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华松专利>正文

自动升降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827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升降水龙头,主要由液压缸、升降杆、活塞和切换阀组成;液压缸竖直装在平台下,液压缸上、下端都有穿插孔和通水口;中空升降杆底端有进水口、顶端有出水口、中段上固定活塞,升降杆活动穿插在液压缸中且与穿插孔呈密封配合,活塞位于两通水口之间且与液压缸呈密封配合,升降杆的进水口通过三通件与供水管的第一支路连接;液压缸的上、下通水口、三通件的第三通孔和供水管的第二支路联接在切换阀上,切换阀控制第三通孔和上通水口相通且第二支路和下通水口相通或第三通孔和下通水口相通且第二支路和上通水口相通或上、下两通水口皆不通水。此水龙头在使用时可以自动升起高出平台,而在不使用时可以自动降至平台上,以缩小不使用时占用的空间。(*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的
,特指一种自动升降水龙头
技术介绍
常见的水龙头,都固定安装在水池平台上,占用空间大,特别是水池旁有窗户时,还影响窗户的开关。本专利技术人针对水龙头的这一缺陷,力求研究开发一种水龙头,使其在不使用时可以自动下降而靠近平台,在使用时可以自动上升而高出平台,以缩小水龙头不使用时占用的空间,于是,便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水龙头,使水龙头在使用时可以自动升起高出平台,而在不使用时可以自动降至平台上,以缩小不使用时占用的空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升降水龙头,主要由液压缸、升降杆、活塞和切换阀组成;液压缸竖直安装在平台下,液压缸为上、下两端都开设有穿插孔和通水口的缸体;升降杆为中空管,其底端有进水口、顶端有出水口、中段管壁上固定有活塞,升降杆活动穿插在液压缸中且与液压缸两端的穿插孔呈密封配合,活塞位于液压缸的两个通水口之间且与液压缸的内壁呈密封配合,升降杆的进水口通过三通件与供水管的第一支路连接;液压缸的上、下两通水口、三通件的第三通孔和供水管的第二支路联接在一个切换阀上,此切换阀是控制第三通孔和上通水口相通且供水管的第二支路和下通水口相通或者第三通孔和下通水口相通且供水管的第二支路和上通水口相通或者上、下两个通水口皆不通水的三段式切换阀。上述切换阀主要由阀体、陶瓷定片、陶瓷动片和切换钮组成;阀体上具有一个容置腔和四个接头,容置腔的底部开设一个中心孔、三个偏心孔分别与四个接头相通,第一接头与供水管的第二支路连通,第二接头与上通水口连通,第三接头与三通件的第三通孔连通,第四接头与下通水口连通;陶瓷定片放置在容置腔的底部,陶瓷定片具有与一个中心孔和三个偏心孔对应相通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及第和第四孔的位置具有径向切换孔、对应第二孔的位置具有第一弧形切换孔、对应第三孔的位置具有第二弧形切换孔;切换钮固定联接在陶瓷动片上,通过转动切换钮带动陶瓷动片相对陶瓷定片转动,使径向切换孔连通第一孔与第三孔而第一弧形切换孔连通第二孔与第四孔,或者径向切换孔连通第一孔与第二孔而第二弧形切换孔连通第三孔与第四孔,径向切换孔连通第一孔与第四孔而第二孔、第三孔皆不通水,即实现三段式水路换向。上述供水管的第一支路通过一个减压阀与三通件连接,利用减压阀在水路中形成的局部压力损失,通过切换形成向上的合力或者向下的合力,令切换操作更方便。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使用时,开水后,供水管的第一支路经三通件分水后向水龙头供水,水龙头即可使用,三通件的第三通孔、供水管的第二支路与液压缸的上、下通水口连接在切换阀上进行切换,切换阀和总开关都可以安装在平台上。当欲使水龙头升高时,将切换阀切换至三通件的第三通孔与上通水口相通而供水管的第二支路与下通水口相通,由于三通件的第三通孔的供水为分流水,所以,此时下通水口处水压大于上通水口处水压,在水压差的作用下,活塞被推动上行,带动升降杆克服重力和摩擦力自动上升,即实现水龙头整体自动升高,突出于平台,方便使用。当欲使水龙头下降时,将切换阀切换至供水管的第二支路与上通水口相通而三通件的第三通孔与下通水口相通,同样由于三通件的第三通孔的供水为分流水,所以,此时上通水口处水压大于下通水口处水压,在水压差和重力的作用于,活塞被推动下行,带动升降杆克服摩擦力自动下降,即实现水龙头整体自动降低,至靠近平台,缩小占用的空间。当水龙头整体在合适的高度欲定位时,将切换阀切换至液压缸的上、下通水口皆不通水,呈关闭状,水压差消失,活塞保持在原位,升降杆停止上升或下降而定位于此高度,即实现水龙头整体定位,水龙头在此高度出水。由此可见,本技术将水龙头安装在活塞、升降杆与液压缸组成的活塞式升降结构上,借助分水及水路切换,实现了水龙头整体的自动升与降,即实现了水龙头的出水高度的自动调节,令使用更方便,且在未使用时,可将水龙头靠近平台收藏,大大缩小了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上升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下降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定位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水路切换阀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水路切换阀之阀体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水路切换阀之陶瓷定片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水路切换阀之陶瓷动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揭示的自动升降水龙头,主要由液压缸1、升降杆2、活塞3和切换阀4组成。液压缸1竖直安装在平台A下,具体安装方式可依现场位置来定,本文所示是借助一装饰盖A1和螺母A2配合来实现安装固定的。液压缸1为上、下两端都开设有穿插孔11、12和通水口13、14的缸体。升降杆2为中空管,其底端有进水口21、顶端有出水口22、中段管壁上固定有活塞3。升降杆2活动穿插在液压缸1中,且升降杆2的外壁与液压缸1两端的穿插孔11、12呈密封配合。活塞3位于液压缸1的两个通水口13、14之间,且活塞3与液压缸1的内壁呈密封配合,以构成活塞式升降结构。升降杆2的进水口21通过三通件B与供水管的第一支路L1连接。切换阀4安装在平台A上,或其它方便切换的位置。液压缸1的上通水口13、下通水口14、三通件B的第三通孔和供水管的第二支路L2联接在此切换阀4上。此切换阀4是三段式切换阀,具有三个切换状态a、第三通孔和上通水口13相通且供水管的第二支路L2和下通水口14相通而实现水龙头上升,如图1;b、第三通孔和下通水口14相通且供水管的第二支路L2和上通水口13相通而实现水龙头下降,如图2;c、上通水口13、下通水口14皆不通水而实现水龙头定位,如图3。切换阀4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切换阀4主要由阀体41、陶瓷定片42、陶瓷动片43和切换钮44组成。阀体41如图5所示,具有一个容置腔411和四个接头412-415,容置腔41的底部开设一个中心孔416、三个偏心孔417-419分别与四个接头412-415相通,第一接头412与供水管的第二支路L2连通,第二接头413与上通水口13连通,第三接头413与三通件B的第三通孔连通,第四接头414与下通水口14连通。陶瓷定片42如图6所示,放置在容置腔411的底部,陶瓷定片42具有与一个中心孔416和三个偏心孔417-419对应相通的第一孔421、第二孔422、第三孔423及第四孔424。陶瓷动片43如图7所示,放置在容置腔411中、紧贴于陶瓷定片42,陶瓷动片43对应陶瓷定片42的第一孔421和第四孔424的位置具有径向切换孔431、对应第二孔422的位置具有第一弧形切换孔432、对应第三孔423的位置具有第二弧形切换孔433。配合图4所示,切换钮44固定联接在陶瓷动片43上,通过转动切换钮44带动陶瓷动片43相对陶瓷定片42转动,当径向切换孔431连通第一孔421与第三孔423即供水管的第二支路L2和下通水口14相通,且第一弧形切换孔432连通第二孔422与第四孔424即第三通孔和上通水口13相通时,可实现水龙头上升,如图1;当径向切换孔431连通第一孔421与第二孔422即供水管的第二支路L2和上通水口13相通,且第二弧形切换孔433连通第三孔423与第四孔424即第三通孔和下通水口14相通时,可实现水龙头下降,如图2;当径向切换孔431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升降水龙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液压缸、升降杆、活塞和切换阀组成;液压缸竖直安装在平台下,液压缸为上、下两端都开设有穿插孔和通水口的缸体;升降杆为中空管,其底端有进水口、顶端有出水口、中段管壁上固定有活塞,升降杆活动穿插在液压缸中且与液压缸两端的穿插孔呈密封配合,活塞位于液压缸的两个通水口之间且与液压缸的内壁呈密封配合,升降杆的进水口通过三通件与供水管的第一支路连接;液压缸的上、下两通水口、三通件的第三通孔和供水管的第二支路联接在一个切换阀上,此切换阀是控制第三通孔和上通水口相通且供水管的第二支路和下通水口相通或者第三通孔和下通水口相通且供水管的第二支路和上通水口相通或者上、下两个通水口皆不通水的三段式切换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松
申请(专利权)人:周华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