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413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涉及电池领域,用以优化电池模组的结构。该电池模组包括电芯以及第一间隔件。电芯包括设有电极端子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侧面包括邻接面以及与邻接面相连的连接面;电芯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电芯沿长度方向排列,所有电芯的邻接面均相互面对。第一间隔件至少部分设于两个相邻的电芯的邻接面之间,且与两个邻接面固定;第一间隔件用于与箱体固定。上述技术方安提供的电池模组,两个相邻电芯的邻接面均与第一间隔件固定,有效增加了电池模组内部各电池之间的固定点数量,使得电池模组结构更加稳固可靠,强度更高,受力得以优化。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ttery module and a battery pack, which relates to the battery field and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battery module. The battery module comprises a cell and a first spacer. The electric core comprises a first surface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de terminal, a second surface opposite to the first surface, and a side surface between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urface. The side surface includes an adjacent surface and a connection surface connected with the adjacent surface; the number of electric cores is multiple, and the multiple electric core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and the adjacent surfaces of all electric cores are facing each other. The first spacer is at least partially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surfaces of the two adjacent cores and fixed with the two adjacent surfaces; the first spacer is used for fixing with the box body. For the battery module provided by the technology Fang an, the adjacent surfaces of two adjacent cells are fixed with the first spacer, effectivel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fixed points between the batteries inside the battery module, making the battery module structure more stable and reliable, with higher strength and optimized st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以及多个并排贴合设置的电芯,电芯固定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电池模组在工作过程中,会因为膨胀变形。现有的电池模组结构不合理,导致了电芯变形累积,电池模组性能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用以优化电池模组的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包括设有电极端子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所述侧面包括邻接面以及与所述邻接面相连的连接面;所述电芯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芯沿长度方向排列,所有所述电芯的所述邻接面均相互面对;以及第一间隔件,至少部分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的邻接面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邻接面固定;所述第一间隔件用于与箱体固定;其中,所述长度方向是指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所述邻接面之间具有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隙内安装有隔热材料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件包括:第一间隔部,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邻接面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邻接面均固定;以及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间隔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邻接面之外,且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的连接面或者第二表面均固定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邻接面之间均固定有所述第一间隔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部与两个相邻的所述邻接面均采用粘结剂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的连接面或者第二表面均采用粘结剂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间隔部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长于所述邻接面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邻接面外侧的部分设有用于与箱体连接的连接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螺孔,所述螺孔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间隔部的厚度方向中心线的连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间隔件,至少部分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的邻接面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邻接面均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隔件包括:第二间隔部,设于两个相邻的邻接面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邻接面均固定;以及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间隔部固定相连或者是一体的,且位于两个相邻的邻接面之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间隔部,成排设置的所述电芯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的邻接面之间都设有所述第二间隔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端板,成排设置的所述电芯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相连,或者,所述端板用于与箱体固定相连;其中,所述箱体用于安装所述电池模组。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螺杆将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端板都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以及本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箱体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连接部上的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电池模组的端板和/或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杆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内安装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所述电池模组。上述技术方安提供的电池模组,在电池模组的膨胀形成堆积的方向上设置了第一间隔件,即在成排设置的电芯的邻接面之间设置了第一间隔件,第一间隔件的尺寸小于邻接面的尺寸,所以由于第一间隔件的存在,使得两个相邻的邻接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隔为电芯的膨胀提供了缓冲空间,使得电芯的膨胀限制在该空间内,减少甚至避免了相邻的电芯因接触而造成的膨胀积累现象。并且,由于设置了第一间隔件,使得电芯与电芯不接触,有效减少了电芯之间的热传递,散热效果更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电芯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电池模组的A处安装后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第一间隔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第二间隔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分解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10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5以及本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安装于箱体5内部。以电芯1采用长方体结构为例,每个电芯1包括四个侧面13。其电芯1成排布置的方式有四种,分别如图7至图10所示。图7示意了以尺寸较小的侧面13作为邻接面14,且将第一表面11朝前布置。图8示意了以尺寸较小的侧面13作为邻接面14,且将第一表面11朝上布置。图9示意了以尺寸较大的侧面13作为邻接面14,且将第一表面11朝前布置。图10示意了以尺寸较大的侧面13作为邻接面14,且将第一表面11朝上布置。下面介绍电池模组的相关内容。参见图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1以及第一间隔件2。电芯1包括设有电极端子10的第一表面11、与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2、以及位于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之间的侧面13。侧面13包括邻接面14以及与邻接面14相连的连接面15。电芯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电芯1沿长度方向排列,所有的电芯1的邻接面14均相互面对。其中,长度方向是指箱体5的长度方向L1,如图1所示。参见图2,下面介绍电芯1的结构。电芯1包括壳体17、设于壳体17内部的电极组件18、设于电极组件18端部的连接件19、以及覆盖连接件19和电极组件18端部的盖板100。盖板100设有电极端子10。壳体17的一端封闭,一端敞口。盖板100设于壳体17的敞口处。电极组件18经由敞口安装到壳体17内部。盖板100的外表面作为下文所述电芯的第一表面11,与壳体17的敞口端相对的表面作为下文所述电芯的第二表面12。壳体17的四个侧面作为电芯1的四个侧面。参见图1,其示意了电芯1的立体结构。以电芯1为长方体结构为例,电芯1包括第一表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芯(1),包括设有电极端子(10)的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之间的侧面(13);所述侧面(13)包括邻接面(14)以及与所述邻接面(14)相连的连接面(15);所述电芯(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芯(1)沿长度方向排列,所有所述电芯(1)的所述邻接面(14)均相互面对;以及/n第一间隔件(2),至少部分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1)的邻接面(14)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邻接面(14)固定;所述第一间隔件(2)用于与箱体(5)固定;/n其中,所述长度方向是指所述箱体(5)的长度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1),包括设有电极端子(10)的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之间的侧面(13);所述侧面(13)包括邻接面(14)以及与所述邻接面(14)相连的连接面(15);所述电芯(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芯(1)沿长度方向排列,所有所述电芯(1)的所述邻接面(14)均相互面对;以及
第一间隔件(2),至少部分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1)的邻接面(14)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邻接面(14)固定;所述第一间隔件(2)用于与箱体(5)固定;
其中,所述长度方向是指所述箱体(5)的长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邻接面(14)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安装有隔热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件(2)包括:
第一间隔部(21),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邻接面(14)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邻接面(14)均固定;以及
第一连接部(22),与所述第一间隔部(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2)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邻接面(14)之外,且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1)的连接面(15)或者第二表面(12)均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邻接面(14)之间均固定有所述第一间隔部(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部(21)与两个相邻的所述邻接面(14)均采用粘结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1)的连接面(15)或者第二表面(12)均采用粘结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与所述第一间隔部(21)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的长度长于所述邻接面(14)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部(22)位于所述邻接面(14)外侧的部分设有用于与箱体(5)连接的连接结构(2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族游凯杰侯跃攀马俊林伟龙陈兴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