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焦配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306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煤领域,公开了一种炼焦配煤的方法,包括:(1)测定主焦煤单种煤成焦后所得焦炭中的各光学组织的含量,并根据所得含量计算OTI值,所述OTI值为光学各向异性指数;以及测定所述主焦煤单种煤的灰分质量百分含量为M;(2)根据所述OTI值和所述M匹配相应方案进行配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炼焦配煤的方法的能够生产出在高炉炼铁实际工况过程中具有高CSR值的焦炭。

A method of blending coking coa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al blending, and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oking coal blending, which comprises: (1)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each optical structure in the coke obtained after the main coking coal single coal is coking, and calculating the OTI valu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btained, the OTI value is the optical anisotropy index, and determining the ash content of the main coking coal single coal as m; (2) matching the phase with the m according to the OTI value Coal blending shall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plan. The method of coking and coal blending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produce coke with high CSR value in the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 of blast furnace ironm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焦配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煤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炼焦配煤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高炉富氧喷煤和喷吹煤气新工艺的发展,高炉对焦炭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焦炭热性能不仅影响高炉冶炼透气性等问题,而且对生铁质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焦炭热性能与焦炭在高炉中性状变化有密切联系,是反映焦炭在高炉中状况的重要指标。在现有焦炭质量评价体系中,CRI(热反应性)和CSR(反应后强度)是评判焦炭的主要指标。因而,现有的优质焦炭生产方法中,为了能够实现较低的CRI指数和较高的CSR指数,往往大力追求活性组分的提高,并且认为主焦煤配入越多,所生产的焦炭质量越好。例如,现有技术中,为增强焦炭的CSR值,在配煤过程中倾向于提升主焦煤、1/3焦煤和肥煤的配入量。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高炉中复杂的工况导致焦炭CRI指数和CSR指数并不能完全客观地表征焦炭在实际生产中的效果,而简单地提升主焦煤、1/3焦煤和肥煤的配入量,也并不能使焦炭在实际生产中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实际生产中,炼焦企业各批次焦炭所采用的焦煤主体性质虽基本相同,但在灰分、OTI值等性质方面却仍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不同批次焦炭在高炉炼铁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稳定。因此,如何找到适宜的配煤方案以克服前述缺陷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主焦煤本身特质进行炼焦配比调整,从而保障各批次焦炭在高炉炼铁实际使用过程中稳定地具有良好的热反应性和燃烧后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炼焦配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测定主焦煤单种煤成焦后所得焦炭中的各光学组织的含量,并根据所得含量计算OTI值,所述OTI值为光学各向异性指数;以及测定所述主焦煤单种煤的灰分质量百分含量为M;(2)根据所述OTI值和所述M匹配以下方案进行配煤:方案a、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50-65质量%的主焦煤、15-25质量%的气煤、10-30质量%的瘦煤;方案b、7.5%>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60-75质量%的主焦煤、15-20质量%的气煤、5-20质量%的瘦煤;方案c、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70-85质量%的主焦煤、5-20质量%的气煤、5-15质量%的肥煤;方案d、7.5%>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70-85质量%的主焦煤、5-10质量%的气煤、10-20质量%的肥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炼焦配煤的方法能够生产出在高炉炼铁实际工况中具有高强度、低反应性特点的焦炭。也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炼焦配煤的方法的能够生产出在高炉实际炼焦过程中具有高反应后强度的焦炭,从而保障焦炭作为高炉炼铁主要能量流和物质流载体的高效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灰分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快速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煤样的质量×100%。本专利技术所述CSR值表示:焦炭在二氧化碳等气氛下保持高温强度的能力,其检测方法涉及焦炭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然后测定反应后焦炭失重率。且CSR=m2/m1×100%,式中,m2为转鼓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质量(g),m1为反应后残余焦炭质量(g)。优选情况下,在所述方案a中,配煤方案为:53-62质量%的主焦煤、15-25质量%的气煤、13-27质量%的瘦煤;更优选地,在所述方案a中,配煤方案为:58-62质量%的主焦煤、20-24质量%的气煤、13-18质量%的瘦煤。优选情况下,在所述方案b中,配煤方案为:62-72质量%的主焦煤、15-20质量%的气煤、8-18质量%的瘦煤;更优选地,在所述方案b中,配煤方案为:64-69质量%的主焦煤、15-20质量%的气煤、11-16质量%的瘦煤。优选情况下,在所述方案c中,配煤方案为:72-82质量%的主焦煤、5-20质量%的气煤、7-13质量%的肥煤;更优选地,在所述方案c中,配煤方案为:75-80质量%的主焦煤、10-15质量%的气煤、8-12质量%的肥煤。优选情况下,在所述方案d中,配煤方案为:74-82质量%的主焦煤、5-8质量%的气煤、12-18质量%的肥煤;更优选地,在所述方案d中,配煤方案为:78-81质量%的主焦煤、5-8质量%的气煤、14-17质量%的肥煤。以下提供几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配煤方案。具体实施方式1:方案a、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53-62质量%的主焦煤、15-25质量%的气煤、13-27质量%的瘦煤;方案b、7.5%>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62-72质量%的主焦煤、15-20质量%的气煤、8-18质量%的瘦煤;方案c、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72-82质量%的主焦煤、5-20质量%的气煤、7-13质量%的肥煤;方案d、7.5%>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74-82质量%的主焦煤、5-8质量%的气煤、12-18质量%的肥煤。具体实施方式2:方案a、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55-60质量%的主焦煤、17-23质量%的气煤、17-23质量%的瘦煤;方案b、7.5%>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64-69质量%的主焦煤、15-20质量%的气煤、11-16质量%的瘦煤;方案c、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75-80质量%的主焦煤、10-15质量%的气煤、8-12质量%的肥煤;方案d、7.5%>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78-81质量%的主焦煤、5-8质量%的气煤、14-17质量%的肥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创造性研究后发现,采用前述两种具体实施方式,特别是采用具体实施方式2的方式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炼焦配煤的方法时,由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生产出在高炉炼铁实际工况中具有明显更高强度的焦炭。优选情况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瘦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的含量为15-18质量%;黏结指数GK.L为35-40;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为7.5-8.5mm;更优选所述瘦煤单独成焦后的OTI值为95-110。优选情况下,本专利技术所述肥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的含量为35-37质量%;黏结指数GK.L为91-97;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为35-40mm;更优选所述肥煤的奥阿膨胀度b/%>230,且所述肥煤单独成焦后的OTI值为171-179。优选情况下,本专利技术所述气煤的干基灰分Ad为7.01-10.00质量%;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的含量为30-37质量%;黏结指数GK.L为30-40;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为25-30mm;更优选所述气煤的碳含量为80-85质量%,氧含量低于10质量%,氢含量大于等于5质量%。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主焦煤单种煤的含硫量小于0.5质量%;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的含量为15-25质量%;黏结指数GK.L为7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炼焦配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1)测定主焦煤单种煤成焦后所得焦炭中的各光学组织的含量,并根据所得含量计算OTI值,所述OTI值为光学各向异性指数;以及/n测定所述主焦煤单种煤的灰分质量百分含量为M;/n(2)根据所述OTI值和所述M匹配以下方案进行配煤:/n方案a、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50-65质量%的主焦煤、15-25质量%的气煤、10-30质量%的瘦煤;/n方案b、7.5%>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60-75质量%的主焦煤、15-20质量%的气煤、5-20质量%的瘦煤;/n方案c、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70-85质量%的主焦煤、5-20质量%的气煤、5-15质量%的肥煤;/n方案d、7.5%>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70-85质量%的主焦煤、5-10质量%的气煤、10-20质量%的肥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焦配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测定主焦煤单种煤成焦后所得焦炭中的各光学组织的含量,并根据所得含量计算OTI值,所述OTI值为光学各向异性指数;以及
测定所述主焦煤单种煤的灰分质量百分含量为M;
(2)根据所述OTI值和所述M匹配以下方案进行配煤:
方案a、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50-65质量%的主焦煤、15-25质量%的气煤、10-30质量%的瘦煤;
方案b、7.5%>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60-75质量%的主焦煤、15-20质量%的气煤、5-20质量%的瘦煤;
方案c、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70-85质量%的主焦煤、5-20质量%的气煤、5-15质量%的肥煤;
方案d、7.5%>M>3%,且OTI值<150时,配煤方案为:70-85质量%的主焦煤、5-10质量%的气煤、10-20质量%的肥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方案a中,配煤方案为:53-62质量%的主焦煤、15-25质量%的气煤、13-27质量%的瘦煤;
优选地,在所述方案a中,配煤方案为:58-62质量%的主焦煤、20-24质量%的气煤、13-18质量%的瘦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方案b中,配煤方案为:62-72质量%的主焦煤、15-20质量%的气煤、8-18质量%的瘦煤;
优选地,在所述方案b中,配煤方案为:64-69质量%的主焦煤、15-20质量%的气煤、11-16质量%的瘦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方案c中,配煤方案为:72-82质量%的主焦煤、5-20质量%的气煤、7-13质量%的肥煤;
优选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占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