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508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辅料准备:热盐酸溶液及淀粉悬浮液的制备;步骤二:将淀粉悬浮液以雾滴的形式喷入热盐酸溶液中,搅拌形成混合溶液;步骤三:对混合溶液连续搅拌,加温并在上述温度下连续搅拌进行水解反应,得水解溶液;步骤四:过滤水解溶液,得可溶性淀粉粗品;步骤五:在可溶性淀粉粗品中加入5~10℃的低温纯化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少量多次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得可溶性淀粉湿品;步骤六:将可溶性淀粉湿品进行干燥、粉碎、过筛制成可溶性淀粉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制成的可溶性淀粉溶解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且各个批次的可溶性淀粉的聚合度差异性小,可溶性淀粉的质量稳定。

A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soluble starch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process of soluble starch,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preparation of raw and auxiliary materials: preparation of hot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and starch suspension; step 2: spraying starch suspension into hot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in the form of droplets, stirring to form a mixed solution; step 3: continuously stirring the mixed solution, heating and continuously stirring at the above temperature for hydrolysis Step 4: filter the hydrolytic solution to obtain the soluble starch crude product; step 5: add 5 ~ 10 \u2103 low temperature purified water or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into the soluble starch crude product, wash a small number of times until the washing solution is neutral to obtain the soluble starch wet product; step 6: dry, crush and screen the soluble starch wet product to make the soluble starch into Product. The soluble starch prepared in the invention has good solubility, stable chemical property, small difference in polymerization degree of each batch of soluble starch, and stable quality of soluble star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淀粉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淀粉分子式为(C6H10O5)n,可以视为葡萄糖的高聚体,是自然界来源最丰富的天然多糖类聚合物,主要从小麦、玉米、甘薯、葛根等含淀粉的物质中提取所得,属于可再生植物性资源。普通淀粉有直连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目前,药用辅料主要由普通淀粉、糊精两种。普通淀粉的溶解性及崩解度不高,只能用于制作口服片剂及口服冲剂,不能用于制备含片;而糊精时会影响药物含量的测定,且由于其容易吸湿导致粘度大不容易质粒。普通淀粉及糊精作为药用辅料各有弊端,且应用范围不广。在此基础上,市场上出现了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虷PMC(羟丙甲基纤维素)、乳糖等新型药用赋形剂,部分代替普通淀粉及糊精的使用,但是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虷PMC(羟丙甲基纤维素)、乳糖等新型药用赋形剂的成本较高。可溶性淀粉为普通淀粉经酶解法或酸水解法制备而成,具有溶解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不吸潮、吸附力强、流动性好的优点,故可广泛用作片剂、冲剂、胶囊剂的稀释剂、吸收剂、崩解剂和粘合剂。采用酸水解法制备制备可溶性淀粉时,会存在各个批次的淀粉水解情况不同,各批次的可溶性淀粉的均一性差距大,出现质量不稳定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可溶性淀粉制备过程中,各个批次的淀粉水解情况不同,各批次之间可溶性淀粉均一性差导致的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可溶性淀粉制备工艺的原理是通过控制可溶性淀粉的聚合度,以确保可溶性淀粉质的均一度,稳定及提高可溶性淀粉的质量。实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辅料准备:将淀粉原料质量2倍的纯化水加热至30~40℃,加入淀粉原料质量的6.0~10.5%倍的浓盐酸溶液,搅拌制成热盐酸溶液,备用;将淀粉原料加入淀粉原料质量1倍的5~20℃的低温纯化水中,搅拌制成淀粉悬浮液,备用;步骤二:将淀粉悬浮液以雾滴的形式喷入热盐酸溶液中,搅拌形成混合溶液;步骤三:对混合溶液连续搅拌,并将混合溶液逐步缓慢加温至45~65℃,在上述45~65℃条件下水解反应7~24h,得水解溶液;步骤四:过滤水解溶液,得可溶性淀粉粗品,备用;步骤五:在可溶性淀粉粗品中加入5~10℃的低温纯化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少量多次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得可溶性淀粉湿品;步骤六:将可溶性淀粉湿品进行干燥、粉碎、过筛制成可溶性淀粉成品。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酸水解法制备可溶性淀粉的工艺,是淀粉原料进行有控的水解,使得各个批次生产的可溶性淀粉的均一性提高,降低批次之间的差异性。其中,淀粉一般都是由直链和支链两种淀粉以一定的比例组成的,其中,直链淀粉具有优良的成膜性和膜强度,直链淀粉分子大小约为200~980个葡萄糖残基;支链淀粉具有较好的粘结性,支链淀粉分子大小约为600~6000个葡萄糖残基。在制备可溶性淀粉的过程中淀粉被部分水解,淀粉中具有较大分子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变为平均分子量为20000的直链的可溶性淀粉(n=124时的可溶性淀粉的分子量)。制成的可溶性淀粉。且由于,平均分子量为20000的可溶性淀粉的溶解度高,有利于片剂、冲剂、胶囊剂的稀释剂、吸收剂、崩解剂和粘合剂的制备。同时,平均分子量为20000的可溶性淀粉具有更多还原性末端的暴露在外,使得可溶性淀粉显示出一定的还原性,以便于对可溶性淀粉进行检测。因此,可溶性淀粉成品的分子式为(C6H10O5)n,其中n=124±30,即可溶性淀粉成品的聚合度为124±30。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进一步保证盐酸溶液对淀粉原料的水解,在步骤一中,浓盐酸的加入量为淀粉原料质量的9.0%。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淀粉原料与低温纯化水以1:1的配比进行配置,能够保证淀粉悬浮液顺利的从喷嘴中喷出。且为保证淀粉悬浮液能够充分的与热盐酸溶液进行混合,在步骤二中,淀粉悬浮液的雾滴直径为40μm~300μm,喷雾张角为45~60°。45~60°的喷雾张角使喷雾淀粉悬浮液雾滴能够充分的与热盐酸溶液进行接触及混合。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三中,水解反应的时间为10~18h,10~18h能够保证淀粉原料的水解情况,当水解时间小于10小时时,淀粉原料的水解程度不够,使得制成的可溶性淀粉的聚合度偏大,影响可溶性淀粉的溶解性;当水解时间大于18个小时时,虽然可溶性淀粉的聚合度符合要求,使得可溶性淀粉的溶解性、对碘的灵敏度均合格,但是会大大增加可溶性淀粉的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淀粉原料的水解温度是至关重要的,若水解温度达到70℃时,淀粉原料达到糊化温度,使得淀粉原料水解过度,制成的可溶性淀粉的聚合度偏小。当水解温度低于40℃时,会降低淀粉原料水解的速率,延长水解水解水解,增大生产周期。因此,步骤三中,混合溶液逐步缓慢加温至55~65℃,水解反应的温度为55~65℃。其中,步骤一中,淀粉原料为大米、玉米、小麦、土豆、红薯、葛根中的一种,大米、玉米、小麦、土豆、红薯、葛根等均含有大量的淀粉,其均可作为可溶性淀粉制备的原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型的有益效果是:1.将淀粉原料提前制成淀粉悬浮液,再将淀粉悬浮液加入加热后的盐酸溶液中,能够使得淀粉原料与盐酸溶液快速均匀的混合,且能够避免直接将淀粉原料加入盐酸溶液中,造成淀粉原料包裹的现象。2.将淀粉悬浮液以雾滴的形式喷入热盐酸溶液中,提高了淀粉原料与盐酸溶液混合的效率及速度。3.本专利技术的水解反应时间长,能够降低反应过程中的废弃物料的产生,提高可溶性淀粉的收率,提高产品安全性及稳定性。4.可溶性淀粉生产过程水溶性淀粉粗品的洗涤过程简单、人工成本低,能够降低可溶性淀粉的成本。5.可溶性淀粉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废料废气,更加安全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葡萄糖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原辅料准备:将淀粉原料质量2倍的纯化水加热至30~40℃,加入淀粉原料质量的6.0~10.5%倍的浓盐酸溶液,搅拌制成热盐酸溶液,备用;将淀粉原料加入淀粉原料质量1倍的5~20℃的低温纯化水中,搅拌制成淀粉悬浮液,备用;/n步骤二:将淀粉悬浮液以雾滴的形式喷入热盐酸溶液中,搅拌形成混合溶液;/n步骤三:对混合溶液连续搅拌,并将混合溶液逐步缓慢加温至45~65℃,在上述45~65℃条件下水解反应7~24h,得水解溶液;/n步骤四:过滤水解溶液,得可溶性淀粉粗品,备用;/n步骤五:在可溶性淀粉粗品中加入5~10℃的低温纯化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少量多次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得可溶性淀粉湿品;/n步骤六:将可溶性淀粉湿品进行干燥、粉碎、过筛制成可溶性淀粉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辅料准备:将淀粉原料质量2倍的纯化水加热至30~40℃,加入淀粉原料质量的6.0~10.5%倍的浓盐酸溶液,搅拌制成热盐酸溶液,备用;将淀粉原料加入淀粉原料质量1倍的5~20℃的低温纯化水中,搅拌制成淀粉悬浮液,备用;
步骤二:将淀粉悬浮液以雾滴的形式喷入热盐酸溶液中,搅拌形成混合溶液;
步骤三:对混合溶液连续搅拌,并将混合溶液逐步缓慢加温至45~65℃,在上述45~65℃条件下水解反应7~24h,得水解溶液;
步骤四:过滤水解溶液,得可溶性淀粉粗品,备用;
步骤五:在可溶性淀粉粗品中加入5~10℃的低温纯化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少量多次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得可溶性淀粉湿品;
步骤六:将可溶性淀粉湿品进行干燥、粉碎、过筛制成可溶性淀粉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莉娟马武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奥克药用辅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