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志敏专利>正文

注压导流膜碗式自动调流控制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68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压导流膜碗式自动调流控制阀门,它通过阀体内的膜碗将阀体内腔分隔成三个腔体,即注压腔、反压腔和排流腔。它通过注压自动控制部分和导流自动调流部分的配合动作,不仅能实现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关,也能实现自动调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内泄外漏,操作动力小,方便维修,随时自动调流,适合现代化管道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控制。(*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水、供气、石油、化工等领域的阀门,特别是一种注压导流膜碗式自动调流控制阀门。目前在供水、供气、石油、化工领域出现一种尚未普及的膜片式支流控制先导阀门虽然克服了以往由机械控制主流介质所易产生的机械磨损、内泄外漏、维修困难、不能自动化集中控制的不足,但仍存在一些尚须急待解决的问题1、膜片式支流控制先导阀门调流部分的结构是由手动调流柄来限定膜片鼓动高度,以限定主流介质的流量,其结构复杂,维修难度大,且最大缺点是不能实现自动调流;2、膜片式支流控制先导阀门的反压腔的压力是由注入腔的主流介质通过膜片上的很小的节流孔进入反压腔而建立的,该节流孔不能较大,否则压力不易建立,这样节流孔的小径限定同时也限定了主流介质的粘度,粘度过大,主流介质不能进入反压腔,即不能建立压力,因而导致阀门失控;节流孔的小径限定,同时必限定主流介质的携带颗粒及杂物,一但携带物堵塞节流孔,反压腔的压力无法建立,也会导致阀门失控;3、膜片式支流控制先导阀门的阀体内部的环形壁造成的介质流动阻力较大,主流介质通道曲折,流动不畅。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地防止管道阀门介质的内泄、外漏和延长维修周期、缩短抢修时间,又能自动调流、自动控制、提高主流介质粘度、降低流阻系数的注压导流膜碗式自动调流控制阀门。本技术是克服膜片式支流控制先导阀门的不足而设计的,其结构的实现过程如下本技术是由阀体部分、注压自动控制部分和导流自动调流部分组成。阀体部分是由主流阀体、阀盖和膜片压板构成。阀盖和主流阀体配合且扣压膜碗的边缘,一是起到固定膜碗位置的作用,二是起到密封作用。膜碗的底平面与其主流阀体内的底平面以平面接触配合。膜碗将阀体内腔分隔成三个腔体即将主流阀体分隔成一个注压腔和一个排流腔,在膜碗与阀盖之间形成一个反压腔。注压自动控制部分是由阀盖和主流阀体上的注压孔、膜片、膜片压盖和电磁铁构成。注压孔将阀体内的反压腔和注压腔连通,电磁铁装在膜片压盖上方。电磁铁的衔铁通过膜片压盖与置于注压孔上方的膜片顶压接触。衔铁受磁力线圈的控制可以上下移动。导流自动调流部分是由阀盖和主流阀体上的导流孔、膜片、膜片压盖、电磁铁构成。导流孔将阀体内的反压腔和排流腔连通,电磁铁装在膜片压盖的上方,膜片压盖与阀盖配合且扣压膜片。电磁铁内的衔铁通过膜片压盖与置于导流孔上方的膜片顶压接触。衔铁受磁力线圈的控制可以上下移动。当主流介质进入注压腔后,利用注压电磁铁将衔铁向上移动到开启位置,再将调流电磁铁的衔铁向下移动到关闭位置,主流介质沿注压孔顶开注压孔上的膜片进入反压腔,通过在反压腔建立起的压力来压紧膜碗,截断注压腔与排放腔的通道,起到关闭的作用。欲将阀门开启时,首先将注压电磁铁的衔铁向下移动到关闭的位置,断绝注压腔与反压腔的通道,再将调流电磁铁的衔铁向上移动到开启的位置,打开反压腔与排流腔的通道,反压腔的介质沿导流孔进入排流腔,如要调流,则将调流电磁铁的衔铁向上移动到开启位置且延长开启时间,延时的过程即是反压腔的介质导流的过程,延时与导流量基本成正比,延时一个量时,膜碗则被主流介质的压力向上鼓冲一定的高度,其高度即限定了主流介质的流量,当延时到理想时间,即调到理想流量时,则通过调流电磁铁将衔铁向下移动到关闭位置,使排流腔在保持一定流量时间内,反压腔内的介质也保持一定的恒量。本技术与膜片式支流控制先导阀门相比较,具有以下内容的改进1、膜片式支流控制先导阀门的调流为手动调流手柄来限定膜片的鼓动高度,以达到限定流量的目的。本技术则通过自动控制来限定膜碗鼓动的高度,它适合供水、供气、石油、化工等领域所需要的功能,来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2、膜片式支流控制先导阀门的节流孔(即注压腔与反压腔的通道)是在膜片上,其孔要限定很小;同时也限定了主流介质内的携带物的大小,一但携带物堵住节流孔,则导致阀门失去控制。本技术取消膜碗上的节流孔,而以较大的注压孔替代,注压孔为注压腔与反压腔的通道,由于其孔比节流孔大,不仅可通过较大颗粒的携带物,而且也可以通过较大粘度的主流介质。3、膜片式支流控制先导阀门,阀体内部的环形壁造成较大的流阻,曲折的通道,导致介质流动不畅。本技术将阀体内的环形壁去掉,将膜碗直接接触主流阀体内壁的膜碗底平面对应处的一个铜环,使流动的介质阻力有较大幅度减小。从结构上也趋于简单化。本技术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内泄外漏,基本上没有机械磨损件,拆装维修方便,而且通过注压电磁铁和调流电磁铁的协调控制,使控制和调流实现自动化,适合管道网络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管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膜碗俯视示意图。参照图1、图2。注压导流膜碗式自动调流控制阀门是由阀体部分、注压自动控制部分和导流自动调流部分组成。由主流阀体(7)、阀盖(32)和膜片压盖(5)、(26)组成的阀体部分呈对称分布状,阀盖(32)置于主流阀体(7)的上方,且与主流阀体配合,其配合处同时扣压住膜碗(16)边缘,一是起固定膜碗位置作用。二可防止阀体部分内部的介质外泄,起密封作用。膜碗(16)将主流阀体(7)和阀盖(32)之间的腔体分隔成注压腔(9)、排流腔(29)和反压腔(21)。注压腔(9)和排流腔(29)处在膜碗(16)两侧的主流阀体部位,膜碗(16)的底平面与主流阀体(7)内部所对应的平面以平面接触。阀盖(32)与膜碗(16)之间为反压腔(21)。注压自动控制部分是由注压孔(11)、(12)、(13)、(14)、膜片(15)、膜片压盖(5)、注压电磁铁(2)组成。注压孔替代膜片式支流控制先导阀门膜片上的节流孔,注压孔(11)、(12)、(13)、(14)连通注压腔和反压腔。膜片(15)的边缘通过膜片压盖(5)扣压在阀盖上的注压孔(14)的上方。而且在膜片(15)上下方向有一定的膜片鼓动空间。注压电磁铁(2)中的衔铁(1)的下端与膜片(15)顶压接触,衔铁(1)的作用就是限定膜片(15)活动范围的两个极限位置。在膜片压盖(5)与衔铁轴肩之间的衔铁轴端之间套有一压力弹簧(4),当注压电磁铁磁力线圈通电后,衔铁向下顶压膜片(15),当关闭电源后,衔铁则被压力弹簧(4)向上弹起,恢复到原有位置。导流自动调流部分是由导流孔(31)、(17)、(18)、(19)、膜片(20)、膜片压盖(26)、调流电磁铁(25)组成。导流孔(31)、(17)、(18)、(19)将排流腔(29)和反压腔(21)连通。膜片压盖(26)与阀盖配合,同时将膜片(20)的边缘扣压固定。膜片上下方向留有一定的膜片上下鼓动的空间。膜片(20)是置于导流孔(19)上方的。调流电磁铁(25)中的衔铁(24)的下端与膜片(20)顶压接触,衔铁(24)的作用就是限定膜片(20)活动范围的两个极限位置,在衔铁(24)上部轴肩与调流电磁铁(25)壳体内壁之间有一套在衔铁(24)上的压力弹簧(23)。当调流电磁铁磁力线圈通电后,衔铁(24)向上移动,将膜片(20)开启;当调流电磁铁(25)切断电源后,衔铁(24)由压力弹簧(23)弹回原位,使衔铁顶压膜片(20)。膜碗(16)的圆锥壁上圆周均匀分布加强板(33)、加强板(33)与膜碗(16)通过铆钉(34)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压导流膜碗式自动调流控制阀门,是由阀体部分、注压自动控制部分和导流自动调流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注压导流膜碗式自动调流控制阀门的阀体部分是由主流阀体(7)、阀盖(32)和膜片压盖(5)、(26)组成,在主流阀体(7)的上方有一与之配合的阀盖(32),膜碗(16)的边缘由阀盖(32)和主流阀体(7)扣压配合,主流阀体(7)和阀盖(32)之间的腔体,由膜碗(16)分隔成注压腔(9)、排流腔(29)和反压腔(21),反压腔(21)处于阀盖(32)与膜碗(16)之间,膜碗(16)两侧分别为注压腔和排流腔,膜碗(16)的底平面与主流阀体(7)内部所对应的平面以平面接触,b.注压导流膜碗式自动调流控制阀门的注压自动控制部分是由注压孔(11)、(12)、(13)、(14)膜片(15)、膜片压盖(5)、注压电磁铁(2)组成,注压腔通过注压孔(11)、(12)、(13)、(14)与反压腔(21)连通,膜片(15)的边缘通过膜片压盖(5)扣压在阀盖上的注压孔(14)的上方,注压电磁铁(2)中的衔铁(1)的下端顶压接触与膜片(15),在膜片压盖(5)与衔铁轴肩之间的衔铁轴端之间套有一压力弹簧(4),c.注压导流膜碗式自动调流控制阀门的导流自动调流部分是由导流孔(31)、(17)、(18)、(19)、膜片(20)、膜片压盖(26)、调流电磁铁(25)组成,流腔(29)通过导流孔(31)、(17)、(18)、(19)与反压腔(21)连通,膜片(20)的边缘通过膜片压盖(26)扣压在阀盖(32)上的导流孔(19)的上方,调流电磁铁(25)中的衔铁(24)的下端与膜片(20)顶压接触,在衔铁(24)上部轴肩与调流电磁铁(25)壳体内壁之间有一套在衔铁(24)上的压力弹簧(23),d.注压导流膜碗式自动调流控制阀门的膜碗(16)的圆锥壁上圆周均匀分布加强板(33),加强板(33)与膜碗(16)通过铆钉(34)固定连接,膜腕(16)、膜片(15)、(20)均采用橡胶或碳素纤维橡胶材料制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敏王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程志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