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765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32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端子内产生的应力不会集中在一个部位,不会发生局部受损和塑性变形,且在所述端子和一配合端子之间的连接能可靠地维持,由此提高可靠性。设有沿与横向正交的纵向并列排列且均沿横向延伸的多个模块基座及附接于各模块基座的多个端子,各端子保持于所述模块基座且沿纵向延伸的一本体部以及从所述本体部向上或向下延伸的一接触臂部,所述接触臂部包括能够与一配合端子接触的一接触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并向上或向下弯曲的一第一曲部以及形成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一曲部之间并沿与所述第一曲部相反的一方向弯曲的一第二曲部。

Connector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stress generated in one end will not be concentrated in one part, local damage and plastic deformation will not occur,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erminal and a matching terminal can be reliably maintained, thereby improving reliability. A plurality of module base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transverse orthogonal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extending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attached to each module base are provided. Each terminal is kept on the module base and a body part extending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a contact arm part extending upward or downward from the body part. The contact arm part includes a contact part which can contact with a matching terminal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urved part of the body part which is bent up or down and a second curved part which is formed between the contact part and the first curved part and is bent in a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first curved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常规地,为了将一半导体装置连接于一电路基板或将两个基板彼此连接,已采用诸如具有一大量端子的一引脚网格阵列连接器等的一多极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8是一常规的连接器的一端子安装部分的一剖视图。在图中,附图标记811表示连接器的一基座,基座811为一板状的元件,由诸如树脂等的一绝缘材料形成,且具有多个开口813。各开口813内收容由金属制成的一个端子861。各端子861包括一平板状的接合部862以及一对接触臂部863,接触臂部863的与接合部862连接的基端弯曲且接触臂部863的末端向前斜地延伸。接合部862挟持在一上侧基座811a和一下侧基座811b之间。一对接触臂部863中的一个接触臂部863向上斜地延伸而另一接触臂部863向下斜地延伸。一接触部864形成在各接触臂部863的末端附近,且两接触部864接触设置在基座811的上方和下方的两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接触垫,使得上方和下方的两电路基板的接触部分彼此导通。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JP2009-295515然而,在该常规的连接器中,各接触臂部863沿一向上斜的方向或一向下斜的方向直线地延伸,接触臂部863与接合部862连接成基端相对接合部862弯曲。因此,当形成在两末端附近的两接触部864与上方和下方的两电路基板的接触垫发生接触而由此时一对接触臂部863变形时,应力集中在基端附近,这导致局部受损或塑性变形。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连接器,其中,一端子内产生的应力不会集中在一个部位,由此防止局部受损或塑性变形并可靠地维持该端子与一配合端子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此目的,一种连接器设有沿与横向正交的纵向并列排列且均沿横向延伸的多个模块基座及附接于各模块基座的多个端子,各端子具有保持于所述模块基座且沿纵向延伸的一本体部以及从所述本体部向上或向下延伸的一接触臂部,所述接触臂部包括与一配合端子接触的一接触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并向上或向下弯曲的一第一曲部以及形成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一曲部之间并沿与所述第一曲部相反的一方向弯曲的一第二曲部。在另一连接器中,各端子包括一单个的板状的本体部以及一体地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一端的一对细长的板状的接触臂部,所述一对接触臂部中的一个接触臂部为从所述本体部向上延伸的一上侧臂部而另一接触臂部为从所述本体部向下延伸的一下侧臂部。在再一连接器中,各模块基座包括沿横向并列排列的多个端子保持块以及设置在横向两端的一对结合块,各端子保持块保持一端子的一本体部,且所述结合块与纵向相邻的其它的模块基座的结合块接触。在又一连接器中,各端子保持块包括一块本体,一端子的本体部的至少一部于埋设于所述块本体,且一上侧臂部通过凹部和一下侧臂部通过凹部形成在所述块本体的侧方。在仍一连接器中,所述上侧臂部通过凹部和所述下侧臂部通过凹部允许保持于与后侧纵向相邻的其它的模块基座上的一端子的上侧臂部和下侧臂部通过。在还一连接器中,所述上侧臂部通过凹部的底面为向上倾斜的一倾斜面,而所述下侧臂部通过凹部的底面为向下倾斜的一倾斜面。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端子内产生的应力不会集中在一个部位,由此通过防止局部受损或塑性变形的发生来提高可靠性并可靠地维持该端子与一配合端子之间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图2A、图2B是该连接器的一两面视图,其中,图2A是一俯视图而图2B是一侧视图。图3是连接器的一要部(即图2A的部分A)的一放大图。图4是该连接器的该要部的沿图3的B-B线做出的一放大剖视图。图5是一模块的一后立体图。图6是该模块的从前方观察到的一立体图。图7是一端子的从前方观察到的一立体图。图8是一常规的连接器的一端子安装部分的一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连接器11模块12模块基座13结合块14端子保持块14a块本体14b块壁14c块凹部14f前表面14r后表面15a上侧臂部通过凹部15b下侧臂部通过凹部16a上侧臂部通过凹部底面16b下侧臂部通过凹部底面21a前基座部21b后基座部22a连接定位凹部22b连接定位孔23a端子臂部收容凹部23b块壁收容凹部25a结合元件收容凹部25b定位孔61、861端子62本体部62a被保持部63、863接触臂部63a上侧臂部63b下侧臂部64a上侧接触部64b下侧接触部65a上侧第一曲部65b下侧第一曲部66a上侧第二曲部66b下侧第二曲部71结合元件811基座811a上侧基座811b下侧基座813开口862接合部864接触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图2A、图2B是该连接器的一两面视图;图3是连接器的一要部(即图2A的部分A)的一放大图;图4是该连接器的该要部的沿图3的B-B线做出的一放大剖视图;图5是一模块的一后立体图;图6是该模块的从前方观察到的一立体图;而图7是一端子的从前方观察到的一立体图。注意的是,图2A是一俯视图而图2B是一侧视图。在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本实施例的一多极连接器,其为具有一厚板状的矩形平板的形状的一元件并将一对电路基板(未示出)电连接。电路基板例如为用于一电子机器等中的一印刷电路基板、一柔性扁平线缆、一柔性电路基板等,但可为任何种类的基板。应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用于说明连接器1所包含的各部分及其他部件的构成和动作的指示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且尽管连接器1所包含的各部分及其他部件处于图中所示的姿势时这些表述是恰当的,但是连接器1所包含的各部分及其他部件的姿势改变时,这些方向应该对应于所述改变而在解释上变化。连接器1包括:多个模块11,沿纵向(即X轴方向)彼此相邻排列;一前基座部21a和一后基座部21b,作为两连接器基座;以及一对结合元件71,用于将多个模块11结合于前基座部21a和后基座部21b。注意的是,模块11的数量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数量且可以适当地变化。前基座部21a和后基座部21b为由诸如合成树脂等的一绝缘材料一体地形成的具有一厚板状的矩形平板的形状的元件。结合元件71为由诸如金属等的具有一比较高的强度的一材料一体地形成的一细长的元件且包括:一细长的薄板状的一本体部(未示出),沿X轴方向延伸;以及多个突片(未示出),以梳齿状从本体部的上端边向上(Z轴正方向)突出。各模块11包括:一细长的模块基座12,由诸如合成树脂等的一绝缘材料一体地形成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包括沿与横向正交的纵向并列排列且均沿横向延伸的多个模块基座及附接于各模块基座的多个端子,/n其中,各端子包括保持于所述模块基座且沿纵向延伸的一本体部以及从所述本体部向上或向下延伸的一接触臂部,/n而且其中,所述接触臂部包括能够与一配合端子接触的一接触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并向上或向下弯曲的一第一曲部以及形成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一曲部之间并沿与所述第一曲部相反的一方向弯曲的一第二曲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15 JP 2018-0934201.一种连接器,包括沿与横向正交的纵向并列排列且均沿横向延伸的多个模块基座及附接于各模块基座的多个端子,
其中,各端子包括保持于所述模块基座且沿纵向延伸的一本体部以及从所述本体部向上或向下延伸的一接触臂部,
而且其中,所述接触臂部包括能够与一配合端子接触的一接触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并向上或向下弯曲的一第一曲部以及形成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一曲部之间并沿与所述第一曲部相反的一方向弯曲的一第二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各端子包括一单个的板状的本体部以及一体地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一端的一对细长的板状的接触臂部,所述一对接触臂部中的一个接触臂部为从所述本体部向上延伸的一上侧臂部而另一接触臂部为从所述本体部向下延伸的一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上祥大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