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647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2:14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性压缩机,其中,包括:线性马达,动子相对于定子进行往复运动;活塞,与所述动子相结合并进行往复运动;缸筒,所述活塞以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缸筒,并且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和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形成轴承表面,所述缸筒与所述活塞一起形成压缩空间,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孔贯通所述缸筒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而形成,使得从所述压缩空间吐出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轴承表面;以及多孔构件,插入于所述缸筒的外周面,并且具备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多个微细通孔,多个所述细微通孔覆盖所述第一孔。

Linear compressor

The linear compressor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includes: linear motor, the movers move to and fro with respect to the stator; piston, combined with the movers, moves to and fro; cylinder barrel, the piston is inserted into the cylinder barrel in a sliding way, and the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barrel and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piston form a bearing surface, and the cylinder barrel and the piston are formed together A compression space is formed by at least one first hole penetrating between the outer and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s of the cylinder barrel, so that the refrigerant discharged from the compression space is directed to the bearing surface; and a porous member is inserted on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barrel, and has a plurality of micro through holes smaller than the first hole, and the plurality of micro through holes cover the first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性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制冷剂对缸筒和活塞之间进行润滑的线性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往复式压缩机中,已知有:通过将旋转马达的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来压缩制冷剂的曲轴(crank)方式;以及利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线性马达来压缩制冷剂的振动方式。振动方式的往复式压缩机称之为线性压缩机,这种线性压缩机不会发生在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时产生的机械损失,此提高了效率,并且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另一方面,根据润滑方式,线性压缩机可以分为油润滑型线性压缩机和气体型线性压缩机。如在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KR10-2015-0040027)中所公开的那样,油润滑型线性压缩机构成为:在壳体的内部储存有预定量的油,并且利用该油对缸筒和活塞之间进行润滑。与此相反地,如在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公开公报KR10-2016-0024217)中所公开的那样,气体润滑型线性压缩机构成为:油未储存于壳体的内部,而是将从压缩空间吐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引导至缸筒和活塞之间的轴承表面,并且利用该制冷剂的气体压力来对活塞进行支撑,从而对缸筒和活塞之间进行润滑。油润滑型线性压缩机(以下,称为油润滑型压缩机)通过将温度相对较低的油供应到缸筒和活塞之间的轴承表面,来能够抑制缸筒和活塞因马达的热量或压缩热等而发生过热。据此,油润滑型压缩机中,穿过活塞的吸入流路的制冷剂吸入到缸筒的压缩室并被加热,由此抑制了比容的增加,从而能够事先防止发生吸入损失。然而,在油润滑型压缩机中,在与制冷剂一起吐出到冷冻循环装置的油无法顺畅地回收至压缩机的情况下,在该压缩机的壳体内部可能会发生缺油现象,这种壳体内部中发生的缺油可能会成为降低压缩机的可靠性的原因。另一方面,气体润滑型线性压缩机(以下,称为气体润滑型压缩机)与油润滑型压缩机相比,可以实现小型化,并且可以利用制冷剂对缸筒和活塞之间的轴承表面进行润滑,因此,不会发生因缺油现象而降低压缩机的可靠性,在这点上是有利的。如上所述的气体润滑型压缩机采用了通过向缸筒和活塞之间的轴承表面注入微量的制冷剂来利用制冷剂的气体压力对活塞进行支撑的方式,因此,被压缩的制冷剂可能会发生损失。即,流入到缸筒和活塞之间的轴承表面的制冷剂,因压力差而泄漏到壳体的内部空间,因此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消耗量增加,从而发生损失。因此,为了减少制冷剂的消耗量,可以考虑减小构成气体轴承的喷嘴部的直径,或者减小喷嘴部的数量的方案。但是,在现有的气体润滑型压缩机中,如上所述,在缸筒中形成微细的多个喷嘴部,然而,这不仅对于形成微细喷嘴部的操作本身来说相当复杂,而且还需要复杂的后续作业,因此存在有使缸筒的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另外,在现有的气体润滑型压缩机中,鉴于制冷剂的消耗量,如果使喷嘴部的内径形成为非常小,或者减少喷嘴部的数量,则喷嘴部被异物堵塞的可能性会增加,从而可能会降低压缩机的可靠性。另外,在现有的气体润滑型压缩机中,如果喷嘴部的内径形成为较小,则穿过该喷嘴部的制冷剂发生压力损失,从而可能会降低针对活塞的负载支撑力,据此,可能会发生缸筒和活塞之间的摩擦损失或磨耗。另外,在现有的气体润滑型压缩机中,喷嘴部的位置沿着缸筒的长度方向可以形成为多列,但是,用于使制冷剂引导至喷嘴部的制冷剂通路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多列的喷嘴部偏向一侧。据此,更多的制冷剂流入到靠近制冷剂通路的喷嘴部,从而活塞的负载支撑力沿着长度方向可能会形成不均匀。另外,在现有的气体润滑型压缩机中,如上所述,如果用于使制冷剂引导至喷嘴部的制冷剂通路形成为相对于多列的喷嘴部偏向一侧,则制冷剂过度流入到压缩空间,由此可能会增加吸入损失,或者泄漏到壳体的内部空间,由此可能会增加压缩损失。即,在制冷剂通路靠近与压缩空间相邻的喷嘴部而形成的情况下,穿过喷嘴部的制冷剂流入到压缩空间,由此可能会增加吸入损失,与此相反,在与远离压缩空间的喷嘴部靠近而形成的情况下,穿过喷嘴部的制冷剂的泄漏到壳体内部空间的量将会增加,从而可能会增加压缩损失。另外,在现有的气体润滑型压缩机中,在框架和缸筒之间并未紧密地密封的情况下,制冷剂在流入到喷嘴部之前会泄漏到壳体的内部空间,从而可能会增加压缩损失。另外,在现有的气体润滑型压缩机中,在异物与制冷剂一起流入到气体轴承的情况下,可能会堵塞喷嘴部,因此,在气体轴承的外部将用于过滤异物的过滤器设置于以该气体轴承为基准的吸入侧或吐出侧。但是,通过以上,可能会增加压缩机的部件数量,从而成为制造成本上升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缸筒未形成有微细的喷嘴部,也能将制冷剂顺畅地供应到缸筒和活塞之间的轴承表面的线性压缩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防止用于使制冷剂引导至轴承表面的流路被异物堵塞,并且抑制制冷剂过度流入到所述轴承表面,来能够降低制冷剂的消耗量的线性压缩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防止流入到所述轴承表面的制冷剂的压力过度下降,来能够对活塞确保适当的负载支撑力的线性压缩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入到轴承表面的制冷剂能够在活塞的长度方向上对活塞确保均匀的负载支撑力的线性压缩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向所述轴承表面流入的制冷剂流入到压缩空间,或者泄漏到壳体的内部空间,来能够降低吸入损失或压缩损失的线性压缩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制冷剂在向轴承表面流入之前泄漏到壳体的内部空间,来能够降低压缩损失的线性压缩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框架和缸筒之间设置额外的过滤器构件,同时能够抑制外径的增加的线性压缩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消除用于抑制异物与制冷剂一起流入到所述轴承表面的过滤器,来能够减少部件数量,据此,简化结构的同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线性压缩机。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其为将被压缩的制冷剂供应到缸筒和活塞之间的轴承表面,由此利用该制冷剂的气体压力将所述活塞支撑于所述缸筒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用于使被压缩的所述制冷剂供应到所述缸筒和所述活塞之间的轴承表面的制冷剂通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具备微细通孔的多孔构件,在所述多孔构件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形成有大于所述微细通孔的气孔。在此,分别设置于所述多孔构件的内侧和外侧的气孔,可以形成于半径方向上的彼此不同的位置。另外,从位于所述多孔构件的外侧的气孔到位于内侧的气孔的距离,可以形成为相同。另外,被压缩的所述制冷剂可以经由一个制冷剂通路而移动到设置于所述多孔构件的外侧的气孔。另外,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包括:线性马达,其动子(mover)相对于定子进行往复运动;活塞,其与所述动子相结合并进行往复运动;缸筒,所述活塞以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缸筒,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和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形成轴承表面,所述缸筒与所述活塞一起形成压缩空间,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孔贯通所述缸筒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而形成,使得从所述压缩空间吐出的制冷剂引导至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性压缩机,其中,包括:/n线性马达,动子相对于定子进行往复运动;/n活塞,与所述动子相结合并进行往复运动;/n缸筒,所述活塞以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缸筒,并且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和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形成轴承表面,所述缸筒与所述活塞一起形成压缩空间,一个以上的第一孔贯通所述缸筒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而形成,使得从所述压缩空间吐出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轴承表面;以及/n多孔构件,插入于所述缸筒的外周面,并且具备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多个微细通孔,多个所述细微通孔覆盖所述第一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16 KR 10-2018-00561381.一种线性压缩机,其中,包括:
线性马达,动子相对于定子进行往复运动;
活塞,与所述动子相结合并进行往复运动;
缸筒,所述活塞以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缸筒,并且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和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形成轴承表面,所述缸筒与所述活塞一起形成压缩空间,一个以上的第一孔贯通所述缸筒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而形成,使得从所述压缩空间吐出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轴承表面;以及
多孔构件,插入于所述缸筒的外周面,并且具备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多个微细通孔,多个所述细微通孔覆盖所述第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盖构件套在所述多孔构件的外周面,以包围所述多孔构件,
在所述盖构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贯通所述盖构件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并且与所述多孔构件的微细通孔连通,
所述第二孔的内径形成为大于所述微细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框架套在所述盖构件的外周面,以包围所述盖构件,
在所述框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制冷剂通路,所述制冷剂通路将从所述压缩空间吐出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盖构件的第二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光运金桐汉卢基元朴濬成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