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四通直动式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93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二位四通直动式电磁阀,在阀腔孔内设有阀杆、阀盘、阀盘隔套并形成各阀腔,阀杆上分别设有阀肩与阀盘配合,对应各阀腔在阀体上分别开设有工作介质进出孔,当阀杆左/右移动时完成交叉变换连通。其结构性好,使用可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电磁阀,特别是用于气、水、油工作介质的二位四通直动式电磁阀
技术介绍
现有电磁阀有许多种类,根据使用和性能要求的不同,结构构造也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性好,使用可靠的二位四通直动式电磁阀。本技术的技术构成是在阀体1内开设有阀腔孔6,在阀腔孔6内设有阀芯组件2,阀芯组件2由阀杆3、阀盘41、42、43、44、阀盘隔套51、52、53、54组成,各阀盘隔套51、52、53、54分别置于各阀盘41、42、43、44之间使阀腔孔6间隔为阀腔61、62、63、64、65,在阀腔61、63、65内的阀杆3上分别设有阀肩31、32、33与阀盘41、42、43、44中心通孔配合,对应阀腔62、63、64、65在阀体1上分别开设有工作介质进出孔a、b、c、d,对应阀腔61、65在阀体1上开设有连通孔e。其工作时,当阀杆3位于下工位即位于右侧时,阀杆3上的阀肩31、32将其右侧的阀盘41、43的中心通孔封堵,而左侧开放,进出孔a通过阀腔63、62与进出孔b连通,同时进出孔c通过阀腔65、64与进出孔d连通;当阀杆3位于上工位即位于左侧时,阀杆3上的阀肩32、33将其左侧的阀盘42、44的中心通孔封堵,而右侧开放,进出孔a通过阀腔63、64与进出孔d连通,同时进出孔b通过阀腔62、61、连通孔e、阀腔65与进出孔c连通,完成交叉变换连通。其结构性好,使用可靠。c连通,完成交叉变换连通。其结构性好,使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有阀体1和电磁头装置9,在阀体1内开设有阀腔孔6,在阀腔孔6内设有阀芯组件2,阀芯组件2由阀杆3、阀盘41、42、43、44、阀盘隔套51、52、53、54组成,各阀盘隔套51、52、53、54分别置于各阀盘41、42、43、44之间使阀腔孔6间隔为阀腔61、62、63、64、65,阀杆3穿于各阀盘的中心开孔内,在阀腔61、63、65内的阀杆3上分别设有阀肩31、32、33与阀盘41、42、43、44中心通孔相配合,阀杆3的一端与磁头装置9的动铁芯固定连接,阀杆3的另一端与挡板7的中心孔动配合,挡板7外环通过螺纹与阀腔孔6连接并对阀盘和阀盘隔套作轴向挤压固定,在阀腔孔6外端口上设有与阀体1螺纹连接的底盖8,对应阀腔62、63、64、65在阀体1上分别开设有工作介质进出孔a、b、c、d,对应阀腔61、65在阀体1上开设有连通孔e。权利要求1.二位四通直动式电磁阀,包括有阀体和电磁头装置,其特征是在阀体(1)内开设有阀腔孔(6),在阀腔孔(6)内设有阀芯组件(2),阀芯组件(2)由阀杆(3)、阀盘(41、42、43、44)、阀盘隔套(51、52、53、54)组成,各阀盘隔套(51、52、53、54)分别置于各阀盘(41、42、43、44)之间使阀腔孔(6)间隔为阀腔(61、62、63、64、65),阀杆(3)穿于各阀盘的中心开孔内,在阀腔(61、63、65)内的阀杆3上分别设有阀肩(31、32、33)与阀盘(41、42、43、44)中心通孔相配合,阀杆(3)的一端与磁头装置(9)的动铁芯固定连接,阀杆(3)的另一端与挡板(7)的中心孔动配合,挡板(7)外环通过螺纹与阀腔孔(6)连接并对阀盘和阀盘隔套作轴向挤压固定,在阀腔孔(6)外端口上设有与阀体(1)螺纹连接的底盖(8),对应阀腔(62、63、64、65)在阀体(1)上分别开设有工作介质进出孔(a、b、c、d),对应阀腔(61、65)在阀体(1)上开设有连通孔(e)。专利摘要本技术二位四通直动式电磁阀,在阀腔孔内设有阀杆、阀盘、阀盘隔套并形成各阀腔,阀杆上分别设有阀肩与阀盘配合,对应各阀腔在阀体上分别开设有工作介质进出孔,当阀杆左/右移动时完成交叉变换连通。其结构性好,使用可靠。文档编号F16K31/06GK2761930SQ20042012062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伟 申请人:丹东电磁阀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二位四通直动式电磁阀,包括有阀体和电磁头装置,其特征是:在阀体(1)内开设有阀腔孔(6),在阀腔孔(6)内设有阀芯组件(2),阀芯组件(2)由阀杆(3)、阀盘(41、42、43、44)、阀盘隔套(51、52、53、54)组成,各阀盘隔套(51、52、53、54)分别置于各阀盘(41、42、43、44)之间使阀腔孔(6)间隔为阀腔(61、62、63、64、65),阀杆(3)穿于各阀盘的中心开孔内,在阀腔(61、63、65)内的阀杆3上分别设有阀肩(31、32、33)与阀盘(41、42、43、44)中心通孔相配合,阀杆(3)的一端与磁头装置(9)的动铁芯固定连接,阀杆(3)的另一端与挡板(7)的中心孔动配合,挡板(7)外环通过螺纹与阀腔孔(6)连接并对阀盘和阀盘隔套作轴向挤压固定,在阀腔孔(6)外端口上设有与阀体(1)螺纹连接的底盖(8),对应阀腔(62、63、64、65)在阀体(1)上分别开设有工作介质进出孔(a、b、c、d),对应阀腔(61、65)在阀体(1)上开设有连通孔(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电磁阀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