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框架的装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454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轿厢框架的装配。一种电梯系统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主体和支承轿厢主体的轿厢框架。轿厢框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框架,各侧框架由多个侧框架节段形成,侧框架节段包括两个直立部件和连接两个直立部件的一个或多个直立撑条,相邻的侧框架节段经由接头彼此固定。一种安装电梯系统的电梯轿厢的方法包括:将多个侧框架节段中的第一侧框架节段定位成与多个侧框架节段中的第二侧框架节段相邻;以及经由拼接接头来将第一侧框架节段固定到第二侧框架节段,由此构建电梯轿厢的轿厢框架。将一个或多个轿厢主体安装到轿厢框架中。

Assembly of elevator car fram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assembly of a lift car frame. The elevator car of an elevator system includes a car body and a car frame supporting the car body. The car frame includes two opposite side frames, each side frame is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side frame sections, the side frame sections include two vertical parts and one or more vertical braces connecting the two vertical parts, and the adjacent side frame sections are fixed to each other through joints. A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car of an elevator system includes: positioning a first side frame section in a plurality of side frame sections adjacent to a second side frame section in a plurality of side frame sections; and fixing a first side frame section to a second side frame section through a splicing joint, thereby constructing a car frame of an elevator car. Install one or more car bodies into the ca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轿厢框架的装配
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电梯系统的领域,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电梯系统的电梯轿厢的轿厢框架的构造。
技术介绍
电梯系统用于在建筑物中的多种水平面之间运送乘客、货物或两者。这典型地经由通过电梯驱动系统沿着井道移动的电梯轿厢来发生。在高层电梯系统(诸如,构造成沿着在高度方面为例如100米或更高的井道输送乘客的电梯系统)中,可有利的是,利用多层式电梯轿厢来增加可在任何给定时间沿着井道输送的乘客的体积。多层式电梯轿厢包括彼此上下地竖直布置的两个或更多个轿厢主体或乘客隔室。然而,将这样的电梯轿厢安装到井道中通常是麻烦且昂贵的,其中在许多情况下,在安置多层式电梯轿厢之后围绕电梯轿厢来构建井道。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梯系统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主体和支承轿厢主体的轿厢框架。轿厢框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框架,各侧框架由多个侧框架节段形成,侧框架节段包括两个直立部件和连接两个直立部件的一个或多个直立撑条,相邻的侧框架节段经由接头彼此固定。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接头为拼接接头,并且一个或多个管状支承部件定位在两个直立部件中的直立部件的中空的横截面中。一个或多个管状支承部件构造成接纳拼接接头的紧固件,且防止由于拼接接头的固定而造成对直立部件的损伤。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拼接接头构造成防止紧固件的剪切负荷。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两个直立部件中的第一直立部件具有第一壁厚,并且两个直立部件中的第二直立部件具有不同于第一壁厚的第二壁厚。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拼接接头进一步包括拼接板,其从第一侧框架节段的直立部件延伸到第二框架节段的直立部件,紧固件延伸通过拼接板。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管状支承部件经由焊接固定在直立部件中。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对齐特征定位在侧框架节段处,以使导向框架节段与电梯系统的导轨和相邻的侧框架节段对齐。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对齐特征包括两个对齐支架,两个对齐支架在其之间限定支架间隙,支架间隙接纳导轨的轨道刀片。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对齐特征包括一个或多个调节元件,以调节侧框架节段相对于导轨的位置。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对齐特征固定到直立撑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梯系统包括井道、固定在井道中的导轨,以及电梯轿厢。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主体和支承轿厢主体的轿厢框架。轿厢框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框架,各侧框架由多个侧框架节段形成,侧框架节段包括两个直立部件和连接两个直立部件的一个或多个直立撑条,相邻的侧框架节段经由拼接接头彼此固定。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状支承部件定位在两个直立部件中的直立部件的中空的横截面中。一个或多个管状支承部件构造成接纳拼接接头的紧固件,且防止由于拼接接头的固定而造成对直立部件的损伤。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拼接接头进一步包括拼接板,其从第一侧框架节段的直立部件延伸到第二框架节段的直立部件,紧固件延伸通过拼接板。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对齐特征定位在侧框架节段处,以使导向框架节段与相邻的侧框架节段和导轨对齐。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对齐特征包括两个对齐支架,两个对齐支架在其之间限定支架间隙,支架间隙接纳导轨的轨道刀片。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对齐特征包括一个或多个调节元件,以调节侧框架节段相对于导轨的位置。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安装电梯系统的电梯轿厢的方法包括:将多个侧框架节段中的第一侧框架节段定位成与多个侧框架节段中的第二侧框架节段相邻;以及经由拼接接头来将第一侧框架节段固定到第二侧框架节段,由此构建电梯轿厢的轿厢框架。将一个或多个轿厢主体安装到轿厢框架中。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经由第一侧框架节段的对齐特征来使第一侧框架节段相对于电梯系统的导轨且相对于第二侧框架节段对齐。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使第一框架节段相对于导轨对齐进一步包括在对齐特征的支架间隙中接纳导轨的轨道刀片。额外地或备选地,在该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中,经由对齐特征的一个或多个调节元件来调节第一侧框架节段相对于导轨的位置。附图说明以下描述不应被认为以任何方式而是限制性的。参照附图,同样的元件的编号相同:图1是电梯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电梯系统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图3是电梯系统的轿厢框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是电梯系统的轿厢框架的实施例的另一个透视图;图5是在电梯系统的轿厢框架中利用的拼接接头的透视图;图6是在电梯系统的轿厢框架中利用的拼接接头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7是示出对齐特征的实施例的轿厢框架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所公开的设备和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作为例示而非限制来呈现在本文中。图1中显示了示例性曳引式电梯系统10的示意图。电梯系统10包括电梯轿厢14,其利用一个或多个负荷承载部件(诸如绳或带16)来操作性地悬挂或支承在井道12中。带16与轮18和52相互作用,以围绕电梯系统10的多种构件而被导引。轮18构造为转向轮、导向轮或惰轮,且轮52构造为由机器50驱动的曳引轮。由机器50引起的曳引轮52的运动驱动、移动和/或推进(通过曳引)围绕曳引轮52而被导引的带16。转向轮、导向轮或惰轮18并不由机器50驱动,但有助于围绕电梯系统10的多种构件而对带16进行导向。带16还可连接到对重22,在操作期间,对重22用于有助于平衡电梯系统10且减小曳引轮52的两侧上的带张力差。轮18和52各自具有可彼此相同或不同的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梯系统10可使用两条或更多条带16,以用于悬挂和/或驱动电梯轿厢14。另外,电梯系统10可具有多种构造,使得一条或多条带16的两侧均接合轮18、52,或仅一条或多条带16的一侧接合轮18、52。图1的实施例显示了1:1的挂绳布置,其中一条或多条带16终止于电梯轿厢14和对重22处,而其它实施例可利用其它挂绳布置。参照图2,电梯轿厢14沿着布置在井道12中的一个或多个导轨24的路径在井道12中行进。在图2的实施例中,利用了定位在电梯轿厢14的相反的侧部处的两个导轨24,但要认识到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利用其它数目的导轨24,诸如一个或四个导轨24。电梯轿厢14包括附于轿厢框架28的轿厢主体26。在一些实施例(诸如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电梯轿厢14为双层式构造,其中两个轿厢主体26附于公共的轿厢框架28。虽然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两个附于轿厢框架28的轿厢主体26,但要认识到的是,本公开可与其它电梯轿厢14的构造(诸如具有一个轿厢主体26或者三个或更多个附于公共的轿厢框架28的轿厢主体26的构造)一起来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系统的电梯轿厢,其包括:/n轿厢主体;以及/n支承所述轿厢主体的轿厢框架,所述轿厢框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框架,各侧框架由多个侧框架节段形成,所述侧框架节段包括:/n两个直立部件;以及/n连接所述两个直立部件的一个或多个直立撑条,相邻的侧框架节段经由接头彼此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16 US 15/9816101.一种电梯系统的电梯轿厢,其包括:
轿厢主体;以及
支承所述轿厢主体的轿厢框架,所述轿厢框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框架,各侧框架由多个侧框架节段形成,所述侧框架节段包括:
两个直立部件;以及
连接所述两个直立部件的一个或多个直立撑条,相邻的侧框架节段经由接头彼此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为拼接接头,并且一个或多个管状支承部件设置在所述两个直立部件中的直立部件的中空的横截面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管状支承部件构造成接纳所述拼接接头的紧固件,且防止由于所述拼接接头的固定而造成对所述直立部件的损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接头构造成防止所述紧固件的剪切负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直立部件中的第一直立部件具有第一壁厚,并且所述两个直立部件中的第二直立部件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壁厚的第二壁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接头进一步包括拼接板,所述拼接板从第一侧框架节段的直立部件延伸到第二框架节段的直立部件,所述紧固件延伸通过所述拼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支承部件经由焊接固定在所述直立部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进一步包括对齐特征,所述对齐特征设置在侧框架节段处,以使导向框架节段与所述电梯系统的导轨和相邻的侧框架节段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特征包括两个对齐支架,所述两个对齐支架在其之间限定支架间隙,所述支架间隙接纳所述导轨的轨道刀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特征包括一个或多个调节元件,以调节所述侧框架节段相对于所述导轨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特征固定到所述直立撑条。


11.一种电梯系统,其包括:
井道;
固定在所述井道中的导轨;以及
电梯轿厢,其包括:
轿厢主体;以及
支承所述轿厢主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J埃里克森M马斯特里亚诺郑来BP斯维比尔
申请(专利权)人:奥的斯电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