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若冰专利>正文

回弹式3D线材联合同步注射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91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弹式3D线材联合同步注射套件,包括引线管、线材和手柄套以及注射器;引线管包括平直管以及与平直管连接的螺旋管,所述平直管远离螺旋管的端部开设有入线口,螺旋管远离平直管的端部开设有出线口,螺旋管上套设有支撑套管;手柄套包括连接在平直管上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相连接的接合部,接合部内设置有螺旋接头,且螺旋接头与注射器连接。通过引线管的螺旋管结构,提高线材的稳定弹力,避免线材在组织中下滑,使得线材可以对周围组织固定坚实,且通过联合线性提升与填充注射两大类治疗的方式,能够将填充物和药物精准的推送到线材周围,产生持久稳定的成形效应,增强治疗效果。

Springback 3D wire joint synchronous injection K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bound 3D wire joint synchronous injection kit, which comprises a lead tube, a wire rod, a handle sleeve and a syringe; the lead tube comprises a straight tube and a spiral tube connected with the straight tube, the end of the straight tube far away from the spiral tube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the end of the spiral tube far away from the straight tube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and the spiral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sleeve; the handle The sleeve includes a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on the straight pipe and a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art, wherein a screw joint is arranged, and the screw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yringe. Through the spiral tube structure of the lead tube, the stable elasticity of the wire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slide of the wire in the tissue can be avoided, so that the wire can be fixed firmly to the surrounding tissue. Moreover,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linear lifting and filling injection, the filler and drug can be precisely pushed around the wire, producing a lasting and stable shaping effect, and enhanc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弹式3D线材联合同步注射套件
本技术涉及美容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回弹式3D线材联合同步注射套件。
技术介绍
随着年龄结构的老龄化,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患者想要改善面部松弛等抗衰老的需求越来越多,治疗手段多为手术方案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治疗的手段日益丰富,成为抗衰老领域的主要方式。目前非手术方案有利用线材进行提升,收紧,以及利用自体或者外源性填充物进行容量改善,利用生长因子等药物对线周围的组织产生作用。目前线材进行提升和收紧与对容量的改善的填充治疗和对线周组织作用是分开进行,没有器械实现联合应用,在同一区域反复操作,增加了对局部组织的创伤,增大了填充物进入血管发生栓塞的风险。线材主要是平滑线,倒刺线,线材本身多为直线型或者在平滑线基础上单纯螺旋排线,一般都不具备弹力,在力学方面作用单一,作用于活动部位组织时往往容易发生脱线,断线等问题,跨越组织活动区域时有一定的限制组织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弹式3D线材联合同步注射套件,以解决现有器械不能同时实现线材提升和填充治疗且线材提升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回弹式3D线材联合同步注射套件,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引线管、穿设在引线管空腔内的线材和配合连接在引线管端部的手柄套以及与手柄套的端部连接的注射器;所述引线管包括平直管以及与平直管连接的螺旋管,所述平直管远离螺旋管的端部开设有入线口,所述螺旋管远离平直管的端部开设有出线口;所述螺旋管上套设有支撑套管;所述手柄套包括连接在平直管上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相连接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端部连接有与引线管连通的螺旋接头,且所述螺旋接头与注射器连接。进一步,所述螺旋管靠近出线口的端部为钝头状结构。进一步,所述线材缠绕于引线管远离手柄套的端部。进一步,所述线材为平滑线。进一步,所述线材为倒刺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回弹式3D线材联合同步注射套件,通过引线管的螺旋管结构,提高线材的稳定弹力,避免线材在组织中下滑,使得线材可以对周围组织固定坚实,且通过联合线性提升与填充注射两大类治疗的套件,使得两种治疗可以在一次操作里同时完成,能够将填充物和药物精准的推送到线材周围,产生持久稳定的3D成形效应,即使当线材吸收后,也能相应维持原有的弹力和成形力。从而延长原来线性提升和填充治疗的疗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套管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手柄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平滑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倒刺线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7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引线管,2-线材,3-手柄套,4-注射器,101-平直管,102-螺旋管,10-支撑套管,103-入线口,104-出线口,5-接合部,6-螺旋接头,7-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回弹式3D线材联合同步注射套件,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引线管1、穿设在引线管1空腔内的线材2和配合连接在引线管1端部的手柄套3以及与手柄套3的端部连接的注射器4。引线管1为设备整体的支撑载体,其内部空腔便于线材2的顺畅穿入,线材为可吸收或缓降解材料制成。手柄套3作为引线管1与注射器4之间的过渡连接部件,其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注射器4与手柄套3为螺纹连接,其连接具有自锁功能,可避免在向组织内注射填充物时出现手柄套3与注射器4连接松脱的问题,便于注射器4将药物或填充物精准的推送到线材2周围组织,使得线性提升和填充注射两种治疗方式在一次操作里同时完成;对组织实现持久稳定的支撑。引线管1包括平直管101以及与平直管101连接的螺旋管102,平直管101远离螺旋管102的端部开设有入线口103,螺旋管102远离平直管101的端部开设有出线口104;如图2所示,螺旋管102上套设有支撑套管10。支撑套管10对组织起到支撑作用。线材2由平直管101的入线口103穿入,由螺旋管102的出线口104穿出。螺旋管102的尺寸可根据需治疗部位制作成不同尺寸大小,线材2在平直管101中呈现平直状态;当进入螺旋管102后,线材2相应的以螺旋状存在于螺旋管102中,当引线管1撤出后,线材2在埋入人体组织内后仍以螺旋状留置,防止线材2在人体吸收之前出现下滑,提高线材2的稳定弹力,使得线材2对周围组织更加固定坚实。且在引线管1撤出的同时,将药物或填充物通过注射器4推送至线材2周围,为需提升组织处提供良好的支撑,即使当线材2吸收后,也能维持相应的弹力和成型力;从而提高线性提升和填充治疗的疗效。如图3所示,手柄套3包括连接在平直管101上的连接部7以及与连接部7相连接的接合部5,接合部5的端部连接有与引线管1连通的螺旋接头6,且螺旋接头6与注射器4连接。手柄套3的连接部7用于将引线管1与手柄套3进行连接,手柄套3的接合部5用于将引线管1与注射器4相连通,在利用线材2治疗的同时,通过注射器向引线管1内注射药物或脂肪颗粒,药物或者脂肪颗粒通过线材2释放到治疗组织周围,从而有效的增强治疗效果,实现线材2的结构性支持与其他材料实质性填充的双向功能。为了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本技术中,螺旋管102靠近出线口104的端部为钝头状结构。一方面通过钝头状结构,无尖锐凸起,可避免对血管和神经造成伤害从而引起并发症状;另一方面在减小对周围组织损伤的同时,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导向作用,便于实现跨组织间的转向。实施咧一:如图4所示,为了满足该装置对不同部位的需要,本技术中,线材2缠绕于引线管1远离手柄套3的端部。实施例二:为了满足该装置对不同部位的需要,可将该装置设计为如图5所述形式。如图6、如7所示,线材2可为平滑线或倒刺线,为了提高线材2在组织内的稳定支撑,优选地线材2为倒刺线,倒刺线具有倒刺,倒刺直接钩挂柱组织,使线材2不容易下滑,提高线性提升效果。以上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回弹式3D线材联合同步注射套件,通过引线管的螺旋管结构,提高线材的稳定弹力,避免线材在组织中下滑,使得线材可以对周围组织固定坚实,且通过联合线性提升与填充注射两大类治疗的套件,使得两种治疗可以在一次操作里同时完成,能够将填充物和药物精准的推送到线材周围,产生持久稳定的3D成形效应,即使当线材吸收后,也能相应维持原有的弹力和成形力。从而延长原来线性提升和填充治疗的疗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回弹式3D线材联合同步注射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引线管(1)、穿设在引线管(1)空腔内的线材(2)和配合连接在引线管(1)端部的手柄套(3)以及与手柄套(3)的端部连接的注射器(4);/n所述引线管(1)包括平直管(101)以及与平直管(101)连接的螺旋管(102),所述平直管(101)远离螺旋管(102)的端部开设有入线口(103),所述螺旋管(102)远离平直管(101)的端部开设有出线口(104);所述螺旋管(102)上套设有支撑套管(10);/n所述手柄套(3)包括连接在平直管(101)上的连接部(7)以及与连接部(7)相连接的接合部(5),所述接合部(5)的端部连接有与引线管(1)连通的螺旋接头(6),且所述螺旋接头(6)与注射器(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回弹式3D线材联合同步注射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引线管(1)、穿设在引线管(1)空腔内的线材(2)和配合连接在引线管(1)端部的手柄套(3)以及与手柄套(3)的端部连接的注射器(4);
所述引线管(1)包括平直管(101)以及与平直管(101)连接的螺旋管(102),所述平直管(101)远离螺旋管(102)的端部开设有入线口(103),所述螺旋管(102)远离平直管(101)的端部开设有出线口(104);所述螺旋管(102)上套设有支撑套管(10);
所述手柄套(3)包括连接在平直管(101)上的连接部(7)以及与连接部(7)相连接的接合部(5),所述接合部(5)的端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若冰韩飞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若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