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934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包括桥墩(1)和扶梯(2),所述桥墩(1)为干字型,包括横向设置的顶部悬臂和侧式站台(3)以及竖向设置的支撑柱,且所述顶部悬臂和侧式站台(3)均与支撑柱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侧式站台(3)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侧式站台(3)长度相匹配的过厅通道(9),所述过厅通道(9)两端与所述侧式站台(3)之间设有换乘站台楼梯(13),所述侧式站台(3)与道路两端之间设有天桥(4),所述天桥(4)与两端路面之间设有扶梯(2),且一侧的天桥(4)旁设有设备管路用房(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减小了对路面资源的占用,同时方便乘客上下车和换乘。

A single layer light rail station structure with side suspens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de hanging single-layer light rail station structure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which comprises a pier (1) and an escalator (2), the pier (1) is a dry type, including a top cantilever and a side platform (3) arranged horizontally and a support column arranged vertically, and the top cantilever and the side platform (3)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column to form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ide platform (3)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structure and the side platform (3 A hall passage (9) matched with the length of the type platform (3),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hall passage (9) and the side platform (3)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fer platform stair (13), between the side platform (3)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road is provided with an overpass (4), between the overpass (4)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road is provided with an escalator (2), and beside the overpass (4) on on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room (7) for equipment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single-layer light rail station structure suspended at the middle side of the road, which reduces the occupation of the road resources, and is convenient for the passengers to get on and off the vehicle and trans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
本技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
技术介绍
悬挂式单轨铁路是单轨铁路的一种,单轨铁路按照走行模式和结构,主要分成两类——悬挂式单轨铁路和跨坐式单轨铁路。悬挂式单轨铁路(也称空中轨道列车)的列车悬挂在轨道之下,轨道以高架兴建,地面上只需很小的空间建造承托轨道的桥墩,并且列车下方的空间很大,没有其他高架铁路的庞大的桥身,可以自由通车,因此可以建在城市CBD等交通拥堵严重的地方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适用于高峰小时单向断面客流量在0.5-2万人次以下的交通线上,如作为城区通往机场、码头、铁路干线等对外交通枢纽中心的客运交通线,大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大住宅区之间的交通连接线,或是大型购物、娱乐场所,大型机场,大学内部的客运交通线,作为城市风景观光游览线的交通线,博览会、游乐场等处所作为短途交通运输线或观光旅游线。目前,在城市单轨铁路交通系统中,传统的路中高架车站通常采用路中跨座式高架车站的建筑方案,如图1,这种路中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存在一下缺陷,一是主体建筑的宽度高度大,是的整体建筑体量大,对道路上方空间影响较大;二是占用路面道路,不仅景观环境较差,而且影响原有的路面交通占用大量空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设于路中干字型的桥墩,通过中间的支撑柱为悬挂式单轨和站台提供支撑,且支撑柱的宽度较传统跨座式单轨设于路面中的支柱小很多,减小了对路面空间的占用;支撑柱顶部设置的顶部悬臂上设置往返单轨运行轨道,顶部悬臂底部设置侧式站台和过厅通道,便于乘客上下车和换乘;侧式站台与两端路面之间设有天桥和扶梯,便于乘客疏散,且天桥一侧设有备用的设备管路用房,大大,合理运用了空间资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包括桥墩和扶梯,所述桥墩为干字型,包括横向设置的顶部悬臂和所述顶部悬臂底部对称设置的侧式站台以及竖向设置的支撑柱,且所述顶部悬臂和侧式站台均与支撑柱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侧式站台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侧式站台长度相匹配的过厅通道,所述过厅通道两端与所述侧式站台之间设有换乘站台楼梯,以实现换乘;所述侧式站台与道路两端之间设有天桥,所述天桥与两端路面之间设有扶梯,且一侧的天桥旁设有位于道路红线外设备管路用房。进一步地,所述天桥的底部设有电缆通道夹层。进一步地,所述天桥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天桥等长的天桥顶。进一步地,所述扶梯包括电动扶梯和步梯,且所述电动扶梯和步梯与所述设备管路用房合建。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悬臂的顶部设有长度大于所述侧式站台长度的遮挡部件。进一步地,所述侧式站台的站台面与悬挂单轨车辆的车门地面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天桥的桥面和所述侧式站台的站台面平齐相接。进一步地,所述天桥与两端路面之间还设有垂直式电梯。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设于路中干字型的桥墩,通过中间的支撑柱为悬挂式单轨和站台提供支撑,且支撑柱的宽度较传统跨座式单轨设于路面中的支柱小很多,减小了对路面空间的占用;支撑柱顶部设置的顶部悬臂上设置往返单轨运行轨道,顶部悬臂底部设置侧式站台和过厅通道,便于乘客上下车和换乘;侧式站台与两端路面之间设有天桥和扶梯,便于乘客疏散,且天桥一侧设有备用的设备管路用房,大大,合理运用了空间资源。(2)本技术的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天桥的底部设有电缆通道夹层,用于电缆的放置和通过,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天桥的顶部设有天桥顶,用于为天桥提供遮挡,避免通过天桥的乘车受雨淋或暴晒。(3)本技术的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天桥和两端路面之间均设有扶梯和电梯,方便乘客上下车,且扶梯和电梯可以与设备管路用房7或用地范围内的商业单体、公建等建筑物合建,以使得楼扶梯成为天桥与路侧的商业单体或公共建筑共用的共用梯道。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规路中高架车站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的俯视图。所有附图中,同一个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与零件,其中:1-桥墩、2-扶梯、3-侧式站台、4-天桥、5-检票机构、6-垂直式电梯、7-设备管路用房、8-电缆通道夹层、9-过厅通道、10-电动扶梯、11-步梯、12-天桥顶、13-换乘站台楼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的俯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包括桥墩1、侧式站台3、过厅通道9、换乘站台楼梯13、天桥4、检票机构5、扶梯2、电动扶梯10、步梯11、垂直式电梯6和设备管理用房7,桥墩1设于路中,桥墩1为干字型,包括中间的竖向设置的支撑柱,横向设置的顶部悬臂和两侧的侧式站台3,顶部悬臂和侧式站台3均与支撑柱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顶部悬臂沿道路横向两侧各设一悬挂式单轨车辆运行轨道,实现往返;侧式站台3对称设于顶部悬臂底部,且侧式站台3的站台面与悬挂单轨车辆的车门地面相匹配,以保证乘客上下车安全;侧式站台3的底部设有过厅通道9,过厅通道9用于乘客于往返车辆之间换乘,过厅通道9的长度与侧式站台3长度相匹配,侧式站台2与过厅通道9之间设有换乘站台楼梯13,过厅通道9底部距离路面的高度大于道路上通行车辆的高度,以免与路面车辆产生干扰,且最大程度减少了路中主体建筑的宽度、高度,整体减小了车站主体的体量,充分利用珍贵的道路资源。作为优选,顶部悬臂的顶部设有长度大于侧式站台长度的遮挡部件,用于为侧式站台3提供遮挡,方便乘客等车。侧式站台3与道路两端之间设有天桥4,用于为乘客从道路两侧进入悬挂式单层轻轨站内乘车或者从轻轨站内离开提供通道,天桥4的桥面和侧式站台3的站台面平齐相接,天桥4和两端路面之间均设有扶梯2,扶梯2包括电动扶梯10和步梯2,电动扶梯10和步梯2并排设置,方便乘客从天桥4过度到路面上。其中天桥4上设有两处检票机构5,两处检票机构均位于天桥4靠近路两端的位置。作为优选,天桥4的顶部设有与天桥4等长的天桥顶12,用于为天桥4提供遮挡,避免通过天桥的乘车受雨淋或暴晒。作为优选,路面两端与天桥之间设有垂直式电梯6,便于乘客直接从路面两端升至天桥上,节省上车下车时间。道路一侧设有设备管路用房7,设备管路用房7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包括扶梯(2)和设于路中的桥墩(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1)为干字型,包括横向设置的顶部悬臂和所述顶部悬臂底部对称设置的侧式站台(3)以及竖向设置的支撑柱,且所述顶部悬臂和侧式站台(3)均与支撑柱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n所述侧式站台(3)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侧式站台(3)长度相匹配的过厅通道(9),所述过厅通道(9)两端与所述侧式站台(3)之间设有换乘站台楼梯(13),以实现换乘;/n所述侧式站台(3)与道路两端之间设有天桥(4),所述天桥(4)与两端路面之间设有扶梯(2),且一侧的天桥(4)旁设有位于道路红线外设备管路用房(7),所述天桥(4)的底部设有电缆通道夹层(8);/n所述扶梯(2)包括电动扶梯(10)和步梯,且所述电动扶梯(10)和步梯与所述设备管路用房(7)合建,所述天桥(4)与两端路面之间还设有垂直式电梯(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中侧悬挂式单层轻轨站结构,包括扶梯(2)和设于路中的桥墩(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1)为干字型,包括横向设置的顶部悬臂和所述顶部悬臂底部对称设置的侧式站台(3)以及竖向设置的支撑柱,且所述顶部悬臂和侧式站台(3)均与支撑柱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侧式站台(3)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侧式站台(3)长度相匹配的过厅通道(9),所述过厅通道(9)两端与所述侧式站台(3)之间设有换乘站台楼梯(13),以实现换乘;
所述侧式站台(3)与道路两端之间设有天桥(4),所述天桥(4)与两端路面之间设有扶梯(2),且一侧的天桥(4)旁设有位于道路红线外设备管路用房(7),所述天桥(4)的底部设有电缆通道夹层(8);
所述扶梯(2)包括电动扶梯(10)和步梯,且所述电动扶梯(1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付敏赵鹏裴利华汪雅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