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结构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651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风结构及风扇,该出风结构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设有用于装设风机的安装腔及与所述安装腔均连通的第一出风通孔及进风通孔;及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有第二出风通孔,所述发热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通孔,所述发热件具备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发热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发热件关闭所述第一出风通孔且所述第二出风通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当所述发热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发热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并将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分割为至少两个第三出风通孔。该出风结构中的发热体占据空间小;该风扇包括上述出风结构,因此该风扇具备体积小的优点。

Air outlet structure and fa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 outlet structure and a fan, the air outlet structure includes: an installation shell, the installation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cavity for installing a fan, a first air outlet through hole and an air inlet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and a heating element, the heating elemen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air outlet through hole, the heating element can be rotatably arranged in the first air outlet through hole, and the heating elemen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air outlet through hole When the heating element is in the first working state, the heating element closes the first air outle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air outlet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When the heating element is in the second working state, the heating element opens the first air outlet through hole and divides the first air outlet through hole into at least two third air outlet through holes \u3002 The heating body in the air outlet structure occupies a small space; the fan includes the air outlet structure, so the fa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结构及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
,特别是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风扇。
技术介绍
塔扇是风扇的一种,塔扇是根据气流学原理,让室内与室外空气形成立体交换系统,塔扇通常是把风通过贯流风机“甩”出,形成气流,也即通过风轮转动后造成风压产生离心式风力最后经过内部导风壁将风力传送出去,和传统风扇相比,塔扇出风更柔和,更能促进房间内的空气流通,为了使塔扇能够在冬季和夏季都能够使用,市场上出现了冷暖型塔扇,当需要冷暖型塔扇出热风时,通过加热体对风进行加热即可;当需要冷暖型塔扇出冷风时,只需要停止对加热体进行加热即可。然而,传统的冷暖型塔扇的发热体占据空间大,进而使整个塔扇的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冷暖型塔扇发热体占据空间大,进而使整个塔扇的体积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及风扇,该出风结构中的发热体占据空间小;该风扇包括上述出风结构,因此该风扇具备体积小的优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设有用于装设风机的安装腔及与所述安装腔均连通的第一出风通孔及进风通孔;及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有第二出风通孔,所述发热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通孔,所述发热件具备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发热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发热件关闭所述第一出风通孔且所述第二出风通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当所述发热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发热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并将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分割为至少两个第三出风通孔。上述出风结构在使用时,风机通过进风通孔将空气吸入至安装壳体内并根据发热件的工作状态将空气沿第三出风通孔或者是沿第二出风通孔排出,当发热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此时所述发热件关闭所述第一出风通孔且所述第二出风通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此时,空气沿第二出风通孔排出,第一工作状态可以是发热件处于发热的状态,此时沿第二出风通孔排出的风即是热风;当发热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此时所述发热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并将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分割为至少两个第三出风通孔,此时,空气沿第三出风通孔排出,第二工作状态可以是发热件处于停止发热的状态,此时沿第三出风通孔排出的风即是冷风或者是常温的风;进一步,传统的风扇在冷风模式时需要提供额外的安装空间收纳发热件,而本申请中的发热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通孔,无需额外的安装空间,因此,发热体占据空间小,进而可以降低整个风扇的体积。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发热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风通孔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动力传输杆及第一动力输出件,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热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发热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通孔的侧壁,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杆与所述发热件配合形成连杆机构,所述第一动力输出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杆移动使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杆带动所述发热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风通孔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出风结构还包括连接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转动动力输出机构,所述安装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通孔的侧壁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发热件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动力输出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使所述转动动力输出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发热件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包括至少两个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通孔,所述发热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当所述发热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有所述发热体配合关闭所述第一出风通孔且所述第二出风通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当所述发热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发热体配合打开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并将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分割为至少三个所述第三出风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发热体同步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动力传输杆及第二动力输出件,所有所述发热体的一端与第二动力传输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有所述发热体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通孔的侧壁,所述第二动力传输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传输杆与所述发热体配合形成连杆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沿所述第一出风通孔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沿所述第一出风通孔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出风结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发热件加热的供热装置,当所述发热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供热装置对所述发热件加热,当所述发热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供热装置停止对所述发热件加热。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风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出风结构,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上述风扇在使用时,风机通过进风通孔将空气吸入至安装壳体内并根据发热件的工作状态将空气沿第三出风通孔或者是沿第二出风通孔排出,当发热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此时所述发热件关闭所述第一出风通孔且所述第二出风通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此时,空气沿第二出风通孔排出,第一工作状态可以是发热件处于发热的状态,此时沿第二出风通孔排出的风即是热风;当发热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此时所述发热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并将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分割为至少两个第三出风通孔,此时,空气沿第三出风通孔排出,第二工作状态可以是发热件处于停止发热的状态,此时沿第三出风通孔排出的风即是冷风或者是常温的风;进一步,传统的风扇在冷风模式时需要提供额外的安装空间收纳发热件,而本申请中的发热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通孔,无需额外的安装空间,因此,发热体占据空间小,进而可以降低整个风扇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出风结构中去除安装壳体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出风结构中去除安装壳体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出风结构;100、风机;200、发热件;210、发热体;300、安装壳体;310、安装腔;320、进风通孔;330、第一出风通孔;340、第二出风通孔;350、第三出风通孔;400、第二驱动机构;410、第二动力传输杆;420、第二动力输出件;430、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设有用于装设风机的安装腔及与所述安装腔均连通的第一出风通孔及进风通孔;及/n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有第二出风通孔,所述发热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通孔,所述发热件具备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发热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发热件关闭所述第一出风通孔且所述第二出风通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当所述发热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发热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并将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分割为至少两个第三出风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设有用于装设风机的安装腔及与所述安装腔均连通的第一出风通孔及进风通孔;及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有第二出风通孔,所述发热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通孔,所述发热件具备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发热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发热件关闭所述第一出风通孔且所述第二出风通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当所述发热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发热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并将所述第一出风通孔分割为至少两个第三出风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发热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风通孔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动力传输杆及第一动力输出件,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热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发热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通孔的侧壁,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杆与所述发热件配合形成连杆机构,所述第一动力输出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杆移动使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杆带动所述发热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风通孔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转动动力输出机构,所述安装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通孔的侧壁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发热件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动力输出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使所述转动动力输出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发热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杰徐余良刘哲丁睿陈志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