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套内带盘管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21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夹套内带盘管的反应釜,其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壳体、固定安装在反应釜壳体顶部的减速机组、延伸进反应釜壳体内并与减速机组传动安装的搅拌结构及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底部的支撑架,还包括套设在反应釜壳体外表面的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所述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的内壁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通过固定槽焊接有内置加热媒介的加热盘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能够实现反应釜的快速升温、降温,节约了转料生产时间,而且不会因冷、热媒介的交换循环使用加快反应釜的腐蚀,使用寿命明显延长,同时明显的提高了换热效果,能耗显著降低,从而提高反应釜的生产效率。

Reactor with coil in j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ction kettle with coil in the jacke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action kettle, including a reaction kettle shell, a deceleration unit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reaction kettle shell, a stirring structure extending into the reaction kettle shell and driving and installing with the deceleration unit, a support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reaction kettle shell, and a first jacket set on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reaction kettle shell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jackets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groove,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jackets are welded with a heating coil with a built-in heating medium through the fixing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above structure, can realize the rapid heating and cooling of the reaction kettle, save the production time of material transfer, and will not accelerate the corrosion of the reaction kettle due to the exchange and circulation of cold and hot media, significantly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 effect,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us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reaction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套内带盘管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夹套内带盘管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的主要设备,目前,传统反应釜换热方式包括盘管换热和夹套换热两种。盘管换热时,盘管在反应釜内直接与物料接触,但盘管出现损坏时,换热媒介会进入反应釜损坏破坏物料,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夹套换热同样存在缺陷,冷、热媒介的交换循环使用,容易破坏反应釜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由于夹套内换热媒介流动无序,缺乏方向性,因此会导致换热效率低、换热时间长等问题,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套内带盘管的反应釜,具备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盘管设于反应釜内导致检修不便且时刻伴有物料受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套内带盘管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固定安装在反应釜壳体顶部的减速机组、延伸进反应釜壳体内并与减速机组传动安装的搅拌结构及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底部的支撑架,还包括套设在反应釜壳体外表面的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所述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的内壁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通过固定槽焊接有内置加热媒介的加热盘管,且加热盘管通过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与反应釜壳体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加热盘管的顶端穿出第一夹套上靠近其顶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热媒介入口管,所述加热盘管的底端穿出第二夹套上靠近其底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热媒介出口管,所述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通过固定槽焊接有内置冷却媒介的冷却盘管,且冷却盘管通过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与反应釜壳体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冷却盘管的顶端穿出第二夹套上靠近其顶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冷媒介入口管,所述冷却盘管的底端穿出第一夹套上靠近其底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冷媒介出口管,所述第一夹套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夹套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相对面通过固定螺栓紧固。优选的,所述加热盘管与冷却盘管呈现相互绞合的双螺旋状。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分别沿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的内壁开设,且固定槽也呈现出为适应加热盘管和冷却盘管外形的双螺旋状。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上靠近外侧的内部均嵌设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均呈半圆状,且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安装后的总内径大小与反应釜壳体的外径大小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反应釜外壳的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中设置呈现绞合双螺旋状的加热盘管与冷却盘管,保证了换热媒介不会进入反应釜内,防止换热媒介破坏物料,由于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加热盘管与冷却盘管,每个盘管中只能流通一种媒介,使用寿命明显延长,即使盘管出现损坏、换热介质泄露,也能通过拆卸下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进行检修,使用的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反应釜壳体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应釜壳体正视图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加热盘管与冷却盘管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壳体、2-减速机组、3-搅拌结构、4-支撑架、5-第一夹套、6-第二夹套、7-固定槽、8-加热盘管、9-热媒介入口管、10-热媒介出口管、11-冷却盘管、12-冷媒介入口管、13-冷媒介出口管、14-第一固定板、15-第二固定板、16-固定螺栓、17-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夹套内带盘管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1、固定安装在反应釜壳体1顶部的减速机组2、延伸进反应釜壳体1内并与减速机组2传动安装的搅拌结构3及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1底部的支撑架4,还包括套设在反应釜壳体1外表面的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的内壁均开设有固定槽7,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通过固定槽7焊接有内置加热媒介的加热盘管8,且加热盘管8通过第一夹套5和第二夹套6与反应釜壳体1的外表面相贴合,加热盘管8的顶端穿出第一夹套5上靠近其顶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热媒介入口管9,加热盘管8的底端穿出第二夹套6上靠近其底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热媒介出口管10,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通过固定槽7焊接有内置冷却媒介的冷却盘管11,且冷却盘管11通过第一夹套5和第二夹套6与反应釜壳体1的外表面相贴合,冷却盘管11的顶端穿出第二夹套6上靠近其顶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冷媒介入口管12,冷却盘管11的底端穿出第一夹套5上靠近其底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冷媒介出口管13,第一夹套5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4,第二夹套6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5,第一固定板14与第二固定板15的相对面通过固定螺栓16紧固。加热盘管8与冷却盘管11呈现相互绞合的双螺旋状。固定槽7分别沿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的内壁开设,且固定槽7也呈现出为适应加热盘管8和冷却盘管11外形的双螺旋状。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上靠近外侧的内部均嵌设有保温层17,防止能量散失过快,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均呈半圆状,且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安装后的总内径大小与反应釜壳体1的外径大小相适。工作原理:该夹套内带盘管的反应釜使用时,通过在反应釜外壳1的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中设置呈现绞合双螺旋状的加热盘管8与冷却盘管11,保证了换热媒介不会进入反应釜内,防止换热媒介破坏物料,由于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加热盘管8与冷却盘管11,每个盘管中只能流通一种媒介,使用寿命明显延长,即使盘管出现损坏、换热介质泄露,也能通过拆卸下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进行检修,使用的效果较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套内带盘管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1)、固定安装在反应釜壳体(1)顶部的减速机组(2)、延伸进反应釜壳体(1)内并与减速机组(2)传动安装的搅拌结构(3)及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1)底部的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反应釜壳体(1)外表面的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所述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的内壁均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通过固定槽(7)焊接有内置加热媒介的加热盘管(8),且加热盘管(8)通过第一夹套(5)和第二夹套(6)与反应釜壳体(1)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加热盘管(8)的顶端穿出第一夹套(5)上靠近其顶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热媒介入口管(9),所述加热盘管(8)的底端穿出第二夹套(6)上靠近其底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热媒介出口管(10),所述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通过固定槽(7)焊接有内置冷却媒介的冷却盘管(11),且冷却盘管(11)通过第一夹套(5)和第二夹套(6)与反应釜壳体(1)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冷却盘管(11)的顶端穿出第二夹套(6)上靠近其顶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冷媒介入口管(12),所述冷却盘管(11)的底端穿出第一夹套(5)上靠近其底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冷媒介出口管(13),所述第一夹套(5)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4),所述第二夹套(6)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5),所述第一固定板(14)与第二固定板(15)的相对面通过固定螺栓(16)紧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套内带盘管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1)、固定安装在反应釜壳体(1)顶部的减速机组(2)、延伸进反应釜壳体(1)内并与减速机组(2)传动安装的搅拌结构(3)及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1)底部的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反应釜壳体(1)外表面的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所述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的内壁均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通过固定槽(7)焊接有内置加热媒介的加热盘管(8),且加热盘管(8)通过第一夹套(5)和第二夹套(6)与反应釜壳体(1)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加热盘管(8)的顶端穿出第一夹套(5)上靠近其顶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热媒介入口管(9),所述加热盘管(8)的底端穿出第二夹套(6)上靠近其底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热媒介出口管(10),所述第一夹套(5)与第二夹套(6)通过固定槽(7)焊接有内置冷却媒介的冷却盘管(11),且冷却盘管(11)通过第一夹套(5)和第二夹套(6)与反应釜壳体(1)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冷却盘管(11)的顶端穿出第二夹套(6)上靠近其顶部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冷媒介入口管(12),所述冷却盘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喜青宋建宝李桐陈昊天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汇鑫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