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液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559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足尺加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驱动装置液压系统,包括外框架、内框架、环形导轨、移动支架和加载轮座,内框架的两侧支架固定有环形导轨,六组加载轮座两侧支撑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板相连接,加载轮座、铰接板的外侧壁所设的滚轮,环形导轨滚动连接,六个所述加载轮座上分别设有三个加载驱动液压马达和三个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有益效果:加载驱动液压马达通过液压油供应系统供油进行工作,使得加载驱动液压马达对加载轮进行驱动,使得六个加载轮沿环形导轨的轨道进行循环绕转,其工作工程中,不存在返回的空行程、试验效率较高,且液压进行驱动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工作过程中产生噪音。

Drive hydraulic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ull-scale load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the driv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frame, an inner frame, an annular guide rail, a mobile bracket and a loading wheel seat. The two sides of the brackets of the inner frame are fixed with annular guide rails. The two end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supporting plates of the six groups of loading wheel seats are connected by the hinged plates. The rollers and annular guide rail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s of the loading wheel seats and the hinged plates roll The six loading wheel seats are respectively equipped with three loading driving hydraulic motors and three loading driving hydraulic brakes.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loading driving hydraulic motor works by supplying oil through the hydraulic oil supply system, so that the loading driving hydraulic motor drives the loading wheel, so that the six loading wheels circulate around the track of the ring guide rail. In the work, the There is no return empty stroke, the test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hydraulic driving mode greatly reduces the noise generated in the work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液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足尺加载设备
,具体为驱动装置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为掌握沥青路面在服役期的长期性能及其衰减规律与路面结构的力学行为,从而指导合理的路面建设和养护规划方案的制定,现有技术通过足尺移动式加速加载设备,对正常施工的路段施加仿真的轮载,并通过重复地对路面结枃施加足尺的移动轮载来迅速判定路面的性能。现有的直线往复式加速加载试验系统由于实现单向加载,返程为空行程,因此试验效率低,而且所模拟需要的环境条件体积大,转场困难;而直线循环式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中,对加载轮进行驱使时,通常通过链条传动,其传动结构复杂,传动的链条易发生磨损,而且产生的噪声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驱动装置液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驱动装置液压系统,包括外框架、内框架、环形导轨、移动支架和加载轮座,所述内框架为方框型框架,内框架的两侧支架固定连接有一对环形导轨,所述加载轮座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加载轮座两侧支撑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板相连接,相对应的一对铰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铰链轴,所述加载轮座、铰接板的外侧壁均设有滚轮,且滚轮分别与对应的环形导轨滚动连接,每个所述加载轮座上均固定有一对轴承座,且两个轴承座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载轮,六个所述加载轮座上分别设有三个加载驱动液压马达和三个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所述内框架外部设置有外框架,外框架为方框型支架,外框架的上方两侧横梁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框架升降液压缸,内框架升降液压缸的伸缩杆垂直向下设置,且内框架升降液压缸的伸缩杆下端与内框架的上方两侧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外框架的两端焊接有呈方形框架体的移动支架,移动支架上设置有行走轮升降液压缸,且行走轮升降液压缸的伸缩杆下端连接有行走轮座,所述行走轮座的两端下方均焊接有行走轮安装板,行走轮安装板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行走轮。优选的,所述滚轮的外壁中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导轨的内部轨道设有与滚轮的环形凹槽相互卡设的导向肋条。优选的,所述加载驱动液压马达和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间隔布置,加载驱动液压马达、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分别与所在位置上加载轮的转轴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外框架两侧的垂直支撑柱的内侧设有升降导轨,内框架两侧的垂直支撑柱的外壁设有导向轮,且导向轮与升降导轨配合滚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支架的上部支架与下部之间上均焊接有液压缸安装横梁,设置在上方的液压缸安装横梁下表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对行走轮升降液压缸,行走轮升降液压缸的下端与设置在下方的液压缸安装横梁上表面固定连接,行走轮升降液压缸的伸缩杆向下垂直贯穿液压缸安装横梁,且两个行走轮升降液压缸的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行走轮座。优选的,连接所述行走轮的转轴一端连接有行走液压驱动马达,且行走液压驱动马达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行走轮安装板的内侧,所述外框架一侧的移动支架上设有控制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加载驱动液压马达通过液压油供应系统供油进行工作,使得加载驱动液压马达对加载轮进行驱动,同时内框架升降液压缸通过液压油供应系统供油进行工作,使得内框架升降液压缸对内框架进行下压,直至加载轮与地面接触和增加负载,当加载轮在与地面接触时,使得六个加载轮沿环形导轨的轨道进行循环绕转,其工作工程中,不存在返回的空行程、试验效率较高;2.本专利技术改进了由液压进行驱动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工作过程中产生噪音;3.本专利技术试验完毕时,行走轮升降液压缸通过液压油供应系统供油进行工作时,其伸缩杆伸长,使得外框架被上下顶起,则此时行走轮与地面接触,本专利技术可进行移动,行走液压驱动马达通过液压油供应系统供油进行工作,行走液压驱动马达对行走轮进行驱动,即可控制本专利技术整体进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B-B处的剖面图;图6为图5中C-C处的剖面图;图7为图5中D-D处的剖面图。图中:外框架1、内框架2、环形导轨3、移动支架4、控制箱5、加载轮座6、加载轮7、铰接板8、轴承座9、升降导轨10、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行走轮升降液压缸12、行走轮座13、行走液压驱动马达14、行走轮15、滚轮16、加载驱动液压马达17、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18、导向轮19、铰链轴20、液压缸安装横梁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驱动装置液压系统,包括外框架1、内框架2、环形导轨3、移动支架4和加载轮座6,内框架2为方框型框架,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内框架2的两侧支架固定连接有一对环形导轨3,加载轮座6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加载轮座6两侧支撑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板8相连接构成环形链条体,相对应的一对铰接板8之间转动连接有铰链轴20,加强铰接板8之间的结构稳定,加载轮座6、铰接板8的外侧壁均设有滚轮16,且滚轮16分别与对应的环形导轨3滚动连接,使得六组加载轮座6可沿环形导轨3的轨道进行循环绕转,滚轮16的外壁中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导轨3的内部轨道设有与滚轮16的环形凹槽相互卡设的导向肋条,保证滚轮16在环形导轨3内部稳定的进行滚动,防止滚轮16发生偏移脱落。结合图3、图4和和图6所示,每个加载轮座6上均固定有一对轴承座9,且两个轴承座9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载轮7,六个加载轮座6上分别设有三个加载驱动液压马达17和三个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18,加载驱动液压马达17和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18间隔布置,加载驱动液压马达17、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18分别与所在位置上加载轮7的转轴相连接,加载驱动液压马达17通过液压油供应系统供油进行工作,使得加载驱动液压马达17对加载轮7进行驱动,加载轮7在与地面接触时,使得六个加载轮7沿环形导轨3的轨道进行循环绕转,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18通过液压油供应系统供油进行工作,使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18对加载轮7进行制动,达到减速的效果。结合图5和图6所示,内框架2外部设置有外框架1,外框架1为方框型支架,外框架1的上方两侧横梁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的伸缩杆垂直向下设置,且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的伸缩杆下端与内框架2的上方两侧横梁固定连接,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通过液压油供应系统供油进行工作,使得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对内框架2进行下压,向加载轮7增加负载,外框架1两侧的垂直支撑柱的内侧设有升降导轨10,内框架2两侧的垂直支撑柱的外壁设有导向轮19,且导向轮19与升降导轨10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驱动装置液压系统,包括外框架(1)、内框架(2)、环形导轨(3)、移动支架(4)和加载轮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2)为方框型框架,内框架(2)的两侧支架固定连接有一对环形导轨(3),所述加载轮座(6)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加载轮座(6)两侧支撑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板(8)相连接,相对应的一对铰接板(8)之间转动连接有铰链轴(20),所述加载轮座(6)、铰接板(8)的外侧壁均设有滚轮(16),且滚轮(16)分别与对应的环形导轨(3)滚动连接,每个所述加载轮座(6)上均固定有一对轴承座(9),且两个轴承座(9)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载轮(7),六个所述加载轮座(6)上分别设有三个加载驱动液压马达(17)和三个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18),所述内框架(2)外部设置有外框架(1),外框架(1)为方框型支架,外框架(1)的上方两侧横梁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的伸缩杆垂直向下设置,且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的伸缩杆下端与内框架(2)的上方两侧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外框架(1)的两端焊接有呈方形框架体的移动支架(4),移动支架(4)上设置有行走轮升降液压缸(12),且行走轮升降液压缸(12)的伸缩杆下端连接有行走轮座(13),所述行走轮座(13)的两端下方均焊接有行走轮安装板,行走轮安装板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行走轮(15)。/n...

【技术特征摘要】
1.驱动装置液压系统,包括外框架(1)、内框架(2)、环形导轨(3)、移动支架(4)和加载轮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2)为方框型框架,内框架(2)的两侧支架固定连接有一对环形导轨(3),所述加载轮座(6)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加载轮座(6)两侧支撑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板(8)相连接,相对应的一对铰接板(8)之间转动连接有铰链轴(20),所述加载轮座(6)、铰接板(8)的外侧壁均设有滚轮(16),且滚轮(16)分别与对应的环形导轨(3)滚动连接,每个所述加载轮座(6)上均固定有一对轴承座(9),且两个轴承座(9)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载轮(7),六个所述加载轮座(6)上分别设有三个加载驱动液压马达(17)和三个加载驱动液压制动器(18),所述内框架(2)外部设置有外框架(1),外框架(1)为方框型支架,外框架(1)的上方两侧横梁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的伸缩杆垂直向下设置,且内框架升降液压缸(11)的伸缩杆下端与内框架(2)的上方两侧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外框架(1)的两端焊接有呈方形框架体的移动支架(4),移动支架(4)上设置有行走轮升降液压缸(12),且行走轮升降液压缸(12)的伸缩杆下端连接有行走轮座(13),所述行走轮座(13)的两端下方均焊接有行走轮安装板,行走轮安装板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行走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6)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根旺杨龙杨长谋李硕刘延雷
申请(专利权)人:邦畿众创石家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