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235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至少两个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固定螺栓,所述夹持座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夹持座固定在相应位置的两根底座支架,所述夹持座设置有位于两个所述底座支架之间的底部滑块,多个所述夹持座同时连接有驱动所述夹持座沿所述底座支架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夹持座以及两组固定螺栓起到固定并校直的作用;并在通过底座支架支撑夹持座后,使得驱动件起到驱动夹持座沿底座支架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调节夹持座的相对位置的作用,并在夹持座停止移动时与底座支架匹配达到固定夹持座的目的,使得夹持座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显著提升该校直装置的实用性。

A straightening device for solution distortion of ADC die casting produc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aightening device for solid solution distortion of ADC die-casting products,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e at least two clamping seats, two groups of fixing bolt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lamping seats, two base brackets are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lamping seats for fixing the clamping seats in corresponding positions, and the clamping seat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base brackets A plurality of the clamping seats are simultaneously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member driving the clamping seat to mov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ase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unction of fixing and straightening through the clamping seat and two sets of fixing bolts; and after supporting the clamping seat through the base bracket, the driving part can mov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ase bracket to adjust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clamping seat, and when the clamping seat stops moving, it can match with the base bracket to fix the clamping seat, so as to make the clamping seat The base has good stability,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straight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ADC压铸模具加工生产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ADC压铸产品在进行T5工艺处理时,通常需要避免铝合金发生一定大小的变形。在传统工艺中,会在T5工艺的固溶和时效之间增加一道人工校直工序,达到对铝合金热处理变形的有效矫正。公告号为CN2083624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铝合金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包括夹持口座,所述夹持口座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两组紧固螺栓螺纹孔,所述夹持口座的底端两侧固定焊接有两组基准杆。但是该校直装置的结构简单且固定,难以在多款不同产品中均有效发挥出其相应的矫正的作用,进而影响到该校直装置的使用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该矫正装置具有结构可调节、实用性强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固定螺栓,所述夹持座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夹持座固定在相应位置的两根底座支架,所述夹持座设置有位于两个所述底座支架之间的底部滑块,多个所述夹持座同时连接有驱动所述夹持座沿所述底座支架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座以及两组固定螺栓起到固定并校直的作用;在通过底座支架支撑夹持座后,使得驱动件起到驱动夹持座沿底座支架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调节夹持座的相对位置的作用,并在夹持座停止移动时与底座支架匹配达到固定夹持座的目的,使得夹持座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显著提升该校直装置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每个所述夹持座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螺杆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电机驱动螺纹杆转动,进而达到带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夹持座沿着螺纹杆做往复运动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座的底部设置有下撑板,所述底部滑块沿竖直方向插接有升降螺栓,所述升降螺栓的上端从所述底部滑块内穿出并插入所述下撑板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升降螺栓将达到调节升降螺栓的上端从夹持座内穿出的长度,进而控制下撑板高度的目的,使得不同规格、大小的压铸产品均能有效地被该校直装置校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滑块的下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升降螺栓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直径匹配的限位圆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螺栓在转动中不停地上升并使得限位圆盘与限位槽抵接时,将起到避免升降持续上升而从底部滑块内脱离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底座支架相向一侧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底部滑块上设置有与相应位置的所述滑动槽匹配的滑动凸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件驱动夹持座沿底座支架长度方向移动并调节夹持座的相对位置时,滑动凸条在相互匹配的滑动槽内移动,从而起到显著提升夹持座的移动稳定性以及固定稳定性的作用,避免夹持座相对底座支架产生位移而影响到该校直装置的校直精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上端向所述夹持座内弯曲的内弯部,两组所述固定螺栓设置在相应一侧的内弯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栓在内弯部上以朝向夹持座中心下侧的方向设置,使得两组固定螺栓与夹持座形成三角状固定座,进而达到显著提升ADC压铸产品固定稳定性、提升校直精确性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螺栓的内侧设置有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起到有效固定ADC压铸产品的作用,显著提升ADC压铸产品固定稳定性以及该校直装置的校直精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螺栓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连接的固定件与固定螺栓将显著降低固定件的替换与检修难度,并通过换相应型号的固定件即可在使用该校直装置达到对不同规格、大小的压铸产品进行有效校直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螺纹杆驱动夹持座在底座支架上移动,并通过升降螺栓驱动下撑板升降以及固定螺栓的配合将起到显著提升ADC压铸产品固定稳定性以及该校直装置的校直精确性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支架;11、滑动槽;2、夹持座;21、内弯部;22、固定螺栓;23、固定件;24、底部滑块;241、限位槽;242、滑动凸条;3、螺杆电机;31、螺纹杆;4、下撑板;41、升降螺栓;42、限位圆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夹持座2以及位于夹持座2的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组固定螺栓22。通过夹持座2以及两组固定螺栓22的配合将起到固定并校直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夹持座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将夹持座2固定在相应位置的两根底座支架1,夹持座2设置有位于两个底座支架1之间的底部滑块24,且多个夹持座2同时连接有驱动夹持座2沿所述底座支架1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进而在通过底座支架1支撑夹持座2后,使得驱动件起到驱动夹持座2沿底座支架1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调节夹持座2的相对位置的作用,并在夹持座2停止移动时与底座支架1匹配达到固定夹持座2的目的,使得夹持座2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显著提升该校直装置的实用性。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包括与每个夹持座2均螺纹连接的螺纹杆31以及与螺纹杆31的一端连接并驱动螺纹杆31转动的螺杆电机3,进而仅通过螺杆电机3驱动螺纹杆31转动,即可达到带动与螺纹杆31螺纹连接的夹持座2沿着螺纹杆31做往复运动的目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易于实施。如图1、图2所示,在夹持座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下撑板4。底部滑块24沿竖直方向插接有升降螺栓41,且升降螺栓41的上端从底部滑块24内穿出并插入下撑板4内,进而通过转动升降螺栓41将达到调节升降螺栓41的上端从夹持座2内穿出的长度,进而控制下撑板4高度的目的,使得不同规格、大小的压铸产品均能有效地被该校直装置校直。为了避免升降持续上升而从底部滑块24内脱离,进而在底部滑块24的下侧设置限位槽241,并在升降螺栓41的下端设置与限位槽241直径匹配的限位圆盘42,从而当升降螺栓41在转动中不停地上升并使得限位圆盘42处于与限位槽241抵接的位置时,起到限制升降螺栓41继续上升的作用,避免升降螺栓41过高而影响到升降螺栓41与夹持座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相应的,在夹持座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上端向夹持座2内弯曲的内弯部21,且两组固定螺栓22设置在相应一侧的内弯部21上,进而在固定螺栓22设置在内弯部21上以朝向夹持座2中心下侧的方向后,将使得两组固定螺栓22与夹持座2形成三角状固定座,进而达到显著提升ADC压铸产品固定稳定性、提升校直精确性的目的。如图1、图2所示,两个底座支架1相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夹持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固定螺栓(22),所述夹持座(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夹持座(2)固定在相应位置的两根底座支架(1),所述夹持座(2)设置有位于两个所述底座支架(1)之间的底部滑块(24),多个所述夹持座(2)同时连接有驱动所述夹持座(2)沿所述底座支架(1)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夹持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固定螺栓(22),所述夹持座(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夹持座(2)固定在相应位置的两根底座支架(1),所述夹持座(2)设置有位于两个所述底座支架(1)之间的底部滑块(24),多个所述夹持座(2)同时连接有驱动所述夹持座(2)沿所述底座支架(1)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每个所述夹持座(2)螺纹连接的螺纹杆(31),所述螺纹杆(31)的一端连接有螺杆电机(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畸变的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2)的底部设置有下撑板(4),所述底部滑块(24)沿竖直方向插接有升降螺栓(41),所述升降螺栓(41)的上端从所述底部滑块(24)内穿出并插入所述下撑板(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DC压铸产品固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逸蓉孙建达戴元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兴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