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及太阳能发电瓦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91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33
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基底层、防水绝缘层、第一胶层及光伏组件层;所述第一胶层将所述防水绝缘层与所述光伏组件层粘接,其中所述防水绝缘层由聚酯、硅改性树脂、高耐候聚酯、聚偏氟乙烯、丙烯酸酯及单组分聚氨酯其中一种材料制成。该太阳能发电瓦有较强的防水汽性能;耐候性好,使用寿命长久;可以使用水泥的等常规瓦基底提升太阳能发电瓦的隔热性能;可以使用水泥的等常规瓦基底,所以瓦可以制作成多种样式与结构,安装方式成熟,屋面的整体外观一致性佳,安装时与其他非发电瓦匹配性好。本实施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太阳能发电瓦的太阳能发电瓦屋面。

A kind of solar power tile and its ro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olar power generation til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layer, a waterproof insulating layer, a first adhesive layer and a photovoltaic module layer which are successively stacked from bottom to top; the first adhesive layer adheres the waterproof insulating layer with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layer, wherein the waterproof insulating layer is made of polyester, silicon modified resin, high weather resistant polyester,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acrylate and one component polyurethane Cheng. The solar power tile has strong water-proof performance; good weather resistance and long service life; it can use cement and other conventional tile bases to improve the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olar power tile; it can use cement and other conventional tile bases, so the tile can be made into a variety of styles and structures, the installation method is mature,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roof is good, and the installation is matched with other non power tiles Good compatibility.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solar power tile roof using the solar power t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及太阳能发电瓦屋面
本技术设计太阳能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及太阳能发电瓦屋面。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芯片在建筑方面的常见应用有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建材发电瓦,由于透光性的要求,以上两种产品都是以玻璃为基材进行封装的。以玻璃为基材的太阳能发电瓦,具有如下不足:1.玻璃的成型是高温热弯成型,形状受限,制作凹槽、大曲率结构难度非常大,热弯的钢化玻璃比平板钢化玻璃自爆率高数倍;2.隔热性能差,玻璃基太阳能发电瓦可以将直射的太阳光转换为电能,具有遮光的作用,但是工作时会产生热能,夏季发电瓦的常态工作温度要在40℃以上,最高可达60℃。如果使用常规的陶瓦或琉璃瓦可以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但是相比于玻璃基底瓦,常规瓦的防水汽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瓦以解决使用水泥基底瓦防水汽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基底层、防水绝缘层、第一胶层及光伏组件层;所述第一胶层将所述防水绝缘层与所述光伏组件层粘接,其中,所述防水绝缘层由聚酯、硅改性树脂、高耐候聚酯、聚偏氟乙烯、丙烯酸酯及单组分聚氨酯其中一种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绝缘层厚度为20-2000纳米。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防水层、第二胶层、太阳能电池芯片层、第三胶层及前板层;所述第二胶层将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层粘接;所述第三胶层将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层与所述前板层粘接。进一步地,还包括依次贯穿所述基底层、防水绝缘层、第一胶层、防水层及第二胶层的引线孔;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层与所述引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引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引线孔依次由基底层、防水绝缘层、第一胶层、防水层及第二胶层引出。进一步地,所述引线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水部。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部为防水管,所述防水管的形状与所述引线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防水管嵌设在所述引线孔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基底层结构为平面结构或曲面结构。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胶框;所述防水胶框将所述第一胶层、所述防水层、所述第二胶层、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层及所述第三胶层包围,且将所述防水绝缘层与所述前板层粘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屋面,包括以上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基底层、防水绝缘层、第一胶层及光伏组件层;所述第一胶层将所述防水绝缘层与所述光伏组件层粘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有较强的防水汽性能;(2)耐候性好,使用寿命长久;(3)可以使用水泥的等常规瓦基底提升太阳能瓦的隔热性能;(4)可以使用水泥的等常规瓦基底,所以瓦可以制作成多种样式与结构,安装方式成熟,屋面的整体外观一致性佳,安装时与其他非发电瓦匹配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瓦局部层级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瓦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瓦层级尺寸关系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瓦平面结构基底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瓦曲面结构基底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底层;2:防水绝缘层;3:第一胶层;4:光伏组件层;41:防水层;42:第二胶层;43:太阳能电池芯片层;44:第三胶层;45:前板层;5:引线孔;6:防水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瓦局部层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基底层1、防水绝缘层2、第一胶层3及光伏组件层4;所述第一胶层3将所述防水绝缘层2与所述光伏组件层4粘接。可选的,防水绝缘层2要求与水泥瓦附着力强,可以选用具有高绝缘性和防水性的树脂,可以由聚酯PE、硅改性树脂SMP、高耐候聚酯HDP、聚偏氟乙烯PVDF、丙烯酸酯及单组分聚氨酯其中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可选的,防水绝缘层2厚度为20-2000纳米。此厚度可以解决水泥瓦透水率高是问题。在太阳能发电瓦中加入防水绝缘层2有效防止水汽进入光伏组件层4内部影响光伏组件层4正常工作。可选的,所述光伏组件层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防水层41、第二胶层42、太阳能电池芯片层43、第三胶层44及前板层45;所述第二胶层42将所述防水层41与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层43粘接;所述第三胶层44将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层43与所述前板层45粘接。第一胶层3、第二胶层42及第三胶层44的作用是保护电池芯片,将电池芯片与防水层41和前板层45粘接在一起,一般使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或聚烯烃弹性体POE热熔胶膜;防水层41为薄膜柔性材质,主要作为背面防水层,可以由高分子材料和/或金属薄膜材料制成,具体的,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TPO、铝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复合材料;前板层45为薄膜柔性材质,具有高透光性、高阻水率,如含氟薄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TPO等。通过上诉结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水汽进入到太阳能电池芯片层43内部。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瓦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瓦还包括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基底层(1)、防水绝缘层(2)、第一胶层(3)及光伏组件层(4);/n所述第一胶层(3)将所述防水绝缘层(2)与所述光伏组件层(4)粘接,其中所述防水绝缘层(2)由聚酯、硅改性树脂、高耐候聚酯、聚偏氟乙烯、丙烯酸酯及单组分聚氨酯其中一种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基底层(1)、防水绝缘层(2)、第一胶层(3)及光伏组件层(4);
所述第一胶层(3)将所述防水绝缘层(2)与所述光伏组件层(4)粘接,其中所述防水绝缘层(2)由聚酯、硅改性树脂、高耐候聚酯、聚偏氟乙烯、丙烯酸酯及单组分聚氨酯其中一种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绝缘层(2)厚度为20-200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层(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防水层(41)、第二胶层(42)、太阳能电池芯片层(43)、第三胶层(44)及前板层(45);
所述第二胶层(42)将所述防水层(41)与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层(43)粘接;
所述第三胶层(44)将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层(43)与所述前板层(45)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贯穿所述基底层(1)、防水绝缘层(2)、第一胶层(3)、防水层(41)及第二胶层(42)的引线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彦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