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5703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2:32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和扁管(3),扁管(3)连接在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之间,第二集流管(2)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结构,隔离结构用于将第二集流管(2)分隔为多个管腔(5)相隔离的管段(4),各管段(4)上均连接有冷媒接管(6)。根据本申请的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能够有效改善扁管数目较多情况下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状况,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pump system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and a heat pump system. The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a first collecting pipe (1), a second collecting pipe (2) and a flat pipe (3). The flat pipe (3)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collecting pipe (1) and the second collecting pipe (2). A plurality of isolation structures are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llecting pipe (2) along the axial spacing. The isolation structures are used to separate the second collecting pipe (2) into a plurality of pipe sections (4) which are isolated by a plurality of cavities (5), and each pipe section (4) is connected with a refrigerant connecting pipe (6). The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and the heat pump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frigerant distribu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r in the case of a large number of flat tubes, and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 performance of th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进口一般为气液两相,而传统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没有分流措施,进入集流管后气液两相分层现象明显,导致进入扁管的制冷剂分配不均匀,换热器换热性能较差。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集管分配器,在液体集管入口部分插入一根扁平管,减小了液体集管内制冷剂流动通道中的压力,同时在液体集管外部增加一个制冷剂流动路径,使液体集管内部制冷剂产生循环流动,但该方案只适用于扁管数目较少的情况,当扁管数目较多时,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能够有效改善扁管数目较多情况下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状况,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扁管,扁管连接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第二集流管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结构,隔离结构用于将第二集流管分隔为多个管腔相隔离的管段,各管段上均连接有冷媒接管。优选地,至少一个管段外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的第一端与管段的第一端连通,连通管的第二端与管段的第二端连通。优选地,隔离结构包括隔离块,隔离块的结构与第二集流管相适配,第二集流管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隔离块设置在安装槽内。优选地,隔离块包括密封部和嵌入部,密封部和嵌入部的连接位置处形成止挡台阶,安装槽为半圆形槽,嵌入部嵌入在第二集流管内,密封部嵌入在半圆形槽内,止挡台阶止挡在半圆形槽的两端侧壁上,密封部和嵌入部相互配合,将隔离块两侧的管腔隔开。优选地,隔离块上包括相互连通的连接孔和通流孔,冷媒接管连接至连接孔,通流孔与管腔连通。优选地,通流孔为L形孔,L形孔的一端与连接孔连通,L形孔的另一端与管腔连通,连接孔的截面积大于通流孔的截面积。优选地,隔离结构包括封板和节流板,节流板上设置有节流孔,封板与节流板之间形成导流腔,冷媒接管与导流腔连通,导流腔通过节流板与管腔连通,导流腔通过封板与相邻的管段隔开。优选地,第二集流管上设置有安装槽,封板和节流板均嵌设在安装槽内。优选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竖直设置,冷媒接管连接在管段的底部。优选地,微通道换热器为单排换热器、双排换热器或多排换热器。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热泵系统包括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为上述的微通道换热器。优选地,热泵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分流器,分流器包括多个分流接口,分流接口与冷媒接管一一对应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扁管,扁管连接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第二集流管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结构,隔离结构用于将第二集流管分隔为多个管腔相隔离的管段,各管段上均连接有冷媒接管。本申请的微通道换热器,采用隔离结构将第二集流管分隔为多个管腔相隔离的管段,在扁管数目较多时,可以将多个扁管通过隔离的管段划分为多个冷媒流动区域,减少每个管段内冷媒的流程,使得冷媒在每个管段内均能够实现均匀分配,有效改善气液两相分层的现象,提高换热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管段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离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离块的剖视图;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管段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节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双排微通道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第一集流管;2、第二集流管;3、扁管;4、管段;5、管腔;6、冷媒接管;7、连通管;8、隔离块;9、安装槽;10、密封部;11、嵌入部;12、止挡台阶;13、连接孔;14、通流孔;15、封板;16、节流板;17、节流孔;18、导流腔;19、微通道换热器;20、压缩机;21、第一换热器;22、节流装置;23、分流器;24、四通阀。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和扁管3,扁管3连接在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之间,第二集流管2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结构,隔离结构用于将第二集流管2分隔为多个管腔5相隔离的管段4,各管段4上均连接有冷媒接管6。本申请的微通道换热器,采用隔离结构将第二集流管2分隔为多个管腔5相隔离的管段4,在扁管3数目较多时,可以将多个扁管3通过隔离的管段4划分为多个冷媒流动区域,形成多个并联的流路,减少每个管段4内冷媒的流程,使得冷媒在每个管段4内均能够实现均匀分配,有效改善气液两相分层的现象,提高换热器性能。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竖直设置,冷媒接管6连接在管段4的底部。至少一个管段4外设置有连通管7,连通管7的第一端与管段4的第一端连通,连通管7的第二端与管段4的第二端连通。对于设置连通管7的管段4而言,可以利用管段4外的连通管7使得该管段4所在流路内的冷媒形成循环流动,进入使得进入该管段4所对应的每个扁管3内的冷媒分配更加均匀。优选地,每个管段4外均设置有连通管7,可以使得每个管段均能够形成循环冷媒流动,从而保证整个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均能够实现冷媒的均匀分配,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N各冷媒接管6、N个连通管7、N个隔离结构、一个第一集流管1、一个第二集流管2、M个扁管3、设置在集流管两端的端盖以及位于相邻的扁管3之间的翅片。其中N个隔离结构吧第二集流管2分成N个独立的管腔5,每个隔离结构连接有一个冷媒接管6,每个管腔5连接有一根连通管7,每个连通管7将该连通管7所在的管段4的上下部分连通。结合参见图2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隔离结构包括隔离块8,隔离块8的结构与第二集流管2相适配,第二集流管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9,隔离块8设置在安装槽9内。通过设置安装槽9,能够方便地将隔离块8安装在第二集流管2上,并有效地将第二集流管2分隔成多个管段4,实现结构更加简单方便。隔离块8与第二集流管2的安装槽9之间可以为过盈配合,既能够保证隔离块8与安装槽9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定可靠,又能够利用过盈配合更加方便地实现隔离块8与第二集流管2之间的密封配合。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离块8与第二集流管2之间的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和扁管(3),所述扁管(3)连接在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2)之间,所述第二集流管(2)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集流管(2)分隔为多个管腔(5)相隔离的管段(4),各所述管段(4)上均连接有冷媒接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和扁管(3),所述扁管(3)连接在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2)之间,所述第二集流管(2)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集流管(2)分隔为多个管腔(5)相隔离的管段(4),各所述管段(4)上均连接有冷媒接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管段(4)外设置有连通管(7),所述连通管(7)的第一端与所述管段(4)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连通管(7)的第二端与所述管段(4)的第二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包括隔离块(8),所述隔离块(8)的结构与所述第二集流管(2)相适配,所述第二集流管(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9),所述隔离块(8)设置在所述安装槽(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块(8)包括密封部(10)和嵌入部(11),所述密封部(10)和所述嵌入部(11)的连接位置处形成止挡台阶(12),所述安装槽(9)为半圆形槽,所述嵌入部(11)嵌入在所述第二集流管(2)内,所述密封部(10)嵌入在所述半圆形槽内,所述止挡台阶(12)止挡在所述半圆形槽的两端侧壁上,所述密封部(10)和所述嵌入部(11)相互配合,将所述隔离块(8)两侧的管腔(5)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块(8)上包括相互连通的连接孔(13)和通流孔(14),所述冷媒接管(6)连接至所述连接孔(13),所述通流孔(14)与所述管腔(5)连通。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腾张潘鑫吴迎文杨瑞琦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