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脱色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177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4:16
本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效脱色柱,包括承载座、承载柱、脱色腔、导流管、驱动泵、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承载柱以承载底座轴线对称分布并与承载座上端面垂直连接,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分别嵌于相互独立的脱色腔内,脱色腔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承载柱滑动连接,脱色腔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分别设一个透孔,相邻两个脱色腔中,位于上方的脱色腔的一个透孔通过驱动泵与位于下方脱色腔的一个透孔间相互连通,且与驱动泵所连接的两个脱色腔的透孔分布在承载座两侧。本新型结构布局紧凑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集成化程度高,可灵活调整脱色柱整体结构和工作模式。

A new high efficiency decolorizing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efficient decolorizing column,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seat, a bearing column, a decolorizing chamber, a guide pipe, a driving pump, a decolorizing active carbon, a decolorizing yarn bag, a degreasing cotton layer and a decolorizing resin layer. The bearing column is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with the axis of the bearing base and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bearing seat. The decolorizing active carbon, the decolorizing yarn bag, the degreasing cotton layer and the decolorizing resin layer are respectively embedded in each other The two ends of the decolorizing cavity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column by sliding blocks.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decolorizing cavit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In the adjacent two decolorizing cavities, a through hole of the upper decolorizing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a through hole of the lower decolorizing cavity through the driving pump, and the through holes of the two decolorizing cavitie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pump are distributed in the bearing seat Both sides. The new stru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and simple layout,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integration degree, and flexible adjustment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working mode of the decolorizing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脱色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色设备,属生物化工设备

技术介绍
脱色柱在生物化工等领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但当前所使用的脱色柱往往均为传统的密闭式柱状结构,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一方面存在设备结构和自重大,从而导致当前的脱色柱安装、使用及维护作业难度及成本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当前也造成当前脱色柱设备再运行中,无法根据使用场合、运行工艺等需要灵活调整脱色柱结构,同时也无法对脱色柱进行快速便捷的零部件更换及维护作业,且在进行零部件更换作业时均需要在停止运行状态下进行,从而严重影响了脱色柱设备使用灵活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脱色柱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脱色柱,该新型结构布局紧凑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集成化程度高,可灵活调整脱色柱整体结构和工作模式,在达到有效满足不同使用环境和工艺要求的同时,还可有效的提高了脱色柱维护作业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并可实现检修与脱色通过进行,极大的提高脱色柱使用灵活性和运行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高效脱色柱,包括承载座、承载柱、脱色腔、导流管、驱动泵、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承载柱至少两条,各承载柱以承载底座轴线对称分布并与承载座上端面垂直连接,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分别嵌于相互独立的脱色腔内,脱色腔均位于承载座上方,其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承载柱滑动连接,各脱色腔沿承载柱轴线方向均布,且沿承载柱轴线方向自上而下分布的各脱色腔内部依次填充脱色纱布袋、脱色活性炭、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脱色腔均为密闭腔体结构,其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分别设一个透孔,相邻两个脱色腔中,位于上方的脱色腔的一个透孔通过驱动泵与位于下方脱色腔的一个透孔间相互连通,且与驱动泵所连接的两个脱色腔的透孔分布在承载座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的脱色腔均为密闭腔体结构,其轴线与承载座上端面呈0°—90°夹角,所述脱色腔包括腔体、振荡机构、辐照加热机构及承载架,所述振荡机构、辐照加热机构均至少两个,其中各振荡机构环绕轴线均布在腔体外表面,各辐照加热机构环绕腔体轴线均布,并通过转台机构与腔体内表面相互连接,所述承载架若干,均为与腔体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且各承载架均沿腔体轴线方向均布并与腔体内表面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的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均嵌于承载架内并通过承载架与腔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架中,各承载架轴线与透孔轴线呈0°—60°夹角,相邻两个承载架间通过至少四条弹簧相互连接,所述弹簧环绕承载架轴线均布,所述振荡机构、辐照加热机构均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承载架之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的腔体侧表面设至少一个检修口,且检修口面积为至少4个承载架侧表面面积总和。进一步的,所述的脱色腔中,相临两个脱色腔之间通过至少两条弹性伸缩杆相互连接,所述弹性伸缩杆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脱色腔铰接,并与脱色腔轴线呈0°—90°夹角。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上设轴孔,通过轴孔包覆在承载柱外并与承载柱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上另设至少一个定位销,并通过定位销与承载柱相互连接。本新型结构布局紧凑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集成化程度高,可灵活调整脱色柱整体结构和工作模式,在达到有效满足不同使用环境和工艺要求的同时,还可有效的提高了脱色柱维护作业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并可实现检修与脱色通过进行,极大的提高脱色柱使用灵活性和运行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脱色柱,包括承载座1、承载柱2、脱色腔3、导流管4、驱动泵5、脱色活性炭6、脱色纱布袋7、脱脂棉层8及脱色树脂层9,承载柱2至少两条,各承载柱2以承载底座1轴线对称分布并与承载座1上端面垂直连接,脱色活性炭6、脱色纱布袋7、脱脂棉层8及脱色树脂层9分别嵌于相互独立的脱色腔3内,脱色腔3均位于承载座1上方,其两端分别通过滑块10与承载柱2滑动连接,各脱色腔3沿承载柱2轴线方向均布,且沿承载柱2轴线方向自上而下分布的各脱色腔3内部依次填充脱色纱布袋7、脱色活性炭6、脱脂棉层8及脱色树脂层9,脱色腔3均为密闭腔体结构,其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分别设一个透孔11,相邻两个脱色腔3中,位于上方的脱色腔3的一个透孔11通过驱动泵5与位于下方脱色腔3的一个透孔11间相互连通,且与驱动泵5所连接的两个脱色腔3的透孔11分布在承载座1两侧。其中,所述的脱色腔3为密闭腔体结构,其轴线与承载座1上端面呈0°—90°夹角,所述脱色腔3包括腔体31、振荡机构32、辐照加热机构33及承载架34,所述振荡机构32、辐照加热机构33均至少两个,其中各振荡机构32环绕轴线均布在腔体31外表面,各辐照加热机构33环绕腔体31轴线均布,并通过转台机构12与腔体31内表面相互连接,所述承载架34若干,均为与腔体31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且各承载架34均沿腔体31轴线方向均布并与腔体31内表面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的脱色活性炭6、脱色纱布袋7、脱脂棉层8及脱色树脂层9均嵌于承载架34内并通过承载架34与腔体31连接。此外,所述的承载架34中,各承载架34轴线与透孔11轴线呈0°—60°夹角,相邻两个承载架34间通过至少四条弹簧35相互连接,所述弹簧35环绕承载架34轴线均布,所述振荡机构32、辐照加热机构33均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承载架34之间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腔体31侧表面设至少一个检修口13,且检修口13面积为至少4个承载架34侧表面面积总和。与此同时,所述的脱色腔3中,相临两个脱色腔3之间通过至少两条弹性伸缩杆14相互连接,所述弹性伸缩杆14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脱色腔3铰接,并与脱色腔3轴线呈0°—90°夹角。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滑块10上设轴孔15,通过轴孔15包覆在承载柱2外并与承载柱2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上10另设至少一个定位销16,并通过定位销16与承载柱2相互连接。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根据需要对承载座、承载柱、脱色腔、导流管、驱动泵、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进行组装,且组装时,根据使用环境及工艺要求,对承载了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的各脱色腔的数量、分布位置及连接关系进行调整,然后将位于最上端和最下端的脱色腔分别与外部的物料输送管路连通,将驱动泵与外部电路系统连通,即可完成本新型装备;在脱色时,待脱色物料从最上端和最下端的脱色腔中任意一种流入,然后在驱动泵驱动下依次通过各脱色腔,由各脱色腔内的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进行脱色处理,即可完成脱色作业。在进行设备维护和更换时,仅需通过调整各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脱色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高效脱色柱包括承载座、承载柱、脱色腔、导流管、驱动泵、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所述承载柱至少两条,各承载柱以承载底座轴线对称分布并与承载座上端面垂直连接,所述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分别嵌于相互独立的脱色腔内,所述脱色腔均位于承载座上方,其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承载柱滑动连接,各脱色腔沿承载柱轴线方向均布,且沿承载柱轴线方向自上而下分布的各脱色腔内部依次填充脱色纱布袋、脱色活性炭、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所述脱色腔均为密闭腔体结构,其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分别设一个透孔,相邻两个脱色腔中,位于上方的脱色腔的一个透孔通过驱动泵与位于下方脱色腔的一个透孔间相互连通,且与驱动泵所连接的两个脱色腔的透孔分布在承载座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脱色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高效脱色柱包括承载座、承载柱、脱色腔、导流管、驱动泵、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所述承载柱至少两条,各承载柱以承载底座轴线对称分布并与承载座上端面垂直连接,所述脱色活性炭、脱色纱布袋、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分别嵌于相互独立的脱色腔内,所述脱色腔均位于承载座上方,其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承载柱滑动连接,各脱色腔沿承载柱轴线方向均布,且沿承载柱轴线方向自上而下分布的各脱色腔内部依次填充脱色纱布袋、脱色活性炭、脱脂棉层及脱色树脂层,所述脱色腔均为密闭腔体结构,其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分别设一个透孔,相邻两个脱色腔中,位于上方的脱色腔的一个透孔通过驱动泵与位于下方脱色腔的一个透孔间相互连通,且与驱动泵所连接的两个脱色腔的透孔分布在承载座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脱色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色腔均为密闭腔体结构,其轴线与承载座上端面呈0°—90°夹角,所述脱色腔包括腔体、振荡机构、辐照加热机构及承载架,所述振荡机构、辐照加热机构均至少两个,其中各振荡机构环绕轴线均布在腔体外表面,各辐照加热机构环绕腔体轴线均布,并通过转台机构与腔体内表面相互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刚占百涛王姗李占涛宋亚杰詹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