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井喷的缠裹充气挤压式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342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油井喷的缠裹充气挤压式封堵装置,包括:柔性缠绕部、上方充气气囊、下方充气气囊、倒扣带孔阀门和顶部阀门;柔性缠绕部缠绕于油井的喷油口处,上方充气气囊设置于柔性缠绕部上方,柔性缠绕部首先缠绕于油井的喷油口处,上方充气气囊和下方充气气囊同步装配,向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一层充气,膨胀过程中驱使倒扣带孔阀门移动至喷油口开口位置,然后向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二层充气,膨胀过程中驱使顶部阀门移动至倒扣带孔阀门对接装配位置,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二层继续充气,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一层逐渐放气,这样倒扣带孔阀门逐渐扣置在喷油口上,同时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二层逐渐下压将顶部阀门与倒扣带孔阀门对接,压紧封堵。

The packing gas squeeze type plugging device of crude oil blowou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rapping inflation extrusion type plugging device for crude oil blowout, which comprises a flexible winding part, an upper inflation air bag, a lower inflation air bag, a reverse buckle belt hole valve and a top valve; a flexible winding part is wound around the oil well's oil injection port, the upper inflation air bag is arranged above the flexible winding part, and the flexible winding part is first wound around the oil well's oil injection port, and the upper inflation air bag Synchronously assemble with the lower airbag, inflate the first layer of the upper airbag, during the inflation process, drive the reverse buckle hole valve to move to the opening position of the fuel injection port, then inflate the second layer of the upper airbag, during the inflation process, drive the top valve to move to the butt assembly position of the reverse buckle hole valve, the second layer of the upper airbag continues to inflate, and the second layer of the upper airbag continues to inflate. The first layer is gradually deflated, so that the valve of the reverse buckle belt hole is gradually buckled on the fuel injection port, while the second layer of the upper inflation air bag is gradually pressed down to connect the top valve and the valve of the reverse buckle belt hole, and compress and s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油井喷的缠裹充气挤压式封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工程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原油井喷的缠裹充气挤压式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原油井喷是采输油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事故,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恶劣的后果,例如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目前经常采用的原油井喷封堵方法多为人工法,这种方法对人员有很高的危险性且封堵困难。目前存在的技术由于通过控制液压来进行封堵,需要两个液压缸,因此大大增加了建造难度并且成本较大。另外,通过液体压强的大小较难控制,可能会由于压强太大而导致装置破损。已有其他同类技术一般构造较为复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原油井喷的缠裹充气挤压式封堵装置。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缠裹充气挤压式封堵装置,该装置不需要进行人工封堵,从而大大减小了人员的危险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原油井喷的缠裹充气挤压式封堵装置,包括:柔性缠绕部、上方充气气囊、下方充气气囊、倒扣带孔阀门和顶部阀门;柔性缠绕部缠绕于油井的喷油口处,柔性缠绕部同为柔性气囊,且柔性缠绕部与喷油口外壁贴合部分设置有防滑层;上方充气气囊设置于柔性缠绕部上方,且与柔性缠绕部可拆卸固定连接;下方充气气囊设置于柔性缠绕部上方,且与柔性缠绕部可拆卸固定连接;上方充气气囊为上下分布的两层结构,位于下方的一层上设置有倒扣带孔阀门,且倒扣带孔阀门上设置有安全溢流孔,位于上方的第二层为充气下压层,且第二层上设置有顶部阀门;其中,上方充气气囊设置有嵌入于喷油口开口内壁的凸起爪,凸起爪充气状态下扩展与喷油口开口内壁顶紧;上方充气气囊第一层充气气囊整体膨胀,膨胀过程中倒扣带孔阀门移动,最终通过充气量与方向的方式保证倒扣带孔阀门移动至喷油口处正上方,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二层充气后为下压膨胀,对第一层充气气囊整体下压压缩,顶部阀门位于倒扣带孔阀门正上方,同时与倒扣带孔阀门的安全溢流孔对应设置的溢流孔。顶部阀门上方设置有外部下压装置。倒扣带孔阀门为底部边缘向下弯折的倒扣盖体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柔性缠绕部首先缠绕于油井的喷油口处,上方充气气囊和下方充气气囊同步装配,然后向柔性缠绕部以及下方充气气囊充气,保证与喷油口把合强度;再向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一层充气,充气过程中第一层充气气囊整体膨胀,膨胀过程中驱使倒扣带孔阀门移动至喷油口开口位置,此时安全溢流孔减缓了井喷的喷射,也适当释放井喷压力,防止装置因压力过大而破损,然后向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二层充气,充气过程中第二层充气气囊整体膨胀,膨胀过程中驱使顶部阀门移动至倒扣带孔阀门对接装配位置,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二层继续充气,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一层逐渐放气,这样倒扣带孔阀门逐渐扣置在喷油口上,同时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二层逐渐下压将顶部阀门与倒扣带孔阀门对接;如果,需要下压压力过大,那么需要在顶部阀门上方额外配置下压机构(通常选择为气压下压机构,例如气压伸缩缸)。本专利技术创造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原油井喷封堵,较现在较为常见的人工封堵法而言,这种方法不需操作人员在井口操作,保证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有效杜绝了施工作业存在的风险及隐患,实现安全绿色环保作业。较通过液压来进行封堵的装置而言,该方法通过在阀门上设置孔洞,既减缓了井喷的喷射,也适当释放井喷压力,防止装置因压力过大而破损。另外该方法通过充气来调节气压的方法较液压封堵装置而言更容易控制压强,因此大大提升了封堵的安全性与成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封堵只实现对正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现封堵后结构示意图。图中:1、柔性缠绕部;2、上方充气气囊;3、下方充气气囊;4、倒扣带孔阀门5、顶部阀门;6、喷油口;41、全溢流孔;21、凸起爪;51、溢流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油井喷的缠裹充气挤压式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柔性缠绕部、上方充气气囊、下方充气气囊、倒扣带孔阀门和顶部阀门;/n所述柔性缠绕部缠绕于油井的喷油口处,柔性缠绕部同为柔性气囊,且柔性缠绕部与喷油口外壁贴合部分设置有防滑层;/n所述上方充气气囊设置于柔性缠绕部上方,且与柔性缠绕部可拆卸固定连接;/n所述下方充气气囊设置于柔性缠绕部上方,且与柔性缠绕部可拆卸固定连接;/n所述上方充气气囊为上下分布的两层结构,位于下方的一层上设置有倒扣带孔阀门,且倒扣带孔阀门上设置有安全溢流孔,位于上方的第二层为充气下压层,且第二层上设置有顶部阀门;/n其中,上方充气气囊设置有嵌入于喷油口开口内壁的凸起爪,凸起爪充气状态下扩展与喷油口开口内壁顶紧;上方充气气囊第一层充气气囊整体膨胀,膨胀过程中倒扣带孔阀门移动,最终通过充气量与方向的方式保证倒扣带孔阀门移动至喷油口处正上方,上方充气气囊的第二层充气后为下压膨胀,对第一层充气气囊整体下压压缩,顶部阀门位于倒扣带孔阀门正上方,同时与倒扣带孔阀门的安全溢流孔对应设置的溢流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油井喷的缠裹充气挤压式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缠绕部、上方充气气囊、下方充气气囊、倒扣带孔阀门和顶部阀门;
所述柔性缠绕部缠绕于油井的喷油口处,柔性缠绕部同为柔性气囊,且柔性缠绕部与喷油口外壁贴合部分设置有防滑层;
所述上方充气气囊设置于柔性缠绕部上方,且与柔性缠绕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下方充气气囊设置于柔性缠绕部上方,且与柔性缠绕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上方充气气囊为上下分布的两层结构,位于下方的一层上设置有倒扣带孔阀门,且倒扣带孔阀门上设置有安全溢流孔,位于上方的第二层为充气下压层,且第二层上设置有顶部阀门;
其中,上方充气气囊设置有嵌入于喷油口开口内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飏刘毅袁修秀陈小云赵旦胡凯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