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炉高炉煤气负压交换旋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183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炼焦炉高炉煤气负压交换旋塞,是用于高炉煤气管道上的加热煤气换向设备.它是由T形互为90度三通式外壳,立壁上开的两个通孔夹角为60度二通钟罩式芯子、固定架、弹簧、压盖、顶丝、油杯、截流槽组成的.其特点是利用废气瓣的负压条件使旋塞实现负压操作,杜绝了煤气向大气中泄漏,有利于安全生产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污染环境.(*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炼焦炉各种炉型的高炉煤气分配管道上的加热煤气换向设备。从此专利技术前的现有技术来看,原设计所使用的以及宝山钢铁厂引进的日本技术均是正压直通操作旋塞,煤气通过两端的密封间隙向大气中泄漏,容易发生煤气事故,以致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由于是直通式的,每个煤气蓄热室需2个交换旋塞,同时还需要与之配套的2个调节旋塞,一座65孔焦炉则需要134套交换旋塞和调节旋塞,所以用量太大,非常不经济。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设计一种炼焦炉高炉煤气负压交换旋塞,利用负压操作原理防止煤气向大气中泄漏,又以合理的设计结构,大大节省了旋塞的用量,每两个蓄热室只需要一个交换旋塞和一个与之配套的调节旋塞,所以一座65孔焦炉只需要67套负压交换旋塞和调节旋塞,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实现此专利技术,采取的措施是将高炉煤气负压交换旋塞的外壳制成一个T形互为90度三通式,将芯子制成立壁上两个通孔的夹角为60度二通钟罩式。当芯子装入壳体内时,形成两个区,一个为芯子的三分之一弧长与壳体间形成的负压区⑨,一个为通煤气的正压区⑩。在芯子大头端的径向油沟外面设一条环形沟槽,其旋塞上端装有固定架、弹簧、压盖、并以顶丝锁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高炉煤气的交换旋塞是负压操作,避免了煤气向大气中泄漏,即能安全生产,又能不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污染环境,又因设计结构合理,大大减少了交换旋塞和与之配套的调节旋塞的使用数量,显著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操作原理可结合下面附图加以说明。图1为高炉煤气负压交换旋塞的操作原理及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高炉煤气加热管道立视图。本专利技术的高炉煤气负压交换旋塞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一个T形互为90度的三通式外壳①和下端开口、上端封盖、立壁设有两个互为60度角的通孔的钟罩式芯子②组成的,二者装配后形成两个区,一个为芯子的三分之一弧长与壳体间的负压区⑨,一个为通煤气的正压区⑩(看图2)。在芯子②与壳体上端径向油沟的外面密封面间设有环形截流槽⑧,并通过连通孔使之与负压区⑨相通,其结构还包括固定架③、弹簧④、压盖⑤、顶丝⑥、油环⑦。如图2所示,其高炉煤气负压交换旋塞的负压操作原理是建立在焦炉于正常操作情况下焦炉下部小烟道处于负压的基点上。此专利技术旋塞的外壳为三通式,横向二通式,一端连接在上升气流废气瓣的连接管上,另一端连接在下降气流废气瓣的连接管上。当焦炉在生产情况下,下降气流废气瓣中的压力大约为负10毫米水柱,如果旋塞不严密而漏过来的煤气自动导入下降气流废气瓣中,随烟道气入烟道由烟囱排出。旋塞底端平面设有螺丝孔,与调节旋塞连接。另外还设有油杯。为了防止旋塞交换煤气时芯子拉出产生缝隙漏煤气在其上部设置弹簧压架,以顶丝顶在弹簧压盖上压紧弹簧,使作用力传到芯子上。如图3所示,高炉煤气加热管道的立式图中,①为煤气主管,②分管,③交换旋塞,④调节旋塞,⑤孔板盒,⑥直管,⑦交换搬杆,⑧交换拉杆,⑨废气瓣。从图中可见,使用高炉煤气负压交换旋塞,在二个蓄热室只需要一个交换旋塞和一个与之配套的调节旋塞,这样使其使用数量大大减少,原来一座65孔焦炉需要134套交换旋塞和调节旋塞,现在只需要67套就可以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外壳①、芯子②、固定架③、弹簧④、压盖⑤、顶丝⑥、油环⑦组成的高炉煤气负压交换旋塞,其特征是将外壳①和芯子②制成能够实现负压操作的,使旋塞使用量减少一半的结构型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外壳①、芯子②、固定架③、弹簧④、压盖⑤、顶丝⑥、油环⑦组成的高炉煤气负压交换旋塞,其特征是将外壳①和芯子②制成能够实现负压操作的,使旋塞使用量减少一半的结构型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旋塞,其特征是外壳①制成T形互为90度三通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换旋塞,其特征是芯子②制成下端开口、上端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少有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