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及应用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344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及应用和方法,包括內溶腔管柱、柔性腔体、第一固定挡板、第二固定挡板和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所述內溶腔管柱下端安装有柔性腔体,柔性腔体内安装有第一固定挡板、第二固定挡板和可移动式内溶腔管柱;內溶腔管柱内安装有第一液压管线和第二液压管线;第一固定挡板位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的外部,且两者可通过第一组卡扣连接;第二固定挡板位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的内部,且两者可通过第二组卡扣连接;所述第一组卡扣和第二组卡扣均为具有弹性的柔性卡扣。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可以用于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问题,提高腔体稳定性。

A directional partial solution control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alt cavern gas storag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irectional partial dissolut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cavity of a salt cavern gas storage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n internal dissolution cavity pipe column, a flexible cavity, a first fixed baffle plate, a second fixed baffle plate and a movable internal dissolution cavity pipe column; the lower end of the internal dissolution cavity pip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flexible cavity, and the flexible cavity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ed baffle plate, a second fixed baffle plate and a movable internal dissolution cavity pipe column; The first hydraulic pipeline and the second hydraulic pipeline are installed in the internal dissolution chamber string; the first fixed baffle is located outside the movable internal dissolution chamber string, and the two can be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group of clips; the second fixed baffle is located inside the movable internal dissolution chamber string, and the two can be connected through the second group of clips; the first group of clips and the second group of clips are elastic flexible clips Buckle. The directional partial solution control system for the cavity of the salt cavern gas storage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directional partial solution problem of the cavity of the salt cavern gas storage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及应用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及应用和方法。
技术介绍
盐穴储气库建设周期漫长,建设工艺复杂,其中最为复杂、最为关键的是溶腔,溶腔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溶解盐岩,然后排出卤水,进而形成盐腔。在溶腔过程中,由于地应力、井斜、岩盐非均质性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导致溶腔过程中存在着偏溶现象。以土耳其盐穴储气库为例,就存在着严重的定向偏溶现象,即在西北方向溶解速度较快。偏溶会导致以下问题:增加溶腔工期,提高溶腔成本;降低腔体稳定性;减小腔体体积等。由于溶腔工艺复杂、溶腔过程不易控制等因素,目前还没有较好的对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尽可能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降低偏溶带来的溶腔经济成本、溶腔工期延长、腔体体积减小等损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包括內溶腔管柱、柔性腔体、第一固定挡板、第二固定挡板和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所述內溶腔管柱下端安装有柔性腔体,柔性腔体内安装有第一固定挡板、第二固定挡板和可移动式内溶腔管柱;內溶腔管柱内安装有第一液压管线和第二液压管线;所述第一固定挡板和第二固定挡板分别位于內溶腔管柱的两侧;第一固定挡板位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的外部,且两者可通过第一组卡扣连接;第二固定挡板位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的内部,且两者可通过第二组卡扣连接;所有卡扣均为具有弹性的柔性卡扣,且均可在第一液压管线的作用压力下脱开;所述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下端伸出柔性腔体,且与柔性腔体软连接;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远离第一固定挡板一侧的外表面与第二液压管线下端端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一组卡扣和第二组卡扣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可以相互卡合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组卡扣中的第一卡扣安装在第一固定挡板靠近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一侧,第一组卡扣中的第二卡扣安装在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正对第一固定挡板一侧;第二组卡扣中的第一卡扣安装在第二固定挡板远离第一固定挡板的一侧,第二组卡扣中的第二卡扣安装在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远离第一固定挡板一侧的内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管线下端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位于第一固定挡板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之间,第二管段位于第二固定挡板与第二液压管线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的接触位置之间;第二管段下端伸入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内部。进一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通过第三管段连通;第三管段一端与第一液压管线的上端和第一管段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挡板上的安装孔与第二管段连通。进一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和第二液压管线下端均为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软管。进一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一L形管;第一竖管上端连通第三管段,第一L形管竖直部分上端连通第三管段;第一L形管水平部分上表面连通第二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一竖管上下位置相应,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一组卡扣的第一卡扣或第二组卡扣的第一卡扣;第一卡扣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竖管的下端端面开口部,第一卡扣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竖管的上端端面开口部。进一步的,第一液压管线的上端和第二液压管线的上端均伸出內溶腔管柱的顶部,且它们通过一个主管连通液压泵;主管上安装有压力表,第一液压管线和第二液压管线上均设有阀门。进一步的,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与柔性腔体通过尼龙绳或橡胶软连接;第一组卡扣和第二组卡扣均为尼龙材质。橡胶可以是丁睛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等。优选的,所述柔性腔体的外径小于使用时匹配的外溶腔管柱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柔性腔体为软连接管。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柔性腔体的选择不局限与软连接管,只要是具有该结构、且材质的弹性、韧性等符合要求,能实现软连接管的功能的构件均可采用。更优选的,软连接管的材质为橡胶。进一步的,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外两侧分别设有一限位杆,限位杆安装在第一固定挡板靠近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一侧,限位杆位于第一卡扣的卡槽部与第二液压管线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的接触位置之间。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如上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在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问题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控制偏溶的方法,以利用上述偏溶系统进行溶腔偏溶的控制。利用如上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控制偏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下井管阶段保持可移动式内溶腔管柱处于竖直状态的步骤;溶腔开始阶段,开启第二液压管线上阀门,关闭第一液压管线上的阀门,开启液压泵,在液压油的作用下,第二液压管线推动可移动式内溶腔管柱移动至第一固定板侧,第一组卡扣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卡合、第二组卡扣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卡合,停止液压泵,对可移动式内溶腔管柱被固定的步骤;溶腔阶段,维持可移动式内溶腔管柱处于倾斜状态的步骤;溶腔结束阶段,开启第一液压管线上的阀门、关闭第二液压管线上的阀门,启动液压泵,在第一液压管线作用下,第一组卡扣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脱开,第二组卡扣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脱开,可移动式内溶腔管柱恢复竖直状态的步骤;优选的,在溶腔开始阶段,可以通过调整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与第一固定挡板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可移动式内容腔管柱的倾斜角度,和/或,调整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的长度,达到不同偏溶问题下控制偏溶的效果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能够改善腔体形状,提高腔体稳定性;能够增大腔体体积;能够减小偏溶影响,进而能更好的优化溶腔方案缩短溶腔工期,降低建设成本;适用于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问题,为盐穴储气库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所述利用上述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控制偏溶的方法与上述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中间部位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中內溶腔管柱、柔性腔体、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等部位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中內溶腔管柱、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第一固定挡板、第二固定挡板、限位杆、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等部位的相对位置立体图;图5为图4中间部位的放大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7为图4的主视图;图8为图4的左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中第一组卡扣和第二组卡扣中第一卡扣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內溶腔管柱(1)、柔性腔体(2)、第一固定挡板(3)、第二固定挡板(4)和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n所述內溶腔管柱(1)下端安装有柔性腔体(2),柔性腔体(2)内安装有第一固定挡板(3)、第二固定挡板(4)和可移动式内溶腔管柱(5);內溶腔管柱(1)内安装有第一液压管线(6)和第二液压管线(7);/n所述第一固定挡板(3)和第二固定挡板(4)分别位于內溶腔管柱(1)的两侧;第一固定挡板(3)位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的外部,且两者可通过第一组卡扣连接;第二固定挡板(4)位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的内部,且两者可通过第二组卡扣连接;所有卡扣均为具有弹性的柔性卡扣,且均可在第一液压管线(6)的作用压力下脱开;/n所述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下端伸出柔性腔体(2),且与柔性腔体(2)软连接;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远离第一固定挡板(3)一侧的外表面与第二液压管线(7)下端端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內溶腔管柱(1)、柔性腔体(2)、第一固定挡板(3)、第二固定挡板(4)和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
所述內溶腔管柱(1)下端安装有柔性腔体(2),柔性腔体(2)内安装有第一固定挡板(3)、第二固定挡板(4)和可移动式内溶腔管柱(5);內溶腔管柱(1)内安装有第一液压管线(6)和第二液压管线(7);
所述第一固定挡板(3)和第二固定挡板(4)分别位于內溶腔管柱(1)的两侧;第一固定挡板(3)位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的外部,且两者可通过第一组卡扣连接;第二固定挡板(4)位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的内部,且两者可通过第二组卡扣连接;所有卡扣均为具有弹性的柔性卡扣,且均可在第一液压管线(6)的作用压力下脱开;
所述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下端伸出柔性腔体(2),且与柔性腔体(2)软连接;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远离第一固定挡板(3)一侧的外表面与第二液压管线(7)下端端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卡扣和第二组卡扣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可以相互卡合的第一卡扣(10)和第二卡扣(11);第一组卡扣中的第一卡扣(10)安装在第一固定挡板(3)靠近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一侧,第一组卡扣中的第二卡扣(11)安装在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正对第一固定挡板(3)一侧;第二组卡扣中的第一卡扣(10)安装在第二固定挡板(4)远离第一固定挡板(3)的一侧,第二组卡扣中的第二卡扣(11)安装在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远离第一固定挡板(3)一侧的内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管线(6)下端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管段(601)和第二管段(602);第一管段(601)位于第一固定挡板(3)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之间,第二管段(602)位于第二固定挡板(4)与第二液压管线(7)与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的接触位置之间;第二管段(602)下端伸入可移动式內溶腔管柱(5)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管段(601)和第二管段(602)通过第三管段(603)连通;第三管段(603)一端与第一液压管线(6)的上端和第一管段(601)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挡板(4)上的安装孔与第二管段(60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管段(601)、第二管段(602)、第三管段(603)和第二液压管线(7)下端均为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控制盐穴储气库腔体定向偏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管段(601)和第二管段(602)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竖管(6011)、第二竖管(6012)和第一L形管(6013);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昌路孙威彭良海高会宾隋明新孟晓军白玉平陈存银耿永刚侯振徐公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