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框、显示屏及智能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535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框、显示屏及智能显示设备,其中,边框至少包括第一分框及第二分框,所述第一分框包括第一预安装部及第一边框体,所述第二分框包括第二预安装部及第二边框体,所述第一边框体通过所述第一预安装部及所述第二预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边框体相连,该边框在安装时,可实现准确定位,实现边框的快速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Frame, display screen and intelligent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 a display screen and an intelligent display device, wherein the frame at least comprises a first sub frame and a second sub frame, the first sub frame comprises a first pre installation part and a first frame body, the second sub frame comprises a second pre installation part and a second frame body, the first fram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rame body through the first pre installation part and the second pre installation part The frame body is connected. When the frame is installed, it can realize accurate positioning, fast installation of the frame and improve the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框、显示屏及智能显示设备
本技术涉及智能显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边框、显示屏及智能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显示屏的边框,为了不影响显示屏的美观性,边框一般做的较窄,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边框较窄,边框与显示屏安装时容易出现安装错位,影响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框、显示屏及智能显示设备,该边框在安装时,可实现准确定位,实现边框的快速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边框,至少包括第一分框及第二分框,所述第一分框包括第一预安装部及第一边框体,所述第二分框包括第二预安装部及第二边框体,所述第一边框体通过所述第一预安装部及所述第二预安装与所述第二边框体预定位安装。所述第一预安装部为凸出部,所述第二预安装部为预安装槽,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预安装槽相匹配。所述边框还包括固定部,所述边框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分框及所述第二分框上。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连。所述第一侧部上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边框体上设有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定位孔相对应,所述第一侧部通过所述第三定位孔及所述第四定位孔与所述第一边框体相固定。所述第二侧部上设有第五定位孔,所述第二边框上设有第六定位孔,所述第五定位孔与所述第六定位孔相对应,所述第二侧部通过所述第五定位孔及所述第六定位孔与所述第二边框体相固定。所述边框包括第三侧部及第四侧部,所述第三侧部与所述第四侧部相连,所述第一预安装部及所述第二预安装部位于所述第四侧部上。显示屏,包括显示层、粘结层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边框,所述边框通过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显示层相连。所述边框的第一分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分框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层的上侧边及下侧边,所述边框的第二分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分框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层的左侧边及右侧边。智能显示设备,包括底座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所述底座具有前侧部及后侧部,所述前侧部与所述后侧部相连,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前侧部与所述后侧部之间。本技术的边框在安装时,可实现准确定位,实现边框的快速安装,提高安装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用于对于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前述“相连”指通过螺栓、螺钉、卡扣等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还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等间接相连。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显示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显示设备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显示设备的左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显示设备的去掉上盖前壳后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显示设备的右视图的截面图;图6是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屏与第一底座的分解图;图8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底座的立体图;图9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底座的俯视图;图10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底座的仰视图;图11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屏与控制板之间的结构图;图12是本实施例的控制板的分解图;图13是本实施例的控制板支架的结构图;图14是本实施例的上盖后壳的分解图;图15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屏的分解图;图16是本实施例的边框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显示屏;200、底座;110、第一显示面;120、第二显示面;210、前侧部;211、后侧部;220、第一座体;230、第二座体;221、第一底板;222、第一侧板;223、第二侧板;300、弹性件;224、第一连接件;225、第二连接件;231、上盖;232、第二底板;233、脚垫;2311、上盖前壳;2312、上盖后壳;400、扬声器;500、电源按钮;410、工作孔;234、第一控制板;235、第二控制板;236、第三控制板;237、第四控制板;238、第五控制板;239、控制板支架;2391、走线槽;2392、定位柱;2393、第一定位孔;2394、第二定位孔;2313、第一侧面;2314、第二侧面;2315、第三侧面;2316、第一端子支架;2317、第二端子支架;2318、DC座支架;2319、DC座;600、散热部;111、第三侧部;112、第四侧部;113、第一分框;114、第二分框;1131、第一预安装部;1132、第一边框体;1141、第二预安装部;1142、第二边框体;115、固定部;116、固定槽;1151、第一侧部;1152、第二侧部;1153、第三定位孔;1154、第四定位孔;1155、第五定位孔;1156、第六定位孔;130、第一液晶屏;140、第二液晶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下述实施例以智能显示设备为透明触摸显示设备为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智能显示设备为电视或电脑等,上述提及的显示设备均可借鉴本实施例。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100及底座200,底座200用于提供驱动显示屏100的驱动信号,并为显示屏100供电,显示屏100具有第一显示面110及第二显示面120,第一显示面110与第二显示面120相背,底座200具有前侧部210及后侧部211,前侧部210与后侧部211通过螺栓或螺钉等连接,显示屏100位于前侧部210与后侧部211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110指面向观众且可实现触摸功能的一侧,第二显示面120指与第一显示面110相反的另一侧,本实施例中前侧部210指第一显示面110一侧,后侧部211指第二显示面120一侧。本实施例的底座200包括第一座体220及第二座体230,显示屏100位于第一座体220上,第一座体220位于第二座体230上,其中,第一座体220包括第一底板221、第一侧板222及第二侧板223,第一侧板222与第二侧板223的底部均固定于第一底板22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22、第二侧板223及第一底板221可为一体式结构,第一侧板222、第二侧板223与第一底板221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当第一侧板222、第二侧板223与第一底板221为分体式结构时,第一侧板222、第二侧板223通过螺栓或螺钉等与第一底板221固定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22与第二侧板223相对设置,第一侧板222与第二侧板223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显示屏100底部位于第一容纳槽内,置于第一容纳槽后的显示屏100与第一侧板222之间设有间隙,置于第一容纳槽后的显示屏100与第二侧板223之间也设有间隙,显示屏100与第一座体220之间设有弹性件300,弹性件300设于间隙内,弹性件300与间隙相对应,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0可为泡棉,泡棉的两个相反侧边分别与显示屏100及第一底座200相接触;弹性件300还可为弹性片,弹性片的两个相反侧边分别与显示屏100及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边框,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分框及第二分框,所述第一分框包括第一预安装部及第一边框体,所述第二分框包括第二预安装部及第二边框体,所述第一边框体通过所述第一预安装部及所述第二预安装与所述第二边框体预定位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边框,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分框及第二分框,所述第一分框包括第一预安装部及第一边框体,所述第二分框包括第二预安装部及第二边框体,所述第一边框体通过所述第一预安装部及所述第二预安装与所述第二边框体预定位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安装部为凸出部,所述第二预安装部为预安装槽,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预安装槽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还包括固定部,所述边框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分框及所述第二分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上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边框体上设有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定位孔相对应,所述第一侧部通过所述第三定位孔及所述第四定位孔与所述第一边框体相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科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