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14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及空调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安装蒸发器,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一下壳体、第二下壳体以及第三下壳体,所述第一下壳体与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二下壳体连接在第一下壳体和第三下壳体之间,所述第三下壳体连接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弧状主体部和显示件安装部,所述弧状主体部设置在显示件安装部的两侧,所述弧状主体部的弧度与所述第三下壳体的弧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壳体结构对显示件以及显示件的电路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利于空调器的持久稳定使用,并且装配结构简单,提高装配效率。

A shell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hell and an air conditioner,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shell and a lower shell. An evaporator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The lower shell comprises a first lower shell, a second lower shell and a third lower shell. The first lower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hell, the second lower shell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lower shell and the third lower shell, and the third lower shell is connected Connected with a display component, the display component includes an arc-shaped main body part and a display installation part, the arc-shaped main body part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play installation part, and the arc of the arc-shaped main body part is the same as the arc of the third lower shell. The shell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certain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display part and the circuit board of the display part, is conducive to the lasting and stable use of the air conditioner, and has simple assembly structure and improves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壳体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气候变化多端的现如今生活中,人们为了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办公、休息或者居住,大多数人都会采用在天花板上安装空调对所处的环境区域进行空调调节,以使得能将自身所处的区域的空气温度等因素调节至自己能感到舒适的程度,以使自身身心都能感受到轻松舒适。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810476464.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吊挂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及连接组件,第一装配体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装配体上,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装配体同一侧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结构和设置于第二装配体上与第一连接结构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当第一装配体与第二装配体处于第一配合状态时,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连接结构;当第一装配体与第二装配体处于第二配合状态时,第一连接结构能够吊挂于第二连接结构,以使第一装配体吊挂于第二装配体。虽然该专利公开的装配结构简单,但是壳体结构较为单一,且连接不牢固,不利于空调器的持久稳定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壳体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顶机壳体结构单一、连接不牢固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安装蒸发器,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一下壳体、第二下壳体以及第三下壳体,所述第一下壳体与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二下壳体连接在第一下壳体和第三下壳体之间,所述第三下壳体连接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弧状主体部和显示件安装部,所述弧状主体部设置在显示件安装部的两侧,所述弧状主体部的弧度与所述第三下壳体的弧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显示件安装部设置为向所述第三下壳体中心的方向凸起,所述显示件安装部内部连接显示件和控制显示件的电路板。进一步的,所述弧状主体部的两端侧设置第六连接部,所述第六连接部与第三下壳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显示件安装部包括平板部、垂直于平板部两侧的两个竖板部以及设置在两个竖板部之间且远离弧状主体部的前挡板,所述竖板部与弧状主体部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平板部上设置有圆形的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用于容纳显示件。进一步的,所述前挡板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电路板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为向远离第三下壳体中心方向弯曲。进一步的,在所述平板部上设置有支撑电路板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垂直于平板部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于竖板部,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竖板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高度大于第三固定板的高度。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平板部的一端连接防脱板,所述防脱板向远离所述平板部的方向倾斜。进一步的,在所述前挡板上设置第四缺口,所述第四缺口设置在远离平板部的一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壳体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壳体将下壳体设置为多层结构,提升下壳体的机械强度,通过各层下壳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得下壳体装配牢固稳定,便于对下壳体内部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更换,同时对显示件以及显示件的电路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利于空调器的持久稳定使用,并且装配结构简单,提高装配效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壳体。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壳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下壳体轴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下壳体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下壳体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下壳体轴视示意图;图6为图5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下壳体仰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三下壳体轴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三下壳体另一视角轴视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三下壳体仰视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显示组件第一视角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显示组件第二视角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显示组件第三视角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显示组件第四视角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下壳体,2-第二下壳体,3-第三下壳体,4-显示组件,5-第一固定部,6-第一出风口,7-接水盘,8-第一连接部,9-第一凸肋,10-固定块,501-第一连接孔,502-第二连接孔,51-第一安装台,52-第二安装台,12-第二固定部,13-走线部,121-第三连接孔,122-第一安装板,123-第二安装板,14-第一支撑部,141-第一台阶,142-第二台阶,143-第三台阶,15-第一容纳部,16-第二出风口,17-第二凸肋,18-第二连接部,19-第三固定部,191-第四连接孔,192-第五连接孔,20-第三连接部,21-第四连接部,22-第二容纳部,201-第一卡板,202-第一钩挂部,203-第一缺口,211-第二钩挂部,212-第二缺口,213-第一开孔,23-第一安装部,24-凹槽,25-第六连接孔,26-支撑块,41-弧状主体部,42-显示件安装部,421-平板部,422-竖板部,423-前挡板,43-第六连接部,431-第二卡板,432-第三钩挂部,44-第七连接部,45-第三缺口,46-第一卡接部,47-第二卡接部,48-第四缺口,471-第一固定板,472-第二固定板,473-第三固定板,474-防脱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壳体装配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于上壳体、下壳体之间的蒸发器,其中上壳体和蒸发器在图中未示出,具体的,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一下壳体1、第二下壳体2以及第三下壳体3,所述第一下壳体1与上壳体连接且二者形成容纳蒸发器的容纳腔,在第一下壳体1朝向蒸发器的一侧设置有接水盘7,所述接水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安装蒸发器,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一下壳体(1)、第二下壳体(2)以及第三下壳体(3),所述第一下壳体(1)与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二下壳体(2)连接在第一下壳体(1)和第三下壳体(3)之间,所述第三下壳体(3)上连接显示组件(4),所述显示组件(4)包括弧状主体部(41)和显示件安装部(42),所述弧状主体部(41)设置在显示件安装部(42)的两侧,所述弧状主体部(41)的弧度与所述第三下壳体(3)的弧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安装蒸发器,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一下壳体(1)、第二下壳体(2)以及第三下壳体(3),所述第一下壳体(1)与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二下壳体(2)连接在第一下壳体(1)和第三下壳体(3)之间,所述第三下壳体(3)上连接显示组件(4),所述显示组件(4)包括弧状主体部(41)和显示件安装部(42),所述弧状主体部(41)设置在显示件安装部(42)的两侧,所述弧状主体部(41)的弧度与所述第三下壳体(3)的弧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件安装部(42)设置为向所述第三下壳体(3)中心的方向凸起,所述显示件安装部(42)内部安装显示件和控制显示件的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主体部(41)的两端侧设置第六连接部(43),所述第六连接部(43)与第三下壳体(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件安装部(42)包括平板部(421)、垂直于平板部(421)两侧的两个竖板部(422)以及设置在两个竖板部(422)之间且远离弧状主体部(41)的前挡板(423),所述竖板部(422)与弧状主体部(4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真鑫孙卫强吴成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