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67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用型连接器,其包括一子连接器、若干个转接端子、一底板、以及一上盖。该子连接器具有若干个对接口及转接口,所述转接口能够与线缆连接,也能够与所述转接端子连接。该底板具有若干个贯穿该底板上、下表面的端子孔;其中每一转接端子的水平直线部插入相对应的转接口内,该转接端子的竖直直线部插入该底板的相对应的端子孔内,并向下伸出该底板的底表面;该上盖用来与该底板配合并固定该子连接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用型连接器具备两种用途,其子连接器可以单独用来与线缆连接而被用作线缆连接器;而当该子连接器经过与所述转接端子、该底板及该上盖结合之后,能够用来与焊接电路板连接而被用作线路板连接器。

Universal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niversal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 sub connector, a plurality of transfer terminals, a base plate and a top cover. The sub connector has several pairs of interfaces and adapters, and the adapters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cable and the adapter terminal. The base plate has a number of terminal holes penetrating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base plate; the horizontal straight part of each transfer terminal is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transfer port, the vertical straight part of the transfer terminal is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terminal hole of the base plate, and extends downward out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the upper cover is us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base plate and fix the sub connector. Therefore, the general-purpose connec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wo purposes, the sub connector can be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cable separately and is used as the cable connector; and when the sub connector is combined with the transfer terminal,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upper cover, it can be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welding circuit board and is used as the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型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通用型连接器,既可以用来与线缆连接而被用作线缆连接器,又可以用来与焊接电路板连接而被用作线路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在电子设备中是不可缺少的部件,而且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使得电子设备的设计更具有灵活性,例如在设计和集成新产品时,以及用元部件组成系统时,有更大的灵活性。通常来讲,一种连接器只有一个用途,例如线缆连接器是用来与线缆连接,而线路板连接器则是用来焊接至电路板上从而与电路板连接。目前在市面上还未见到将线缆连接器与线路板连接器能够互换的设计,申请人想到若能设计一种两用型的连接器,将线缆连接器与线路板连接器整合在一起,只要在使用时略加改变就可以互通,则可以使得产品设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申请人正是根据此设计理念而设计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连接器,具备两种用途,既可以用来与线缆连接而被用作线缆连接器,又可以用来与焊接电路板连接而被用作线路板连接器。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用型连接器包括一子连接器、若干个转接端子、一底板、以及一上盖。该子连接器能够单独用来与线缆电性连接;该子连接器具有若干个位于其前端的对接口,用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该子连接器还具有若干个位于其后端的转接口,能够与线缆连接,也能够与所述转接端子连接;其中每一对接口均与对应的转接口前后连通。每一转接端子均具有一水平直线部、一竖直直线部、以及一连接该水平直线部与该竖直直线部的弯折部。该底板具有若干个贯穿该底板上、下表面的端子孔。其中每一转接端子的水平直线部插入相对应的转接口内,该转接端子的竖直直线部插入该底板的相对应的端子孔内,并向下伸出该底板的底表面。该上盖用来与该底板配合并固定该子连接器。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子连接器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凸肋,而在该上表面的后端位置则形成有挡墙;在该上盖的前端形成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前臂,每一前臂均包括有两竖直臂及形成于两竖直臂之间的卡缝;其中该上盖的卡缝能够与相对应的凸肋配合。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子连接器的后端位置的下表面还形成有一长条状凸缘,而在该底板的上表面的前端位置形成有一凹槽,能够与该凸缘相配合。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底板还具有两个对称排布在该底板的底表面两侧的固定孔,利用两个紧固件卡固于相对应的固定孔中,并且这两个紧固件的尾端从对应的固定孔向下伸出,暴露于该底板的底表面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底板的上表面还形成有两个竖直的定位柱;在该上盖的底表面形成有两个定位孔;其中该底板上的定位柱能够伸入相对应的定位孔中。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底板的两相对侧壁上各设置有一对贯穿其侧壁扣孔;在该上盖的底表面还形成有两对扣持臂;其中该上盖的扣持臂能够卡入相对应的扣孔中。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子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壳体、一定位块、以及若干个导电端子;该子连接器的对接口形成于该绝缘壳体的前端,而该子连接器的转接口形成于该绝缘壳体的后端;该绝缘壳体还包括一形成于其底表面的收纳空间,用来收容并固定该定位块;该定位块呈长条状,形成有一排通孔,当该定位块安装至该绝缘壳体上时,所述通孔能够与相对应的对接口及转接口相互连通;该导电端子呈直线型,具有一位于前方的对接端、一位于后方的转接端、以及一直线连接该对接端与该转接端的中间段;其中该对接端能够伸入相对应的对接口内,以准备与一对接连接器电性对接;该转接端位于相对应的转接口内,能够与线缆或相对应的转接端子形成电性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收纳空间的两侧各形成有一缺口;该定位块具有第一扣勾及第二扣勾,分别形成于该定位块的两侧壁;其中该第一扣勾及该第二扣勾能够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缺口内。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导电端子的对接端呈方孔状,而该转接端则是由两个对称的弯壁折弯构成孔状;其中该转接端子的水平直线部能够插入该导电端子的转接端的孔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用型连接器具有子连接器,该子连接器可以单独用来与线缆连接而被用作线缆连接器;而该子连接器经改后能够变为通用型连接器,以用来与焊接电路板连接而被用作线路板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通用型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通用型连接器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通用型连接器的沿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通用型连接器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通用型连接器的沿又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通用型连接器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底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通用型连接器的子连接器与转接端子分离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子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子连接器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子连接器沿另一方向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子连接器沿又一方向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子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子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转接端子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说明书附图中的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通用型连接器1子连接器10对接口101转接口102凸肋103挡墙104凸缘105绝缘壳体11收纳空间110缺口111定位块12通孔120第一扣勾121第二扣勾122导电端子13对接端130转接端131中间段132转接端子20水平直线部21竖直直线部22弯折部23底板30凹槽31端子孔32固定孔33扣孔34定位柱35上盖40前臂41竖直臂410卡缝412定位孔42扣持臂43紧固件5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通用型连接器1包括一子连接器10、若干个转接端子20、一用来承载该子连接器10的底板30、以及一用来与该底板30配合并固定该子连接器10的上盖40。如图2所示,该子连接器10能够单独用来与线缆(未图示)电性连接,也可以与所述转接端子20连接,再配合该底板30与该上盖40,从而能够用作线路板连接器。该子连接器10的前端形成若干个对接口101,用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该子连接器10的后端形成若干个转接口102(见图8),能够与线缆连接,也能够与所述转接端子20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子连接器、若干个转接端子、一底板、以及一上盖;/n该子连接器能够单独用来与线缆电性连接;该子连接器具有若干个位于其前端的对接口,用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该子连接器还具有若干个位于其后端的转接口,能够与线缆连接,也能够与所述转接端子连接;其中每一对接口均与对应的转接口前后连通;/n每一转接端子均具有一水平直线部、一竖直直线部、以及一连接该水平直线部与该竖直直线部的弯折部;/n该底板具有若干个贯穿该底板的上、下表面的端子孔;/n其中每一转接端子的水平直线部插入相对应的转接口内,该转接端子的竖直直线部插入该底板的相对应的端子孔内,并向下伸出该底板的底表面;/n该上盖用来与该底板配合并固定该子连接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子连接器、若干个转接端子、一底板、以及一上盖;
该子连接器能够单独用来与线缆电性连接;该子连接器具有若干个位于其前端的对接口,用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该子连接器还具有若干个位于其后端的转接口,能够与线缆连接,也能够与所述转接端子连接;其中每一对接口均与对应的转接口前后连通;
每一转接端子均具有一水平直线部、一竖直直线部、以及一连接该水平直线部与该竖直直线部的弯折部;
该底板具有若干个贯穿该底板的上、下表面的端子孔;
其中每一转接端子的水平直线部插入相对应的转接口内,该转接端子的竖直直线部插入该底板的相对应的端子孔内,并向下伸出该底板的底表面;
该上盖用来与该底板配合并固定该子连接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该子连接器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凸肋,而在该上表面的后端位置则形成有挡墙;
在该上盖的前端形成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前臂,每一前臂均包括有两竖直臂及形成于两竖直臂之间的卡缝;
其中该上盖的卡缝能够与相对应的凸肋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该子连接器的后端位置的下表面还形成有一长条状凸缘,而在该底板的上表面的前端位置形成有一凹槽,能够与该凸缘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底板还具有两个对称排布在该底板的底表面两侧的固定孔,利用两个紧固件卡固于相对应的固定孔中,并且这两个紧固件的尾端从对应的固定孔向下伸出,暴露于该底板的底表面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该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海文张浩王伟袁明高
申请(专利权)人:翊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