气动力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管与所述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风管与所述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所述空气动力装置;
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中的一个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设置,另一个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设置第一换热片;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换热片贴合设置;
和/或,
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设置第二换热片,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换热片贴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过滤装置;
所述空气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中至少一个的敞口处,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


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本体以及温度调节装置;
其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器、第一导风管、第二导风管、温度调节盘管以及空气动力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管与所述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风管与所述温度调节盘管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所述空气动力装置;
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中的一个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设置,另一个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设置;
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设置两个开口,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在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子涵郑杰昌
申请(专利权)人:郑子涵郑杰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