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4736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燃料电池汽车。包括温差发电模块、DC‑DC电源模块、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散热系统、三通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温差发电及相变储热技术对燃料电池废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降低燃料电池的散热要求,提高进入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温度的稳定性,增强燃料电池汽车在寒冷地区的适应性,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低温环境下的快速冷启动,具有结构简单,无需维护,无运动部件,无介质泄露等显著优点。

Fuel cell vehicle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its working method, fuel cell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of a fuel cell vehicle, a work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fuel cell vehicle. Including thermoelectric power module, DC \u2011 DC power module, fuel cell stack, fuel cell cooling system, three-way valve. The invention recycles the waste heat of fuel cell by using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and phase change heat storage technology, which can reduce the heat dissipation requirements of fuel cell,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coolant temperature entering fuel cell stack,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of fuel cell vehicle in cold area, realize the quick cold start of fuel cell vehicle in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with simple structure, no maintenance and no maintenance Moving parts, no medium leakage and other significant advant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燃料电池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应用
,特别是涉及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燃料电池汽车。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能将存储在燃料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通常转换效率在50%以上,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发电技术。燃料电池工作时会产生与发电量相当的余热废热,若能将此部分热量再利用于发电,则可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燃料电池工作温度大约在65℃左右,属于低品位余热,而且燃料电池汽车没有热水需求,加之空间极其紧张,因此可采用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作为余热利用技术。半导体温差发电热电材料能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具有结构简单,无需维护,无运动部件,无介质泄露,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随着热电材料的发展,具有更高优值的温差半导体材料将逐渐出现,因此利用温差发电对燃料电池汽车的低品位余热进行二次发电,可以有效的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汽车在路上行驶时,随时可能遇到停车、启动、加速,刹车和爬坡等情况,因此车用燃料电池在工作时,其工作状态不连续,导致其释放的热量也不连续,出堆的冷却水温度不恒定,所以引起温差发电效率降低。如果能提供一种充分利用汽车的燃料电池工作余热进行温差发电的技术方案,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温差发电模块、DC-DC电源模块、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散热系统、三通阀,氢气供应系统,空气供应系统;燃料电池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和冷却循环水泵;温差发电模块包括热面、冷面、设置在冷面与热面之间的温差发电片阵列、与热面固定在一起的储热箱、与冷面固定在一起的散热片,所述温差发电片阵列设置有输出电极,所述储热箱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储热箱由导热金属材质制作,内部填充相变材料,且留有未填充的真空空间,储热箱内具有液体管道,管道的两端分别作为储热箱出口、储热箱入口,管道浸没在相变材料中。燃料电池堆有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空气入口、空气出口、氢气入口、氢气出口。散热器设置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各部分的连接关系为: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入口连接冷却循环水泵的出口,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出口连接温差发电模块的储热箱入口;氢气入口、氢气出口连接外部的氢气供应系统;空气入口、空气出口连接外部的空气供应系统。储热箱的出口连接三通阀入口,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散热器冷却液入口,三通阀另一出口与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一同连接冷却循环水泵入口。温差发电模块的输出电极与DC-DC电源模块连接。进一步的,温差发电片阵列的温差发电片为半导体温差发电片。进一步的,利用CAN总线控制DC-DC电源模块。进一步的,储热箱通过导热硅胶固定在热面上,和/或散热片通过导热硅胶固定在冷面上。进一步的,散热片垂直于冷面设置。上述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燃料电池工作,向储热箱输出冷却液,若相变材料工作在相变状态,则进行步骤二后进行步骤四,若相变材料已完全相变,工作在显热存储状态,则进行步骤三后进行步骤四。步骤二:关闭三通阀连接散热器的出口,冷却液沿着储热箱内的管道流动,若冷却液温度高于相变材料的温度,储热箱吸热,使冷却液温度降低,若冷却液温度低于相变材料的温度,储热箱放热,使冷却液温度升高,从而使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温度保持恒定,散热器52不工作。步骤三:打开三通阀连接散热器的出口,启动散热器,关闭三通阀连接冷却循环水泵的出口,进行主动散热,调节冷却液温度。步骤四:温差发电片阵列冷热两端产生温差,温差发电片阵列输出电能给DC-DC电源模块。上述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燃料电池停止工作,储热箱放热,关闭三通阀连接散热器的出口,开启另一出口,冷却循环水泵低速工作的步骤。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三通阀开启连接散热器的出口,关闭另一出口,通过储热箱放热,为系统预热的步骤。进一步的,还包括DC-DC电源模块输出电能给储能电池和/或用电设备的步骤。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包含上述的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余热温差发电技术方案,能较好的适用于燃料电池电池中,能较好的利用电池余热进行发电。提高燃料电池发电效率,且环境温度越低效果越好。燃料电池废热用于温差发电,同时降低了燃料电池散热的要求,提高进入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温度的稳定性,增强燃料电池汽车在寒冷地区的适应性;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低温环境下的快速冷启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精巧,且无需维护,无运动部件,无介质泄露,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温差发电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温差发电片阵列示意图。附图标记:1:温差发电模块;2:燃料电池堆;3:氢气供应系统;4:空气供应系统;5:燃料电池散热系统;6:用电设备;7:DC-DC电源模块;8:储能电池;11:散热片;12:温差发电片阵列;13:真空层;14:相变材料;15:管道;16:隔热材料,51:三通阀;52:散热器;53:冷却循环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燃料电池汽车。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温差发电模块1、DC-DC电源模块7、燃料电池堆2、燃料电池散热系统5、三通阀51。燃料电池散热系统5包括散热器52和冷却循环水泵53。应当理解,当本系统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时,燃料电池堆2就是汽车所使用的电池。如图2所示,温差发电模块1包括热面、冷面、设置在冷漠与热面之间的温差发电片阵列12、与热面固定在一起的储热箱、与冷面固定在一起的散热片11,所述温差发电片阵列12设置有输出电极,所述储热箱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储热箱是由导热金属材质制作,内部填充相变材料14,且留有部分空间未填充,储热箱内具有液体流动的管道15,管道15的两端分别作为储热箱的出口、入口,管道15浸没在相变材料14中,优选为螺旋排列结构的通路,此结构可使管道15与相变材料14充分接触,以保证热交换的有效性和均匀性。相变储热是利用相变材料14在凝固/熔化、凝结/气化、凝华/升华以及其他形式的相变过程中,都要吸收或释放相变潜热的原理来储存能量的技术,其具有单位质量(体积)蓄热量大、温度波动小(储、放热过程近似恒温)、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好等特点。其蓄热密度大,使其适合用于热量供给不连续或供给与需求不协调情况下的热能缓冲,另外,其吸热和放热过程近似恒温,可以以此来控制体系的温度,因此可以用相变储热装置来平滑燃料电池的热量供给和恒定温差发电的热端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差发电模块、DC-DC电源模块、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散热系统、三通阀,氢气供应系统,空气供应系统;燃料电池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和冷却循环水泵;温差发电模块包括热面、冷面、设置在冷面与热面之间的温差发电片阵列、与热面固定在一起的储热箱、与冷面固定在一起的散热片,所述温差发电片阵列设置有输出电极,所述储热箱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储热箱是由导热金属材质制作,内部填充相变材料,且留有未填充的真空空间,储热箱内具有液体管道,管道的两端分别作为储热箱出口、储热箱入口,管道浸没在相变材料中;/n燃料电池堆有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空气入口、空气出口、氢气入口、氢气出口;/n散热器设置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n各部分的连接关系为:/n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入口连接冷却循环水泵的出口,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出口连接温差发电模块的储热箱入口;氢气入口、氢气出口连接外部的氢气供应系统;空气入口、空气出口连接外部的空气供应系统;/n储热箱出口连接三通阀入口,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散热器冷却液入口,三通阀另一出口与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一同连接冷却循环水泵入口;/n温差发电模块的输出电极与DC-DC电源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差发电模块、DC-DC电源模块、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散热系统、三通阀,氢气供应系统,空气供应系统;燃料电池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和冷却循环水泵;温差发电模块包括热面、冷面、设置在冷面与热面之间的温差发电片阵列、与热面固定在一起的储热箱、与冷面固定在一起的散热片,所述温差发电片阵列设置有输出电极,所述储热箱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储热箱是由导热金属材质制作,内部填充相变材料,且留有未填充的真空空间,储热箱内具有液体管道,管道的两端分别作为储热箱出口、储热箱入口,管道浸没在相变材料中;
燃料电池堆有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空气入口、空气出口、氢气入口、氢气出口;
散热器设置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
各部分的连接关系为:
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入口连接冷却循环水泵的出口,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出口连接温差发电模块的储热箱入口;氢气入口、氢气出口连接外部的氢气供应系统;空气入口、空气出口连接外部的空气供应系统;
储热箱出口连接三通阀入口,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散热器冷却液入口,三通阀另一出口与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一同连接冷却循环水泵入口;
温差发电模块的输出电极与DC-DC电源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差发电片阵列的温差发电片为半导体温差发电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CAN总线控制DC-DC电源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储热箱通过导热硅胶固定在热面上,和/或散热片通过导热硅胶固定在冷面上。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明杨春华陶诗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