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61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49
本新型涉及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挡墙和定位锚杆,其中地下连续挡墙与水平面间相互垂直分布,且地下连续挡墙下端面嵌于基坑坑底内高度为至少1米,地下连续挡墙厚度为50~80厘米,地下连续挡墙上均布若干锚孔,锚孔轴线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且各锚孔分布在同一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方向上,相邻两个锚孔之间间距为1~2米,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上端面间最小距离为1~2米,定位锚杆数量与锚孔数量一致,并通过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相互连接并与锚孔间相互同轴分布。本新型一方面极大的缩小了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和波及范围,另一方面极大的减少了基坑挖采作业的工作量。

A kind of continuous support structure for side wall of foundation pit of sluice

The new type relates to a continuous support structure for the side wall of the foundation pit of the sluice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including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retaining wall and the positioning anchor bolt, wherein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retaining wall and the horizontal plane are mutually perpendicular,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retaining wall is embedded in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with a height of at least 1 m, the thickness of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retaining wall is 50-80 cm, and several anchor hole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retaining wall, and the axis of the anchor hole and the water The plane presents an angle of 10 \u00b0 ~ 30 \u00b0, and each anchor hole is distributed in the same straight line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horizontal plan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anchor holes is 1 ~ 2m, the 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the anchor hole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retaining wall is 1 ~ 2m, the number of positioning anchor bolts is the same as the number of anchor holes, and they are connected with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retaining wall through the anchor hole and are coaxially distributed with each other. On the one hand, the new model greatly reduces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on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on the other hand, it greatly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excavation and mining of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属水利施工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诸如水闸建设、大型楼宇等建筑建设施工时,往往需要开发深度及面积均较大的的基坑,为了提高基坑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时提高基坑侧壁结构的稳定性,当前主要是采用的自然放坡的施工方法,即根据基坑深度以基坑边坡坡度需控制不陡于1:3的比例进行基坑侧壁建设,同时还需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基坑边坡受雨水冲刷影响施工,从而导致当前在进行基坑建设时,一方面施工波及范围较大,导致需要进行大范围内人员、工矿企业等拆迁工作,从而造成拆迁安置工作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效率,另一方面在进行基坑开挖建设时,采挖土方量和侧壁防护施工量较大,从而也直接导致了基坑建设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及工作效率低等不足,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基坑建设支护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布局简单紧凑,施工便捷的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该新型并可极大的提高对基坑侧壁的防护能力,有助于提高对施工波及范围拆迁等准备作业施工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降低了基坑建设时直接产生的建设成本和劳动强度,并进一步有助于提高基坑建设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挡墙和定位锚杆,其中地下连续挡墙与水平面间相互垂直分布,且地下连续挡墙下端面嵌于基坑坑底内高度为至少1米,地下连续挡墙厚度为50~80厘米,地下连续挡墙上均布若干锚孔,锚孔轴线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且各锚孔分布在同一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方向上,相邻两个锚孔之间间距为1~2米,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上端面间最小距离为1~2米,定位锚杆数量与锚孔数量一致,并通过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相互连接并与锚孔间相互同轴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包括金属框架龙骨、导向套及混凝土基层,所述金属框架龙骨为断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混凝土基层包覆在金属框架龙骨外侧并与金属框架龙骨同轴分布,所述金属框架龙骨外表面混凝土基层厚度不大于10厘米,且所述混凝土基层总体积为金属框架龙骨总体积的1.5~5倍,所述导向套分别嵌于各锚孔孔壁内,并与锚孔同轴分布,且所述导向套外表内与金属框架龙骨相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位于基坑坑底内部分的厚度为地下连续挡墙位于基坑外部分厚度的1.1~3倍。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锚杆与地下连续挡墙前侧面间通过定位器相互连接,位于地下连续挡墙后端面的定位锚杆长度不小于20米,且其中有效锚固长度不小于14米。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锚杆中,相邻两个定位锚杆前端面间通过强化筋相互连接,且所述强化筋与锚杆轴线垂直并相交,并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本新型结构布局简单紧凑,施工便捷,并可极大的提高对基坑侧壁的防护能力,此外较传统的基坑采用自然放坡的施工方法,还一方面极大的缩小了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和波及范围,在极大减小了因施工波及范围内居民、工矿企业等的拆迁成本和工作难度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对施工波及范围拆迁等准备作业施工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极大的减少了基坑挖采作业的工作量,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基坑建设时直接产生的建设成本和劳动强度,并进一步有助于提高基坑建设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新型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和2所述的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挡墙1和定位锚杆2,其中地下连续挡墙1与水平面间相互垂直分布,且地下连续挡墙1下端面嵌于基坑3坑底内高度为至少1米,地下连续挡墙1厚度为50~80厘米,地下连续挡墙1上均布若干锚孔4,锚孔4轴线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且各锚孔4分布在同一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方向上,相邻两个锚孔4之间间距为1~2米,锚孔2与地下连续挡墙1上端面间最小距离为1~2米,定位锚杆2数量与锚孔4数量一致,并通过锚孔4与地下连续挡墙1相互连接并与锚孔4间相互同轴分布。其中,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1包括金属框架龙骨101、导向套102及混凝土基层103,所述金属框架龙骨101为断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混凝土基层103包覆在金属框架龙骨101外侧并与金属框架龙骨101同轴分布,所述金属框架龙骨101外表面混凝土基层103厚度不大于10厘米,且所述混凝土基层103总体积为金属框架龙骨101总体积的1.5~5倍,所述导向套102分别嵌于各锚孔4孔壁内,并与锚孔4同轴分布,且所述导向套102外表内与金属框架龙骨101相互连接,且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1位于基坑3坑底内部分的厚度为地下连续挡墙1位于基坑3外部分厚度的1.1~3倍。与此同时,所述的定位锚杆2与地下连续挡墙1前侧面间通过定位器5相互连接,位于地下连续挡墙1后端面的定位锚杆2长度不小于20米,且其中有效锚固长度不小于14米。除此之外,所述的定位锚杆2中,相邻两个定位锚杆2前端面间通过强化筋6相互连接,且所述强化筋6与锚杆2轴线垂直并相交,并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本新型在具体施工时:(1)基坑开挖前,先施工地下连续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即内部骨架为钢筋,施工时先开挖基槽,之后放入钢筋骨架,再浇筑混凝土后即形成地下连续墙。(2)地下连续墙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可以进行第一次基坑开挖,首先开挖至11.0米高程,之后施工锚杆,用于拉锚地下连续墙,增加其稳定性;(3)待锚杆结构达到其设计强度后,即可进行正常的基坑开挖。一般锚杆在基坑土体以下部分不少于锚杆长度的一半,具体长度需通过稳定计算确定,锚杆埋入基坑土体长度为6.8米。以某水闸改造施工为例对本新型进行说明:为减少工程在基坑开挖时对周边房屋的影响,在老闸拆除之前先于闸身两侧采用两道地连墙作为临时基坑支护,地连墙厚度为60cm,墙顶高程为13.0m,墙底高程为-1.0m,墙后采用土锚拉结,土锚水平间距为1.50m。地连墙施工前先将闸身两侧土方开挖至高程13.0m,然后进行地连墙的施工,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墙后地下水位不高于10.0m,地连墙施工完毕后,进行第一次墙前土方开挖,开挖至高程11.0m,然后进行墙后土锚施工,最后墙前土方开挖至设计高程。基坑支护工程完工后,再进行老闸拆除及基坑开挖工作。该方案实施后,老闸周边的建筑基本都可以保留,下游翼墙东侧的两层6间房屋(面积约为150m2)距离地连墙较近,考虑拆除该房屋。本新型地连墙支护方案中,地连墙基坑支护临时工程费用约为246万元,动迁房屋面积150m2,动迁费用约23万元。若采用传统自然坡方案实施本工程时,共需要动迁房屋62间,共计面积1462m2,其中有门面经营用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挡墙和定位锚杆,其中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与水平面间相互垂直分布,且地下连续挡墙下端面嵌于基坑坑底内高度为至少1米,地下连续挡墙厚度为50~80厘米,所述地下连续挡墙上均布若干锚孔,所述锚孔轴线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且各锚孔分布在同一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方向上,相邻两个锚孔之间间距为1~2米,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上端面间最小距离为1~2米,所述定位锚杆数量与锚孔数量一致,并通过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相互连接并与锚孔间相互同轴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挡墙和定位锚杆,其中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与水平面间相互垂直分布,且地下连续挡墙下端面嵌于基坑坑底内高度为至少1米,地下连续挡墙厚度为50~80厘米,所述地下连续挡墙上均布若干锚孔,所述锚孔轴线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且各锚孔分布在同一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方向上,相邻两个锚孔之间间距为1~2米,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上端面间最小距离为1~2米,所述定位锚杆数量与锚孔数量一致,并通过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相互连接并与锚孔间相互同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包括金属框架龙骨、导向套及混凝土基层,所述金属框架龙骨为断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混凝土基层包覆在金属框架龙骨外侧并与金属框架龙骨同轴分布,所述金属框架龙骨外表面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喜武吴玲玲颜凝香徐秋菡左保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