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65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件与第二预制件,第一预制件内设置有贯穿第一预制件端面的固定件,且固定件呈“U”型结构;第二预制件的安装面设有凹槽,凹槽的高度大于第一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的厚度,第二预制件上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上设置贯穿定位件的安装孔,方便设置在第一预制件的固定件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孔内,第一预制件的底边与凹槽的第一侧壁接触,用于支撑第一预制件,凹槽的第二侧壁与第一预制件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阻止第一预制件移动,第一预制件与第二预制件定位准确,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移动的现象,同时在凹槽内灌注砂浆形成楼板,加固第一预制件与第二预制件的连接强度。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and a second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wherein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art penetrating the end face of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and the fixed part is in a \U\ structure; the installation surface of the second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height of the groove is great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part The loca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hole through the locating par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one end of the fixing part of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part to be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hole. The bottom edge of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part is in contact with the first side wall of the groove, which is used to support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part. Between the second side wall of the groov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part, a limited block is arranged to prevent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part from moving, and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part and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part are in contact with the first side wall of the groove The second prefabricated part is positioned accurately to avoid movement during installation. Meanwhile, mortar is poured into the groove to form the floor slab, and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between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part and the second prefabricated part is strengthe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高质量建筑的要求,组装建筑作为适应现代化工业生活的产品,加快了施工进程,同时保证加工质量,但是,在外伸平台固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定位不准确,出现偏斜的情况,最后导致连接不牢固。研究如何使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定位准确、连接牢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定位不准确、连接不牢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件与第二预制件,所述第一预制件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预制件端面的固定件,且所述固定件呈“U”型结构;第二预制件的安装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制件的厚度,所述第二预制件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置贯穿所述定位件的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预制件的底边与所述凹槽的第一侧壁接触,且第一预制件的顶面与所述凹槽的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限位块,在所述凹槽内填充砂浆形成楼板。优选地,所述凹槽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制件厚度的3/2倍。优选地,所述第二预制件内设置有钢筋,且所述钢筋凸出所述凹槽的底面。优选地,所述钢筋凸出一端设置弯折状。优选地,所述限位块的材料为木块。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钉。优选地,所述固定件、所述定位件的材料为钢或铁。优选地,所述定位件为板状结构。优选地,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加强肋。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柱状结构。本申请文件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件与第二预制件,第一预制件内设置有贯穿第一预制件端面的固定件,且固定件呈“U”型结构;第二预制件的安装面设有凹槽,凹槽的高度大于第一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的厚度,第二预制件上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上设置贯穿定位件的安装孔,方便设置在第一预制件的固定件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孔内,第一预制件的底边与凹槽的第一侧壁接触,用于支撑第一预制件,凹槽的第二侧壁与第一预制件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阻止第一预制件移动,第一预制件与第二预制件定位准确,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移动的现象,同时在凹槽内灌注砂浆形成楼板,加固第一预制件与第二预制件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预制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预制件构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预制件,2-固定件,3-第二预制件,4-定位件,5-限位块,6-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制构件定位不准的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照图1-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件1与第二预制件3,第一预制件1内设置有贯穿第一预制件1端面的固定件2,且固定件2呈“U”型结构;第二预制件3的安装面设有凹槽6,凹槽6的高度大于第一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的厚度,第二预制件3上设置有定位件4,定位件4上设置贯穿定位件4的安装孔,方便设置在第一预制件1上的固定件2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孔内,第一预制件1的底边与凹槽6的第一侧壁接触,用于支撑第一预制件1,凹槽6的第二侧壁与第一预制件1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限位块5,限位块5阻止第一预制件1移动,第一预制件1与第二预制件3定位准确,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移动的现象,同时在凹槽6内灌注砂浆形成楼板,加固第一预制件1与第二预制件3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凹槽6的高度大于第一预制件1厚度的3/2倍,方便第一预制件1的固定件2稳固地设置在定位件4的安装孔中,固定件2优先设置在第一预制件1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保证第一预制件1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第二预制件3内设置有钢筋,且钢筋凸出凹槽6的底面,增加第二预制件3的强度,同时凹槽6内填充砂浆时,保证第一预制件1与第二预制件3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钢筋凸出于凹槽6的底面的一端设置为弯折状,在凹槽6内填充砂浆,砂浆硬化后与钢筋结合为一体,钢筋设置为弯折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钢筋与砂浆之间的强度,保证第一预制件1与第二预制件3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限位块5的形状设置为梯形结构,增大凹槽6与第一预制件1之间的力,增大第一预制件1的稳固性,确保第一预制件1定位准确。本实施例中,限位块5材料为木块,木块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人们将限位块5设置在凹槽6中,确保第一预制件1定位准确。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定位件4的材料均为钢材或者铁,保证连接时固定件2与定位件4之间的强度和刚度,抗拉强度好,连接牢固,保证安装过程中固定件2稳固的设置在定位件4中,同时,钢材能够更好的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因而能更好的承受外力作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4的结构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连接强度大有两根钢筋组成;定位件4的另一种结构还可以由两根钢筋通过浇筑固定在定位件4中,设置方便,同时两个钢筋平行设置,自然形成通道以及通孔,加工方便。本实施例中,定位件4上设置加强肋,增加定位件4的强度和刚性,保证定位件4能够承受的负荷。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不是对具体顺序的限制,仅仅只是用于区分各个部件或功能。所阐述的“底”“顶”是在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处于如图1摆放状态时之所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件(1)与第二预制件(3),所述第一预制件(1)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预制件(1)端面的固定件(2),且所述固定件(2)呈“U”型结构;第二预制件(3)的安装面设置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制件(1)的厚度,所述第二预制件(3)上设置有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上设置贯穿所述定位件(4)的安装孔,所述固定件(2)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预制件(1)的底边与所述凹槽(6)的第一侧壁接触,且第一预制件(1)的顶面与所述凹槽(6)的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限位块(5),在所述凹槽(6)内填充砂浆形成楼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件(1)与第二预制件(3),所述第一预制件(1)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预制件(1)端面的固定件(2),且所述固定件(2)呈“U”型结构;第二预制件(3)的安装面设置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制件(1)的厚度,所述第二预制件(3)上设置有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上设置贯穿所述定位件(4)的安装孔,所述固定件(2)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预制件(1)的底边与所述凹槽(6)的第一侧壁接触,且第一预制件(1)的顶面与所述凹槽(6)的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限位块(5),在所述凹槽(6)内填充砂浆形成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制件(1)厚度的3/2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制件(3)内设置有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娟郑葵刘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构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