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闭式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91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常闭式离合器,属于离合器领域,通过改变气缸结构与精密轴承以及内齿轮的相对位置,将驱动圈设置在气缸座的外端,进气孔设置在气缸座的里端,压环与内齿盘通过第一弹性装置连接,内齿盘通过螺钉与压紧环固定连接以压紧摩擦片装置,而驱动圈、气缸座与拉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结构上的改变使离合器自然状态下为结合状态,当离合器接收到动力源的压力后,离合器断开,动力轴的动力不能传递到带轮所连接的负载端。该结构中第一精密轴承和第二精密轴承在离合器结合状态下能大幅降低各自轴向的载荷,从而保护第一精密轴承和第二精密轴承,大大延长了轴承的寿命,节约了成本。

A kind of normally closed clutc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rmally closed clutch, which belongs to the clutch field. By chang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cylinder structure, the precision bearing and the inner gear, the driving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end of the cylinder seat, the air inlet is arranged at the inner end of the cylinder seat, the pressure ring and the inner gear plate are connected by the first elastic device, and the inner gear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mpression ring through the screw to compress the friction plate device, The driving ring, cylinder seat and pull ring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by screws, and the clutch is in the natural state of combination through structural changes. When the clutch receives the pressure of the power source, the clutch is disconnected, and the power of the power shaft cannot be transmitted to the load end connected with the pulley. In the structure, the first precision bearing and the second precision bearing can greatly reduce their axial loa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lutch combination, thus protecting the first precision bearing and the second precision bearing, greatly extending the life of the bearing and saving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闭式离合器
本技术属于离合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常闭式离合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为目前市场上用于工程机械中的摩擦式多片离合器,其原理为离合器固定安装到设备上后,动力轴安装进轴管1内,此时离合器处于断开状态,动力源空转;向气缸座5的进气口52内通入压力介质(如压缩空气和压力油),推动驱动圈2向左运动,从而带动内齿盘6向左运动直至摩擦片装置8的摩擦片与摩擦钢片结合,带动带轮D2及其连接的负载旋转,实现离合功能,但此种离合方式有个很大的缺点:当产品应用工况为长时间处于离合状态时,设备转动速度较快,那么第一精密轴承3、第二精密轴承9的损坏率就会很高,极大的影响了轴承的寿命,同时严重影响产品的可靠性。经分析是以下原因:知寿命因数fh的公式为:式中:fh——寿命因数fn——速度因数fT——温度因数,查表后,取1fm——力矩载荷因数,取1.5fd——冲击载荷因数,根据载荷性质取1.1p——当量动载荷,NCr——基本额定动载荷,N式中,fn、fT、fm、fd由设备工况决定,由于这些因数属于外界因素决定的,可看作为定值,此时fn只与p和Cr有关,知寿命因数越高,对应的轴承寿命越长,那么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高寿命因数:1.增大轴承型号,提高轴承动载荷,进而提高寿命因数fn;2.轴承型号确定好后,即Cr为定值时,减小当量动载荷p,从而提高寿命因数fn,进而提高寿命,知:产品内部设计的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根据其自身特点,当量动载荷应转化为其径向当量动载荷,以下为计算公式:p=XFr+YFa式中:X——径向动载荷系数Y——轴向动载荷系数Fr——径向载荷,NFa——轴向载荷(内外圈相对受力),N现对离合器处于离合状态时,精密轴承2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为第二精密轴承9离合状态下受力图,知径向载荷Fr较小,主要受驱动圈的重力,计算寿命时可忽略,轴向载荷(内外圈相对受力)Fa大小等于气缸推力,离合器扭矩一定的情况下,在不更改其他结构情况下,气缸推力为定值,即Fa大小恒定,有:p=YFa当轴承型号确定后,Y值恒定,所以减小当量动载荷p,必须使轴向载荷Fa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经上述分析第一种方案通过增大轴承来增加寿命,但是会导致离合器体积变大,因而会受到客户方设备安装空间的约束及其他产品问题;所以为了延长轴承寿命,我们选取了第二种通过减小当量动载荷p来延长轴承的寿命,通过改变原有的内部结构,设置为离合器自然状态下为结合状态,设备动力轴的动力可传递到带轮所连接的负载端,向离合器通入压力使离合器断开,动力轴的动力不能传递到带轮连接的负载端,此结构下第一精密轴承、第二精密轴承在离合器结合状态下,轴向载荷(内外圈相对受力)很小,使当量动载荷p大幅下降。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常闭式离合器,包括轴管和气缸结构,所述轴管右端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处套有第一精密轴承和压环;所述压环位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左端,所述压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直径;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右端靠近轴管处设有第一弹性挡圈,所述第一弹性挡圈嵌套于所述轴管内;所述气缸结构包括驱动圈和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为开口向右的倒U字型结构套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外,所述倒U字型结构靠近轴管的端部设有第一凸缘用以固定所述第一精密轴承,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左端对应于所述第一凸缘处设有第二弹性挡圈,所述第二弹性挡圈嵌于所述气缸座内;所述驱动圈嵌套于所述气缸座的倒U字型结构内;所述压环的左端设有内齿盘,所述内齿盘通过花键与所述轴管连接套于所述轴管上,所述压环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弹性装置与所述内齿盘连接;所述内齿盘的左端套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左端设有摩擦片装置,所述摩擦片装置包括摩擦片和摩擦钢片,所述摩擦片与所述摩擦钢片之间设有第二弹性装置;所述内齿盘的中间部分套有第二精密轴承;所述内齿盘的右端设有第二凸缘用以固定所述第二精密轴承;所述第二精密轴承外套有拉环,所述拉环左端设有第三凸缘用以固定所述第二精密轴承,所述第二精密轴承的右端对应于所述第三凸缘处设有第三弹性挡圈,所述第三弹性挡圈嵌于所述拉环内;所述驱动圈与所述气缸座以及所述拉环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所述气缸座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轴管左端套有轴承装置,所述轴承装置外套有带轮。进一步,所述驱动圈位于所述U型结构内的上端和下端处各设有一个密封装置用以密封气缸座和驱动圈,进一步,所述内齿盘通过第二螺钉与所述压紧环连接。进一步,所述摩擦片装置左端设有压板用以压紧所述摩擦片装置。进一步,所述压板与所述带轮通过第三螺钉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均为内六角圆柱形螺钉。进一步,所述第三螺钉为内六角沉头螺钉。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以及第二弹性装置为碟簧、圆柱螺旋弹簧和矩形模具弹簧中之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一步,所述带轮为皮带轮或法兰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第二精密轴承和所述轴承装置均为深沟球轴承。有益效果: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常闭式离合器,通过改变气缸结构与第一精密轴承和第二精密轴承以及内齿盘的相对位置,第一精密轴承和第二精密轴承在离合器结合状态下能大幅降低各自轴向的载荷,从而保护第一精密轴承和第二精密轴承,大大延长了轴承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开式离合器剖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精密轴承离合状态下受力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常闭式离合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精密轴承受力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常闭式离合器,包括轴管1和气缸结构25,所述轴管1右端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处套有第一精密轴承3和压环4;所述压环4位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3的左端,所述压环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3的直径;所述第一精密轴承3的右端靠近轴管1处设有第一弹性挡圈31,所述第一弹性挡圈31嵌套于所述轴管1内;所述气缸结构25包括驱动圈2和气缸座5,所述气缸座5为开口向右的倒U字型结构套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3外,所述倒U字型结构靠近轴管1的端部设有第一凸缘51用以固定所述第一精密轴承3,所述第一精密轴承3的左端对应于所述第一凸缘51处设有第二弹性挡圈32,所述第二弹性挡圈32嵌于所述气缸座5内;所述驱动圈2嵌套于所述气缸座5的倒U字型结构内;所述压环4的左端设有内齿盘6,所述内齿盘6通过花键(图中未画出)与所述轴管1连接套于所述轴管1上,所述压环4通过两个第一弹性装置41与所述内齿盘6连接;所述内齿盘6的左端套有压紧环7,所述压紧环的左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闭式离合器,包括轴管和气缸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轴管右端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处套有第一精密轴承和压环;所述压环位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左端,所述压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直径;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右端靠近所述轴管处设有第一弹性挡圈,所述第一弹性挡圈嵌套于所述轴管内;/n所述气缸结构包括驱动圈和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为开口向右的倒U字型结构套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外,所述倒U字型结构靠近所述轴管的端部设有第一凸缘用以固定所述第一精密轴承,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左端对应于所述第一凸缘处设有第二弹性挡圈,所述第二弹性挡圈嵌于所述气缸座内;/n所述驱动圈嵌套于所述气缸座的倒U字型结构内;/n所述压环的左端设有内齿盘,所述内齿盘通过花键与所述轴管连接套于所述轴管上,所述压环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弹性装置与所述内齿盘连接;所述内齿盘的左端套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左端设有摩擦片装置,所述摩擦片装置包括摩擦片与摩擦钢片,所述摩擦片与所述摩擦钢片间设有第二弹性装置;所述内齿盘的中间部分套有第二精密轴承;所述内齿盘的右端设有第二凸缘用以固定所述第二精密轴承;/n所述第二精密轴承外套有拉环,所述拉环左端设有第三凸缘用以固定所述第二精密轴承,所述第二精密轴承的右端对应于所述第三凸缘处设有第三弹性挡圈,所述第三弹性挡圈嵌于所述拉环内;/n所述驱动圈与所述气缸座以及所述拉环通过第一螺钉连接;/n所述气缸座上设有进气孔;/n所述轴管左端套有轴承装置,所述轴承装置外套有带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闭式离合器,包括轴管和气缸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管右端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处套有第一精密轴承和压环;所述压环位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左端,所述压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直径;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右端靠近所述轴管处设有第一弹性挡圈,所述第一弹性挡圈嵌套于所述轴管内;
所述气缸结构包括驱动圈和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为开口向右的倒U字型结构套于所述第一精密轴承外,所述倒U字型结构靠近所述轴管的端部设有第一凸缘用以固定所述第一精密轴承,所述第一精密轴承的左端对应于所述第一凸缘处设有第二弹性挡圈,所述第二弹性挡圈嵌于所述气缸座内;
所述驱动圈嵌套于所述气缸座的倒U字型结构内;
所述压环的左端设有内齿盘,所述内齿盘通过花键与所述轴管连接套于所述轴管上,所述压环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弹性装置与所述内齿盘连接;所述内齿盘的左端套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左端设有摩擦片装置,所述摩擦片装置包括摩擦片与摩擦钢片,所述摩擦片与所述摩擦钢片间设有第二弹性装置;所述内齿盘的中间部分套有第二精密轴承;所述内齿盘的右端设有第二凸缘用以固定所述第二精密轴承;
所述第二精密轴承外套有拉环,所述拉环左端设有第三凸缘用以固定所述第二精密轴承,所述第二精密轴承的右端对应于所述第三凸缘处设有第三弹性挡圈,所述第三弹性挡圈嵌于所述拉环内;
所述驱动圈与所述气缸座以及所述拉环通过第一螺钉连接;
所述气缸座上设有进气孔;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涛张道东张承斌刘凯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韩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