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抑制土壤肥力流失的茶叶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5156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7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抑制土壤肥力流失的茶叶种植方法,包括改良土壤,选择坡度在15°‑20°以内的沙质土地作为待种土地,将待种土地翻耕均匀,同时按100kg/660m

A tea planting method that can restrain the loss of soil fertilit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a planting, and discloses a tea planting method which can inhibit the loss of soil fertility,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soil, selecting the sandy land with a slope of 15 \u00b0 - 20 \u00b0 as the land to be planted, turning the land to be planted evenly,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100kg / 660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抑制土壤肥力流失的茶叶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种植
,具体为一种可抑制土壤肥力流失的茶叶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因为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肌醇、叶酸等成分,可促进人体健康,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对茶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目前,茶树作为常绿灌木,适应能力极强,而现有技术中的茶叶在种植时考虑到土壤肥力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多是依赖施加大量底肥,后每年增施肥以保证土壤的活力,同时长期大量施肥,会导致土壤受肥效果减弱,破坏了土壤的了生态平衡,降低了茶树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抑制土壤肥力流失的茶叶种植方法具备克服了茶园种植地的土壤养分含量不高,且降低了土壤肥力的流失,这样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丰富了茶园生态群落,保持了生态平衡,从而有助于茶树生长的效果,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的优点,解决了长期大量施肥,会导致土壤受肥效果减弱,破坏了土壤的了生态平衡,降低了茶树的生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抑制土壤肥力流失的茶叶种植方法,步骤1:改良土壤,选择坡度在15°-20°以内的沙质土地作为待种土地,将待种土地翻耕均匀,同时按100kg/660m2施加土壤改良肥,并静止2-3天,使土壤改良肥被吸收完全,再继续深翻改良后的土地,并深翻的深度为50-70cm,挖定植沟槽,定植沟槽的深度为60-70cm,宽度为40-50cm,并将定植沟槽内放置枯草、基肥和微生物肥料,在覆盖10-15cm的土壤,晾晒8-12天,最后耕细土地,得到最终改良后的土壤;步骤2:植株,采用双行单株定植,植株的间距为40-50cm、植株的行距为70-90cm,并且每亩土地种植1900-2000株,相邻的植株之间设置有施肥沟,且施肥沟内施入有机肥料;步骤3:管理,每个季度追用茶树生长专用肥3-4次,施肥时进行中耕除草,每次每株用量为4-5kg,并且在每年的2-9月在茶园放置瓢虫和捕食螨进行茶树病虫害防治;步骤4:植株养护,种下的茶苗渡过15-17个工作日的稳定期后,需要进行定型修剪,在离地20-25cm处剪去,第二年在35-40cm处剪去,第三年在50cm处剪去,使得青年期茶树控制在120cm以下,老年期茶树每3年进行一次大修剪,剪去枯死的枝干,每次修剪完毕在剪口涂抹愈伤防腐膜;步骤5:采摘,根据节令安排采茶时间,春茶、夏茶占全年采茶重量比重70%,秋茶、冬茶占全年采茶重量比重30%,合理安排采摘。优选的,所述土壤改良肥包括稻壳灰30-40份,生石灰10-13份、钙镁磷肥25-30份和双氰胺1-2份。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肥料包括尿素1-5份、磷酸一铵1-5份、硫酸钾1-5份、氯化镧1-5份、发酵基质5-10、蓝藻粉20-30份、海带根际沉积物20-30份。优选的,所述基肥包括中药药渣100份和牲畜的粪便30-50份发酵而成。优选的,所述有机肥料包括秸秆50-60份、发酵动物粪便30-40份、玉米芯40-60份、池塘沟泥45-50份、埃洛石粉10-20份、海泡石粉20-30份、EM菌液1-2份、交联玉米淀粉10-20份和果蔬皮20-40份。优选的,所述植株选取高度在30-50cm、根系发达的苗木,且在选取中的苗木根系处喷洒新高脂膜喷雾。优选的,所述果蔬皮包括香蕉皮、橘子皮、火龙果皮、白菜叶份以及西瓜皮。(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抑制土壤肥力流失的茶叶种植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抑制土壤肥力流失的茶叶种植方法,通过土壤改良肥、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之间不同的施加和组合,克服了茶园种植地的土壤养分含量不高,且降低了土壤肥力的流失,这样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丰富了茶园生态群落,保持了生态平衡,从而有助于茶树的生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可抑制土壤肥力流失的茶叶种植方法,步骤1:改良土壤,选择坡度在15°-20°以内的沙质土地作为待种土地,将待种土地翻耕均匀,同时按100kg/660m2施加土壤改良肥,并静止2-3天,使土壤改良肥被吸收完全,再继续深翻改良后的土地,并深翻的深度为50-70cm,挖定植沟槽,定植沟槽的深度为60-70cm,宽度为40-50cm,并将定植沟槽内放置枯草、基肥和微生物肥料,在覆盖10-15cm的土壤,晾晒8-12天,最后耕细土地,得到最终改良后的土壤;步骤2:植株,采用双行单株定植,植株的间距为40-50cm、植株的行距为70-90cm,并且每亩土地种植1900-2000株,相邻的植株之间设置有施肥沟,且施肥沟内施入有机肥料;步骤3:管理,每个季度追用茶树生长专用肥3-4次,施肥时进行中耕除草,每次每株用量为4-5kg,并且在每年的2-9月在茶园放置瓢虫和捕食螨进行茶树病虫害防治;步骤4:植株养护,种下的茶苗渡过15-17个工作日的稳定期后,需要进行定型修剪,在离地20-25cm处剪去,第二年在35-40cm处剪去,第三年在50cm处剪去,使得青年期茶树控制在120cm以下,老年期茶树每3年进行一次大修剪,剪去枯死的枝干,每次修剪完毕在剪口涂抹愈伤防腐膜;步骤5:采摘,根据节令安排采茶时间,春茶、夏茶占全年采茶重量比重70%,秋茶、冬茶占全年采茶重量比重30%,合理安排采摘。土壤改良肥包括稻壳灰30-40份,生石灰10-13份、钙镁磷肥25-30份和双氰胺1-2份,能够对土壤的酸碱性进行调节,对提高土壤pH值,提高磷、钙、镁养分、降低土壤和作物镉含量具有良好的效果。微生物肥料包括尿素1-5份、磷酸一铵1-5份、硫酸钾1-5份、氯化镧1-5份、发酵基质5-10、发酵基质为海藻泥、玉米秸秆、木屑、酒糟和草木的混合物,蓝藻粉20-30份、海带根际沉积物20-30份,通过将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和氯化镧加入固含量为5-10%的酿酒废水,得到混合液,并将蓝藻粉和海带根际沉积物粉碎,与去离子水混合,加入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搅拌均匀,再加入胶质芽胞杆菌,在28~30℃下培养5-7天,得复合菌液,将符合菌液、发酵基质和混合液混合至一起,进行发酵5-7天,得到微生物肥料。基肥包括中药药渣100份和牲畜的粪便30-50份发酵而成,降低茶苗根部的生虫率,提高茶苗的存活率,中药药渣包括黄精、陈皮、山海螺、霍香、荆芥、艾叶、苍耳子、通草、龙胆草和杜仲等一些残留物。有机肥料包括秸秆50-60份,发酵动物粪便30-40份、玉米芯40-60份、池塘沟泥45-50份、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抑制土壤肥力流失的茶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n步骤1:改良土壤,选择坡度在15°-20°以内的沙质土地作为待种土地,将待种土地翻耕均匀,同时按100kg/660m2施加土壤改良肥,并静止2-3天,使土壤改良肥被吸收完全,再继续深翻改良后的土地,并深翻的深度为50-70cm,挖定植沟槽,定植沟槽的深度为60-70cm,宽度为40-50cm,并将定植沟槽内放置枯草、基肥和微生物肥料,在覆盖10-15cm的土壤,晾晒8-12天,最后耕细土地,得到最终改良后的土壤;/n步骤2:植株,采用双行单株定植,植株的间距为40-50cm、植株的行距为70-90cm,并且每亩土地种植1900-2000株,相邻的植株之间设置有施肥沟,且施肥沟内施入有机肥料;/n步骤3:管理,每个季度追用茶树生长专用肥3-4次,施肥时进行中耕除草,每次每株用量为4-5kg,并且在每年的2-9月在茶园放置瓢虫和捕食螨进行茶树病虫害防治;/n步骤4:植株养护,种下的茶苗渡过15-17个工作日的稳定期后,需要进行定型修剪,在离地20-25cm处剪去,第二年在35-40cm处剪去,第三年在50cm处剪去,使得青年期茶树控制在120cm以下,老年期茶树每3年进行一次大修剪,剪去枯死的枝干,每次修剪完毕在剪口涂抹愈伤防腐膜;/n步骤5:采摘,根据节令安排采茶时间,春茶、夏茶占全年采茶重量比重70%,秋茶、冬茶占全年采茶重量比重30%,合理安排采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抑制土壤肥力流失的茶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改良土壤,选择坡度在15°-20°以内的沙质土地作为待种土地,将待种土地翻耕均匀,同时按100kg/660m2施加土壤改良肥,并静止2-3天,使土壤改良肥被吸收完全,再继续深翻改良后的土地,并深翻的深度为50-70cm,挖定植沟槽,定植沟槽的深度为60-70cm,宽度为40-50cm,并将定植沟槽内放置枯草、基肥和微生物肥料,在覆盖10-15cm的土壤,晾晒8-12天,最后耕细土地,得到最终改良后的土壤;
步骤2:植株,采用双行单株定植,植株的间距为40-50cm、植株的行距为70-90cm,并且每亩土地种植1900-2000株,相邻的植株之间设置有施肥沟,且施肥沟内施入有机肥料;
步骤3:管理,每个季度追用茶树生长专用肥3-4次,施肥时进行中耕除草,每次每株用量为4-5kg,并且在每年的2-9月在茶园放置瓢虫和捕食螨进行茶树病虫害防治;
步骤4:植株养护,种下的茶苗渡过15-17个工作日的稳定期后,需要进行定型修剪,在离地20-25cm处剪去,第二年在35-40cm处剪去,第三年在50cm处剪去,使得青年期茶树控制在120cm以下,老年期茶树每3年进行一次大修剪,剪去枯死的枝干,每次修剪完毕在剪口涂抹愈伤防腐膜;
步骤5:采摘,根据节令安排采茶时间,春茶、夏茶占全年采茶重量比重70%,秋茶、冬茶占全年采茶重量比重30%,合理安排采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兴甫
申请(专利权)人:普安县江西坡镇白水冲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