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358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及其安装方法,涉及智能吊灯安装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伺服电机和智能吊灯底座,还包括分别与屋顶连接的环形滑道、电源基座;环形滑道上通过一组滑轮连接件与智能吊灯底座转动连接,一组滑轮连接件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伺服电机固定在环形滑道周侧面;伺服电机驱动智能吊灯底座上表面固定的环形齿带动智能吊灯底座转动;电源基座包括安装圆板;安装圆板中部开有矩形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智能吊灯底座、环形滑道、电源基座和滑轮连接件组成可以旋转的智能吊灯安装座,营造旋转的灯光效果,提高智能吊灯的科技观赏性,解决了现有智能吊灯固定安装观赏性差的问题。

A kind of circular slide rail based on Intelligent chandelier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ircular slide rail based on an intelligent chandelier and an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 intelligent chandelie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servo motor and an intelligent chandelier base, and a ring-shaped slide way and a power base connected with the roof respectively; the ring-shaped slide way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intelligent chandelier base through a set of pulley connectors, and the number of a set of pulley connectors is not less than three; the servo motor is fixed on the side of the ring-shaped slide way; the servo motor drives the ring-shaped teeth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intelligent chandelier base Drive the intelligent chandelier base to rotate; the power base includes the installation of a round plate; a rectangular through-hole is open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round plate. The intelligent chandelier mounting base which can rotate is composed of the designed intelligent chandelier base, circular slideway, power base and pulley connecting parts, so as to create the rotating light effect,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ppreci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chandelier,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fixed install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existing intelligent chandel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吊灯安装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LED灯能够为家庭和商家大幅减少使用费用,它能够连接至局域网当中,能够和智能手机或电脑进行通讯,人们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对灯泡的亮度和颜色进行远程控制,甚至还可以对灯泡进行编程以达到最大的节能目的。现有的智能吊灯在使用时一般直接的安装固定在屋顶,异型造型的智能吊灯在不同的角度都可以不同的色彩展示,只有人移动到不同的角度才能欣赏到对应的色彩及造型,降低了智能吊灯的观赏性。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转动的安装滑轨,以便与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观看欣赏智能吊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通过设计的智能吊灯底座、环形滑道、电源基座和滑轮连接件组成可以旋转的智能吊灯安装座,营造旋转的灯光效果,提高智能吊灯的科技观赏性,解决了现有智能吊灯固定安装观赏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包括伺服电机和智能吊灯底座,智能吊灯底座下表面安装有可语音控制的智能吊灯,还包括分别与屋顶连接的环形滑道、电源基座;所述环形滑道上通过一组滑轮连接件与智能吊灯底座转动连接,一组滑轮连接件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法兰盘固定在环形滑道周侧面;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智能吊灯底座上表面固定的环形齿带动智能吊灯底座转动;所述电源基座包括安装圆板;所述安装圆板中部开有矩形通孔;所述安装圆板下表面通过环形设置的固定连接板固定有通风网格板;所述通风网格板下表面固定有第一线圈转换组件;所述智能吊灯底座上表面中部固定有与第一线圈转换组件电能转换适配的第二线圈转换组件;所述智能吊灯底座上表面固定有与第二线圈转换组件连接的电源模块,第一线圈转换组件、第二线圈转换组件和电源模块组成无线充电与储能,方便进行无线的能量传输,保障转动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滑道包括圆形槽体;所述圆形槽体横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圆形槽体内槽面通过固定立柱固定有环形圆柱滑轨;所述圆形槽体周侧面均布固定有多个与屋顶连接的倒L形固定板。进一步地,所述滑轮连接件包括滑轮;所述滑轮主轴通过L形折板与智能吊灯底座上表面连接。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电源基座,在屋顶上打孔安装膨胀螺栓,将安装圆板上孔与膨胀螺栓对应后安装固定,将通风网格板下侧固定的第一线圈转换组件与穿过矩形通孔的电源线连接;安装环形滑道,在屋顶且位于电源基座周侧打孔安装膨胀螺栓,分别将倒L形固定板上的孔对应膨胀螺栓进行固定,通过水平尺进行圆形槽体的调平;安装智能吊灯底座,先将相邻的两个滑轮连接件安装在智能吊灯底座上表面,将安装好的两个滑轮连接件卡接到环形滑道的环形圆柱滑轨上,然后将剩余的滑轮连接件卡到环形圆柱滑轨上将智能吊灯底座调整到水平状态,通过螺栓将剩余的滑轮连接件与智能吊灯底座连接,在智能吊灯底座下表面安装可以语音控制的智能吊灯,智能吊灯与电源模块通过导线连接;伺服电机通过遥控变频器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智能吊灯底座、环形滑道、电源基座和滑轮连接件组成可以旋转的智能吊灯安装座,通过伺服电机进行驱动,通过无线充电模块进行电能的连接,提高转动连接的安全可靠性,通过遥控装置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进而调整智能吊灯底座及其下方智能吊灯的转动速度,营造旋转的灯光效果,提高智能吊灯的科技观赏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智能吊灯底座、环形滑道、电源基座和滑轮连接件组成环形转动式轨道,整体结构合理简单,安装方便可靠。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智能吊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环形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源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滑轮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伺服电机,2-智能吊灯底座,3-环形滑道,4-电源基座,5-滑轮连接件,6-环形齿,7-圆形槽体,8-环形圆柱滑轨,9-倒L形固定板,10-安装圆板,11-矩形通孔,12-通风网格板,13-第一线圈转换组件,14-第二线圈转换组件,15-电源模块,16-滑轮,17-L形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包括伺服电机1和智能吊灯底座2,智能吊灯底座2下表面安装有可语音控制的智能吊灯,还包括分别与屋顶连接的环形滑道3、电源基座4;环形滑道3上通过一组滑轮连接件5与智能吊灯底座2转动连接,一组滑轮连接件5的数量为四个;伺服电机1固定在环形滑道3周侧面;伺服电机1驱动智能吊灯底座2上表面固定的环形齿6带动智能吊灯底座2转动;电源基座4包括安装圆板10;安装圆板10中部开有矩形通孔11;安装圆板10下表面通过环形设置的固定连接板固定有通风网格板12;通风网格板12下表面固定有第一线圈转换组件13;智能吊灯底座2上表面中部固定有与第一线圈转换组件13电能转换适配的第二线圈转换组件14;智能吊灯底座2上表面固定有与第二线圈转换组件14连接的电源模块15,第一线圈转换组件13、第二线圈转换组件14和电源模块15组成无线充电与储能,方便进行无线的能量传输,保障转动连接的可靠性。其中如图4所示,环形滑道3包括圆形槽体7,圆形槽体7下表面与智能吊灯底座2上表面之间安装时留有间隙;圆形槽体7横截面为U形结构;圆形槽体7内槽面通过固定立柱固定有环形圆柱滑轨8;圆形槽体7周侧面均布固定有六个与屋顶连接的倒L形固定板9。其中如图6所示,滑轮连接件5包括滑轮16;滑轮16主轴通过L形折板17与智能吊灯底座2上表面连接。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电源基座4,在屋顶上打孔安装膨胀螺栓,将安装圆板10上孔与膨胀螺栓对应后安装固定,将通风网格板12下侧固定的第一线圈转换组件13与穿过矩形通孔11的电源线连接;安装环形滑道3,在屋顶且位于电源基座4周侧打孔安装膨胀螺栓,分别将倒L形固定板9上的孔对应膨胀螺栓进行固定,通过水平尺进行圆形槽体7的调平;安装智能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包括伺服电机(1)和智能吊灯底座(2),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分别与屋顶连接的环形滑道(3)、电源基座(4);所述环形滑道(3)上通过一组滑轮连接件(5)与智能吊灯底座(2)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固定在环形滑道(3)周侧面;所述伺服电机(1)驱动智能吊灯底座(2)上表面固定的环形齿(6)带动智能吊灯底座(2)转动;/n所述电源基座(4)包括安装圆板(10);所述安装圆板(10)中部开有矩形通孔(11);所述安装圆板(10)下表面通过环形设置的固定连接板固定有通风网格板(12);所述通风网格板(12)下表面固定有第一线圈转换组件(13);/n所述智能吊灯底座(2)上表面中部固定有与第一线圈转换组件(13)电能转换适配的第二线圈转换组件(14);所述智能吊灯底座(2)上表面固定有与第二线圈转换组件(14)连接的电源模块(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包括伺服电机(1)和智能吊灯底座(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分别与屋顶连接的环形滑道(3)、电源基座(4);所述环形滑道(3)上通过一组滑轮连接件(5)与智能吊灯底座(2)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固定在环形滑道(3)周侧面;所述伺服电机(1)驱动智能吊灯底座(2)上表面固定的环形齿(6)带动智能吊灯底座(2)转动;
所述电源基座(4)包括安装圆板(10);所述安装圆板(10)中部开有矩形通孔(11);所述安装圆板(10)下表面通过环形设置的固定连接板固定有通风网格板(12);所述通风网格板(12)下表面固定有第一线圈转换组件(13);
所述智能吊灯底座(2)上表面中部固定有与第一线圈转换组件(13)电能转换适配的第二线圈转换组件(14);所述智能吊灯底座(2)上表面固定有与第二线圈转换组件(14)连接的电源模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吊灯的环形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道(3)包括圆形槽体(7);所述圆形槽体(7)横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圆形槽体(7)内槽面通过固定立柱固定有环形圆柱滑轨(8);所述圆形槽体(7)周侧面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功成姚其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宽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