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脱氮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825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脱氮处理工艺,包括步骤一、一级污水处理:1、粗滤:2、曝气处理;步骤二,二级污水处理:1、一级沉淀处理;2、SBR处理;3、二级沉淀处理;步骤三,三级污水处理;1、酸碱度调节;2、污水脱氮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的完成污水的脱氮处理的效果。

A process for denitrification of sewag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wage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process, which includes step 1, first stage sewage treatment: 1, coarse filtration: 2, aeration treatment; step 2, second stage sewage treatment: 1, first stage sedimentation treatment; 2, SBR treatment; 3, second stage sedimentation treatment; step 3, third stage sewage treatment; 1, pH adjustment; 2, sewage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effect of effectively completing the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of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脱氮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脱氮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脱氮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污水是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污水是由于水里掺入了新的物质或者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变质不能继续保持原来的使用功能。目前我国城市污水等处理后直接作为地表水补充水源时仍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如氮,含量难以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时,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等危害,因为目前污水的脱氮处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脱氮处理系统,具有能够有效的完成污水的脱氮处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水脱氮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一级污水处理:1、粗滤:设置格栅池,将污水倒入格栅池,通过格栅池将污水与污水中的较大异物进行隔离,然后将污水导出;2、曝气处理:设置曝气沉砂池,将经过格栅池过滤的污水导入至曝气沉砂池内,通过曝气作用,完成污水中油类和浮渣的分离,对污水进行脱臭,改善水质,然后将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出;步骤二,二级污水处理:1、一级沉淀处理:设置初沉池,将步骤一中处理完成的污水倒入至初沉池,进行静置,使污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沉淀完成后,从初沉池的上侧将沉淀完成的污水导出;2、SBR处理:设置SBR反应池,将经过初沉池沉淀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至SBR反应池,在反应池内预先培养驯化一定量的活性污泥,当污水进入反应池与活性污泥混合接触时,通过曝气装置对SBR反应池曝气,以保证SBR反应池内处于好氧环境,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2CO、OH2等无机物;同时活性污泥繁殖,最后,将活性污泥与水沉淀分离,然后将SBR反应池上侧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出;3、二级沉淀处理:设置高密度沉淀池,将从SBR反应池内导出的污水倒入至高密度沉淀池,并在高密度沉淀池内投放混凝剂以及絮凝剂,降低污水中胶体颗粒间的相互排斥力,使水中胶体颗粒易于相互碰撞和附聚搭接而形成较大颗粒或絮凝体,然后静置沉淀,使较大颗粒和絮凝体沉淀至高密度沉淀池下侧,再将污水从高密度沉淀池的上侧导出;步骤三,三级污水处理:1、酸碱度调节:设置调节池,将经过步骤二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至调节池内,并向调节池内投入酸碱中和剂,使污水与酸碱中和剂反应,直至污水的ph值为:6.0-9.0,然后将污水导出;2、污水脱氮处理:(1)设置脱氮反应器,将调节池内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至脱氮反应器,增大脱氮反应器内压力,并输入纯氧,使脱氮反应器内处于高压高氧环境;(2)然后向脱氮反应器的水中输入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污水反应形成硝酸,然后通过电离将硝酸反应成硝酸盐;(3)然后向脱氮反应器内投放厌氧菌,保证脱氧反应器内处于厌氧环境;(4)将脱氮杆菌投放至脱氧反应器,厌氧条件脱氮杆菌利用硝酸盐作电子受体进行自养反硝化,还原硝酸盐为氮气,然后将氮气从脱氮反应器上侧排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一级污水处理,可以隔离污水中的较多泥沙以及大量异物,经过二级污水处理能够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过三级污水处理,通过脱氮杆菌能够实现污水的脱氮,保证处理完成的水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三,酸碱度调节中使污水与酸碱中和剂反应,直至污水的ph值为7.5,然后将污水导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三,在脱氮反应器设置加热保温装置,使脱氮反应器内水温保持10℃至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脱氮反应器内脱氮杆菌的反应条件,保证污水脱氮反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三,脱氮反应器内水温保持3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氮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三,将调节池内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至脱氮反应器时进行过滤,避免泥沙进入脱氮反应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脱氮反应器包括竖直设置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上端固接有排气管道,所述储液罐的内部下端竖直插设有阴极板以及阳极板,所述储液罐的侧壁内部固接有加热管,所述储液罐的一侧固接有进水管以及二氧化氮输入管,所述脱氮反应器的上侧固接有厌氧菌投入管以及脱氮杆菌投入管,所述储液罐的一侧固接有能够对储液罐内压的增压泵,所述储液罐的一侧还固接有能够向储液罐内输送纯氧的氧气生成装置,所述储液罐的一侧还固接有出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进水管以及二氧化氮输入管,能够方便污水以及二氧化氮的输入,增压泵与氧气生成装置同时对储液罐内增压输送氧气,能够便于水与二氧化氮的反应,通过向阴极板以及阳极板通电,能够将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硝酸电离成硝酸盐,厌氧菌投入管以及脱氮杆菌投入管可以便于厌氧菌与脱氮杆菌的投入,从而便于脱氮杆菌与硝酸盐进行自养反硝化,还原硝酸盐为氮气,加热管能够对储液罐内水加温,保证水温恒定,便于脱氮杆菌反应,排气管道能够便于反应生成的氮气排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混凝池、絮凝池以及沉淀池,所述混凝池与絮凝池内均固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凝池下端与混凝池的下侧设置有连通水道一,所述絮凝池下端与沉淀池侧壁中部之间设置有连通水道二,所述沉淀池的内部上侧水平固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倾斜开设有若干贯穿隔离板的通孔,所述混凝池的一侧固接有进水管,所述沉淀池对应隔离板上方的一侧固接有排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污水通过进水管导入至混凝池内,然后向混凝池内投入混凝剂,再通过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后,然后污水通过连通水道一进入絮凝池,然后向絮凝池内投入絮凝剂,并通过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后,然后污水通过连通道二进入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此时,污水中的较大颗粒和絮凝体沉淀至高密度沉淀池下侧,而沉淀池对应隔离板上侧的位置形成了污水澄清区,最后澄清的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对应隔离板的上侧的位置水平固接有若干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端高于沉淀池内污水液面高度,且排水槽两侧上部开设有若干能够便于沉淀池内水流流至排水槽内的渗水孔,所述排水槽的一端均与排水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池上侧澄清区内的水能够通过排水槽两侧的渗水孔渗至排水槽内,然后排水槽内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进一步的完成沉淀池内水的过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的一侧固接有清水池,所述排水管固接于清水池下侧,所述排水槽的一端均与清水池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内的水能够流至清水池内,然后清水池内的水从排水管排出,便于沉淀池内水的排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经过一级污水处理,可以隔离污水中的较多泥沙以及大量异物,经过二级污水处理能够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过三级污水处理,通过脱氮杆菌能够实现污水的脱氮,保证处理完成的水质;2.使用时,进水管以及二氧化氮输入管,能够方便污水以及二氧化氮的输入,增压泵与氧气生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一级污水处理:/n1、粗滤:设置格栅池,将污水倒入格栅池,通过格栅池将污水与污水中的较大异物进行隔离,然后将污水导出;/n2、曝气处理:设置曝气沉砂池,将经过格栅池过滤的污水导入至曝气沉砂池内,通过曝气作用,完成污水中油类和浮渣的分离,对污水进行脱臭,改善水质,然后将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出;/n步骤二,二级污水处理:/n1、一级沉淀处理:设置初沉池,将步骤一中处理完成的污水倒入至初沉池,进行静置,使污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沉淀完成后,从初沉池的上侧将沉淀完成的污水导出;/n2、SBR处理:设置SBR反应池,将经过初沉池沉淀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至SBR反应池,在反应池内预先培养驯化一定量的活性污泥,当污水进入反应池与活性污泥混合接触时,通过曝气装置对SBR反应池曝气,以保证SBR反应池内处于好氧环境,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2CO、OH2等无机物;同时活性污泥繁殖,最后,将活性污泥与水沉淀分离,然后将SBR反应池上侧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出;/n3、二级沉淀处理:设置高密度沉淀池(1),将从SBR反应池内导出的污水倒入至高密度沉淀池(1),并在高密度沉淀池(1)内投放混凝剂以及絮凝剂,降低污水中胶体颗粒间的相互排斥力,使水中胶体颗粒易于相互碰撞和附聚搭接而形成较大颗粒或絮凝体,然后静置沉淀,使较大颗粒和絮凝体沉淀至高密度沉淀池(1)下侧,再将污水从高密度沉淀池(1)的上侧导出;/n步骤三,三级污水处理:/n1、酸碱度调节:设置调节池,将经过步骤二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至调节池内,并向调节池内投入酸碱中和剂,使污水与酸碱中和剂反应,直至污水的ph值为:6.0-9.0,然后将污水导出;/n2、污水脱氮处理:/n(1)设置脱氮反应器,将调节池内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至脱氮反应器,增大脱氮反应器内压力,并输入纯氧,使脱氮反应器内处于高压高氧环境;/n(2)然后向脱氮反应器的水中输入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污水反应形成硝酸,然后通过电离将硝酸反应成硝酸盐;/n(3)然后向脱氮反应器内投放厌氧菌,保证脱氧反应器内处于厌氧环境;/n(4)将脱氮杆菌投放至脱氧反应器,厌氧条件脱氮杆菌利用硝酸盐作电子受体进行自养反硝化,还原硝酸盐为氮气,然后将氮气从脱氮反应器上侧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一级污水处理:
1、粗滤:设置格栅池,将污水倒入格栅池,通过格栅池将污水与污水中的较大异物进行隔离,然后将污水导出;
2、曝气处理:设置曝气沉砂池,将经过格栅池过滤的污水导入至曝气沉砂池内,通过曝气作用,完成污水中油类和浮渣的分离,对污水进行脱臭,改善水质,然后将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出;
步骤二,二级污水处理:
1、一级沉淀处理:设置初沉池,将步骤一中处理完成的污水倒入至初沉池,进行静置,使污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沉淀完成后,从初沉池的上侧将沉淀完成的污水导出;
2、SBR处理:设置SBR反应池,将经过初沉池沉淀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至SBR反应池,在反应池内预先培养驯化一定量的活性污泥,当污水进入反应池与活性污泥混合接触时,通过曝气装置对SBR反应池曝气,以保证SBR反应池内处于好氧环境,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2CO、OH2等无机物;同时活性污泥繁殖,最后,将活性污泥与水沉淀分离,然后将SBR反应池上侧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出;
3、二级沉淀处理:设置高密度沉淀池(1),将从SBR反应池内导出的污水倒入至高密度沉淀池(1),并在高密度沉淀池(1)内投放混凝剂以及絮凝剂,降低污水中胶体颗粒间的相互排斥力,使水中胶体颗粒易于相互碰撞和附聚搭接而形成较大颗粒或絮凝体,然后静置沉淀,使较大颗粒和絮凝体沉淀至高密度沉淀池(1)下侧,再将污水从高密度沉淀池(1)的上侧导出;
步骤三,三级污水处理:
1、酸碱度调节:设置调节池,将经过步骤二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至调节池内,并向调节池内投入酸碱中和剂,使污水与酸碱中和剂反应,直至污水的ph值为:6.0-9.0,然后将污水导出;
2、污水脱氮处理:
(1)设置脱氮反应器,将调节池内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至脱氮反应器,增大脱氮反应器内压力,并输入纯氧,使脱氮反应器内处于高压高氧环境;
(2)然后向脱氮反应器的水中输入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污水反应形成硝酸,然后通过电离将硝酸反应成硝酸盐;
(3)然后向脱氮反应器内投放厌氧菌,保证脱氧反应器内处于厌氧环境;
(4)将脱氮杆菌投放至脱氧反应器,厌氧条件脱氮杆菌利用硝酸盐作电子受体进行自养反硝化,还原硝酸盐为氮气,然后将氮气从脱氮反应器上侧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酸碱度调节中使污水与酸碱中和剂反应,直至污水的ph值为7.5,然后将污水导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在脱氮反应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土发黄维荣周航震陶泽琦汪影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山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