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敏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换能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934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多功能换能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顶端安装有呼吸机管路支架,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架通过第一竖向调节套与支架本体连接,且呼吸机管路支架下方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横向调节杆,所述动脉换能器固定架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上均贯穿有第一紧固螺杆,所述支架本体底端连接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呈凹型,且固定夹内壁滑动连接有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与丝杆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固定夹与床档固定,便于后期对床档的清理,将呼吸机管路支架进行结合,增加了支架的功能性,而且便于对动静脉换能器的区分,使用效果好。

A multifunctional transducer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transducer bracket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which includes a bracket body, the top of the bracket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ventilator pipeline bracket, the ventilator pipeline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body through a first vertical adjusting sleeve, and two groups of symmetrically arranged transverse adjusting rods are arranged under the ventilator pipeline bracket, the artery transducer fixing bracket and the The first fastening screw is penetrated on the fixed frame of the vein transducer, the bottom end of the bracket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clamp, the fixed clamp is concav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xed clamp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clamp and the lower clamp, the thread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screw rod,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fixed clamp and the bed bracket to fix,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cleaning of the bed bracket in the later stage, and combines the pipe bracket of the ventilator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s the function of the stent, is convenient to distinguish the arteriovenous transducer, and has good us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换能器支架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换能器支架,具体为医用器械

技术介绍
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用胶布固定换能器,无法区分动静脉换能器,使用后床档难清理,且功能单一,使用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换能器支架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换能器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换能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顶端安装有呼吸机管路支架,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架通过第一竖向调节套与支架本体连接,且呼吸机管路支架下方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横向调节杆,两组所述横向调节杆前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动脉换能器固定架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且两组横向调节杆通过第二竖向调节套与支架本体连接,所述动脉换能器固定架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上均贯穿有第一紧固螺杆,且动脉换能器固定架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前侧壁连接三孔导向板,所述三孔导向板的三处通孔处均设有医用卡扣,所述动脉换能器固定架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外壁均设有色板,所述支架本体底端连接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呈凹型,且固定夹内壁滑动连接有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均通过连接块与螺纹套连接,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于丝杆外壁,两组所述丝杆之间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涡轮,所述涡轮通过连接轴与位于固定夹左侧壁的旋钮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板底端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端贯穿固定夹内腔。优选的,所述第一竖向调节套包括套环,所述套环侧壁贯穿有第二紧固螺杆,且套环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套环侧壁开设有与第二紧固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二竖向调节套为两组第一竖向调节套组合而成。优选的,所述横向调节杆前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工”型连接块,所述“工”型连接块与换能器固定架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凹槽两端均设有限位挡边,所述横向调节杆与第二竖向调节套卡接,且横向调节杆一端设有卡接块。优选的,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架与动脉换能器固定架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位于支架本体两侧。优选的,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夹持面均设有防护垫,且上夹板与下夹板右侧边缘与固定夹右侧边缘平齐,所述限位杆位于固定夹底端的部位设有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固定夹取代了传统的胶带固定,固定更加方便的同时不会对床档后续清理带来麻烦,将动静脉换能器分开使用,便于对二者的区分,结合呼吸机管路支架,提高了支架的功能性,且支架整体可清洗,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竖向调节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横向调节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本体、2呼吸机管路支架、3第一竖向调节套、31套环、32第二紧固螺杆、4第二竖向调节套、5横向调节杆、51凹槽、52“工”型连接块、6动脉换能器固定架、7静脉换能器固定架、8第一紧固螺杆、9色板、10三孔导向板、11医用卡扣、12固定夹、13上夹板、14下夹板、15螺纹套、16蜗杆、17涡轮、18旋钮、19丝杆、20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换能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顶端安装有呼吸机管路支架2,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架2通过第一竖向调节套3与支架本体1连接,且呼吸机管路支架2下方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横向调节杆5,两组所述横向调节杆5前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且两组横向调节杆5通过第二竖向调节套4与支架本体1连接,所述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上均贯穿有第一紧固螺杆8,且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前侧壁连接三孔导向板10,所述三孔导向板10的三处通孔处均设有医用卡扣11,所述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外壁均设有色板9,所述支架本体1底端连接固定夹12,所述固定夹12呈凹型,且固定夹12内壁滑动连接有上夹板13和下夹板14,所述上夹板13和下夹板14均通过连接块与螺纹套15连接,所述螺纹套15螺纹连接于丝杆19外壁,两组所述丝杆19之间连接有蜗杆16,所述蜗杆16啮合连接涡轮17,所述涡轮17通过连接轴与位于固定夹12左侧壁的旋钮18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板14底端设有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底端贯穿固定夹12内腔。其中,所述第一竖向调节套3包括套环31,所述套环31侧壁贯穿有第二紧固螺杆32,且套环31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套环31侧壁开设有与第二紧固螺杆32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二竖向调节套4为两组第一竖向调节套3组合而成,所述横向调节杆5前侧壁开设有凹槽51,所述凹槽51内滑动连接有“工”型连接块52,所述“工”型连接块52与换能器固定架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凹槽51两端均设有限位挡边,所述横向调节杆5与第二竖向调节套4卡接,且横向调节杆5一端设有卡接块,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架2与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位于支架本体1两侧,所述上夹板13与下夹板14的夹持面均设有防护垫,且上夹板13与下夹板14右侧边缘与固定夹12右侧边缘平齐,所述限位杆20位于固定夹12底端的部位设有限位块。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固定夹12将支架本体1固定于床档上,旋动旋钮18,带动涡轮17转动,蜗杆16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两组丝杆19转动,致使螺纹套15发生位置的移动,同步带动上夹板13和下夹板14移动,上夹板13和下夹板14的夹持面均设有弹力胶,加强固定作用,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旋钮18,可实现固定夹12的夹紧与放松过程,将呼吸机管路放置于呼吸机管路支架2上,拧动第二紧固螺杆32,使第一竖向调节套3发生位置移动,将呼吸机管路移动至合适的高度,呼吸机管路支架2上设有黄色标识带,将动静脉换能器分别放置于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中,通过其上的色板9放置红蓝颜色不同的色带,红色色板9代表动脉换能器并写有动脉字样,蓝色色板9代表静脉换能器并写有静脉字样,以此来区分动静脉换能器,三孔导向板10上可设有红蓝黄三色带,便于明确的使用换能器,通过上述方法可调整换能器的竖向位置,拧动第一紧固螺杆8,使“工”型连接块52发生移动,调整动静脉换能器的横向位置,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换能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顶端安装有呼吸机管路支架(2),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架(2)通过第一竖向调节套(3)与支架本体(1)连接,且呼吸机管路支架(2)下方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横向调节杆(5),两组所述横向调节杆(5)前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且两组横向调节杆(5)通过第二竖向调节套(4)与支架本体(1)连接,所述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上均贯穿有第一紧固螺杆(8),且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前侧壁连接三孔导向板(10),所述三孔导向板(10)的三处通孔处均设有医用卡扣(11),所述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外壁均设有色板(9),所述支架本体(1)底端连接固定夹(12),所述固定夹(12)呈凹型,且固定夹(12)内壁滑动连接有上夹板(13)和下夹板(14),所述上夹板(13)和下夹板(14)均通过连接块与螺纹套(15)连接,所述螺纹套(15)螺纹连接于丝杆(19)外壁,两组所述丝杆(19)之间连接有蜗杆(16),所述蜗杆(16)啮合连接涡轮(17),所述涡轮(17)通过连接轴与位于固定夹(12)左侧壁的旋钮(18)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板(14)底端设有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底端贯穿固定夹(12)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换能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顶端安装有呼吸机管路支架(2),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架(2)通过第一竖向调节套(3)与支架本体(1)连接,且呼吸机管路支架(2)下方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横向调节杆(5),两组所述横向调节杆(5)前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且两组横向调节杆(5)通过第二竖向调节套(4)与支架本体(1)连接,所述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上均贯穿有第一紧固螺杆(8),且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前侧壁连接三孔导向板(10),所述三孔导向板(10)的三处通孔处均设有医用卡扣(11),所述动脉换能器固定架(6)和静脉换能器固定架(7)外壁均设有色板(9),所述支架本体(1)底端连接固定夹(12),所述固定夹(12)呈凹型,且固定夹(12)内壁滑动连接有上夹板(13)和下夹板(14),所述上夹板(13)和下夹板(14)均通过连接块与螺纹套(15)连接,所述螺纹套(15)螺纹连接于丝杆(19)外壁,两组所述丝杆(19)之间连接有蜗杆(16),所述蜗杆(16)啮合连接涡轮(17),所述涡轮(17)通过连接轴与位于固定夹(12)左侧壁的旋钮(18)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板(14)底端设有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敏黄萍孙悦吴佳忆
申请(专利权)人:宋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