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及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165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鱼类、贻贝、蜊蛄、龙虾、海绵、珍珠等的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及设计方法,直接使用断枝再生的方式,将珊瑚断枝插在礁体上,增加新的珊瑚生长,礁体同时能促进自然珊瑚幼虫的附着、生长和恢复,使自然珊瑚在礁体上生长;其礁体的空间又能促进各种珊瑚礁鱼类的聚集和保护,使大量珊瑚礁鱼类聚集和繁衍。人工珊瑚礁区,游客可直接潜水观赏鱼礁上再生的珊瑚和聚集的鱼类。在国内首创海底动物园,新型艺术表现方式,游客可以在海底动物园中领略自然之美。海底骑楼小街,在国内首创海底景观街道鱼礁区,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方式,游客可以在海底骑楼小街中去探奇。

A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landscape reef and its design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ulture of fish, mussel, crayfish, lobster, sponge, pearl, etc., and discloses a basalt fiber-reinforced landscape fish reef and design method. The method of regeneration of broken branches is directly used to insert the broken branches of coral on the reef body, increase the growth of new coral, and the reef body can promote the attachment, growth and recovery of natural coral larvae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make the natural coral on the reef The space of the reef can promote the aggregation and protection of all kinds of reef fish, and make a large number of reef fish gather and reproduce. In the artificial coral reef area, visitors can dive directly to see the regenerated coral and the gathered fish on the reef. It is the first Underwater Zoo in China, with a new artistic expression. Visitors can enjoy the beauty of nature in the Underwater Zoo. Submarine arcade street, the first underwater landscape Street fish reef area in China, is 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 way. Visitors can explore in the submarine arcade str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及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贻贝、蜊蛄、龙虾、海绵、珍珠等的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及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广泛的开展人工鱼礁建设,进行近海海洋生物栖息地和渔场的修复,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玄武岩纤维,是玄武岩石料在1450℃~1500℃熔融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强度与高强度玻璃纤维相当。玄武岩纤维与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技术纤维相比,除了具有高技术纤维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外,玄武岩纤维还具有耐高温性佳、抗氧化、抗辐射、绝热隔音、过滤性好、抗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高、适应于各种环境下使用等优异性能,且性价比好,是一种纯天然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也是一种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求的新的基础材料和高技术纤维。玄武岩纤维载体表面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微生物负载性能,使之能够负载更多的生物量,且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微生物活性,从而实现更有效通过生物膜法降解水体中污染物。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目前对景观鱼礁的优化设计大多从结构设计方面考虑,对研究人工鱼礁材料方面的研究较少。(2)目前鱼礁优化设计中使用的材料环境适应性较差,一旦海洋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便不能满足需求;材料价格较贵,性价比低,无法成为一种可以推广使用的人工鱼礁优化设计材料。(3)目前人工鱼礁优化设计评估更多的关注于生物效果,忽略了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处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本专利技术一种有较强环境适应性、考虑水体中污染物降解问题的可推广的人工鱼礁优化设计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及设计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的设计方法,所述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人工珊瑚礁,以水泥为主,钢筋为骨架,并配加特殊材料玄武岩纤维建设人造珊瑚礁;具体组分与比例如下表1所示。表1人造珊瑚礁组分与比例组号水泥玄武岩纤维水0110.40.60210.450.60310.50.60410.550.60510.60.6步骤二,人工珊瑚礁区,由88个1号鱼礁组成,在5m-10m深水域建设钢筋混凝土鱼礁,并添加特殊材料玄武岩纤维和礁体表面预制孔洞,在其中移植珊瑚断枝,以海豚形的分布在海底。步骤三,海底动物园,采用3D打印技术,通过3D模型直接集中展示各种动物,在10m深水域建设动物模型鱼礁,动物模型鱼礁为2号鱼礁;由6种不同类型动物鱼礁单体组成,随机分布在海底,形成海底动物园。步骤四,海底骑楼小街,在10m深水域建设骑楼型鱼礁,鱼礁为2、3、4号鱼礁;由4m骑楼、4.5m骑楼和天桥组成,即3种不同鱼礁按传统骑楼的组织形式,相互关联,建设形成骑楼小街。进一步,所述1号鱼礁参数:外框长3.2m,外框宽3.2m,外框高3.0m,骨架高0.2m,骨架宽0.2m,空间容量10.5655m2,总重量26.9526吨。进一步,所述2号鱼礁参数:外框长3.4m,外框宽3.32m,外框高4.0m,骨架高0.2m,骨架宽0.2m,空间容量10.4023m2,总重量26.5362吨。进一步,所述3号鱼礁参数:外框长3.4m,外框宽3.32m,外框高4.5m,骨架高0.2m,骨架宽0.2m,空间容量10.4875m2,总重量26.7536吨。进一步,所述4号鱼礁参数:外框长2.0m,外框宽1.5m,外框高1.0m,骨架高0.15m,骨架宽0.2m,空间容量3.00m2,总重量26.7536吨。进一步,按照质量比水泥:玄武岩纤维:水=1:0.4-0.6: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的设计方法得到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直接使用断枝再生的方式,将珊瑚断枝插在礁体上,增加新的珊瑚(如鹿角珊瑚类)生长,礁体同时能促进自然珊瑚幼虫的附着、生长和恢复,使自然珊瑚在礁体上生长;其礁体的空间又能促进各种珊瑚礁鱼类的聚集和保护,使大量珊瑚礁鱼类聚集和繁衍。人工珊瑚礁区,游客可直接潜水观赏鱼礁上再生的珊瑚和聚集的鱼类。在国内首创海底动物园,新型艺术表现方式,游客可以在海底动物园中领略自然之美。海底骑楼小街,在国内首创海底景观街道鱼礁区,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方式,游客可以在海底骑楼小街中去探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的设计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包括制备人工珊瑚礁、人工珊瑚礁区、海底动物园、海底骑楼小街。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人工珊瑚礁,以水泥为主,并配加特殊材料玄武岩纤维建设人造珊瑚礁。S102:人工珊瑚礁区,由88个1号鱼礁组成,在5m-10m深水域建设钢筋混凝土鱼礁,并添加特殊材料玄武岩纤维和礁体表面预制孔洞,在其中移植珊瑚断枝,以海豚形的分布在海底。S103:海底动物园,采用3D打印技术,通过3D模型直接集中展示各种动物,在10m深水域建设动物模型鱼礁,动物模型鱼礁为2号鱼礁;由6种不同类型动物鱼礁单体组成,随机分布在海底,形成海底动物园。S104:海底骑楼小街,在10m深水域建设骑楼型鱼礁,鱼礁为2、3、4号鱼礁;由4m骑楼、4.5m骑楼和天桥组成,即3种不同鱼礁按传统骑楼的组织形式,相互关联,建设形成骑楼小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体组分与比例如下表1所示;按照质量比水泥:玄武岩纤维:水=1:0.4-0.6:0.6。表1人造珊瑚礁组分与比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1号鱼礁参数:外框长3.2m,外框宽3.2m,外框高3.0m,骨架高0.2m,骨架宽0.2m,空间容量10.5655m2,总重量26.9526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2号鱼礁参数:外框长3.4m,外框宽3.32m,外框高4.0m,骨架高0.2m,骨架宽0.2m,空间容量1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人工珊瑚礁,以水泥为主,并配加特殊材料玄武岩纤维建设人造珊瑚礁;/n步骤二,人工珊瑚礁区,由88个1号鱼礁组成,在5m-10m深水域建设钢筋混凝土鱼礁,并添加特殊材料玄武岩纤维和礁体表面预制孔洞,在其中移植珊瑚断枝,以海豚形的分布在海底;/n步骤三,海底动物园,采用3D打印技术,通过3D模型直接集中展示各种动物,在10m深水域建设动物模型鱼礁,动物模型鱼礁为2号鱼礁;由6种不同类型动物鱼礁单体组成,随机分布在海底,形成海底动物园;/n步骤四,海底骑楼小街,在10m深水域建设骑楼型鱼礁,鱼礁为2、3、4号鱼礁;由4m骑楼、4.5m骑楼和天桥组成,即3种不同鱼礁按传统骑楼的组织形式,相互关联,建设形成骑楼小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人工珊瑚礁,以水泥为主,并配加特殊材料玄武岩纤维建设人造珊瑚礁;
步骤二,人工珊瑚礁区,由88个1号鱼礁组成,在5m-10m深水域建设钢筋混凝土鱼礁,并添加特殊材料玄武岩纤维和礁体表面预制孔洞,在其中移植珊瑚断枝,以海豚形的分布在海底;
步骤三,海底动物园,采用3D打印技术,通过3D模型直接集中展示各种动物,在10m深水域建设动物模型鱼礁,动物模型鱼礁为2号鱼礁;由6种不同类型动物鱼礁单体组成,随机分布在海底,形成海底动物园;
步骤四,海底骑楼小街,在10m深水域建设骑楼型鱼礁,鱼礁为2、3、4号鱼礁;由4m骑楼、4.5m骑楼和天桥组成,即3种不同鱼礁按传统骑楼的组织形式,相互关联,建设形成骑楼小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景观鱼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号鱼礁参数:外框长3.2m,外框宽3.2m,外框高3.0m,骨架高0.2m,骨架宽0.2m,空间容量10.5655m2,总重量26.9526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李伟胡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