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12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床,包括设有四条床腿的床体,以及架设在床体上的床板,所述床板由前、中、后三部分构成,所述床体底部固定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抵靠住所述床板中部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床体底部设置升降机构,仅对床板中部进行升降操作,即可方便调控床板中部上升或下降,方便按摩师操作。

Massage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ssage bed, which comprises a bed body with four bed legs and a bed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bed body. The bed plate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front part, the middle part and the back part. The bottom of the bed body is fixed with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against the bottom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ed plate of the residenc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mechanism at the bottom of the bed body, which can only lift and lower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ed plate,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control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ed plate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masse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摩床
本技术涉及理疗设备
,尤其是一种按摩床。
技术介绍
按摩是指用手或器械来回摩擦、揉捏或敲打身体的表面部分的行为,如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经络穴位,调整神经功能,用于治疗和保养。按摩常用设备包括按摩床,被按摩者趴在或躺卧在按摩床上,方便按摩师或医生在一旁进行按摩操作。传统结构比较简单的按摩床,是在普通单人床头部设置一个通孔,被按摩着脸部或后脑部架设在通孔上,使得整个身体处于平整状态,方便按摩师操作,同时被按摩者比较舒适。如今有些医院的理疗室内的按摩床,床体的部分能抬起而托起人体局部,如床板为多块铰接构成,一头底部设置顶杆能顶起部分床板,使得躺在床上的患者坐起;或在床体一端设置托架,方便架起患者的腿部等;或床板部分设为按摩轮结构,方便躺卧在床上的人被机械按摩轮进行按摩。上述结构的按摩床,都必须存在便于患者臀部及腰部放置的支撑体,也就是说,不管床体如何改变结构,而支撑臀部和腰部的结构是不动的;这就造成对于臀部和腰部需要抬起或悬空时进行按摩的操作变得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按摩床,能改变床体中部的形状,方便患者的腰部按摩,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按摩床,包括设有四条床腿的床体,以及架设在床体上的床板,所述床板由前、中、后三部分构成,所述床体底部固定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抵靠住所述床板中部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曲轴和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曲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床板中部底部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为异型凸轮,所述异型凸轮为滚轮径向上设有凸起和凹陷,所述异型凸轮的外周缘抵靠住所述床板中部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限位插销设备,所述限位插销设备限定住所述曲轴的转动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插销设备包括限位板和插销,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插销插入所述插孔,卡住所述曲轴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在左右方向上设为伸缩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床腿为高度可调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高度可调结构为电动伸缩杆。进一步地,所述床体的边角处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设有上下伸缩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前端的支撑架上部架设有横杆。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后端的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槽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床体底部设置升降机构,仅对床板中部进行升降操作,即可方便调控床板中部上升或下降,方便按摩师操作。本技术还对床体的宽度上进行可调性改进,宽度上设为伸缩结构,使得床体适应不同体型的人使用,克服传统按摩床宽度固定无法调节的问题。整个产品的结构巧妙,在传统按摩床基础上进行结构改进,使得按摩更为方便轻松,减轻按摩师的劳累程度,能对按摩者各部位进行有效地按摩,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按摩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示标记:1-床体、2-床腿、31-床板前部、32-床板中部、33-床板后部、4-升降机构、41-轴承座、42-曲轴、43-连杆、44-异型凸轮、5-支撑杆、51-支撑槽、6-支撑杆、61-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按摩床,适用于按摩场所,包括医院理疗室,方便按摩师对病患进行按摩时使用,尤其是病患的腰臀部需要按摩,可抬起或悬空腰臀部,按摩师能很轻松地对病患进行按摩操作。如图1所示的一种按摩床,包括设有四条床腿2的床体1,以及架设在床体1上的床板3,所述床板3由前部31、中部32、后部33三部分构成,所述床体1底部固定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点活动端抵靠住床板中部32的底面。本按摩床将架设在床体1上的床板3分设为前部31、中部32、后部33等三部分,尤其是对中部32的底部设置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4,使得中部32能处于高出或低于床板3正常状态的平面高度,因此病患的腰臀部能被抬起或悬空,方便按摩师操作。其中升降机构4的结构之一,如图2所示,包括曲轴42和连杆43,所述连杆43一端与所述曲轴4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床板中部32底部铰接,曲轴42经轴承座41固定在床体1的底部。在曲轴42转动时带动连杆43下端转动,上端会相应作上下移动,使得铰接的床板中部32抬起或降落。设定曲轴42处于水平状态时,床板前部31、中部32和后部33位于同一平面高度上;在曲轴42转动一周就会出现中部32高出和低于该平面高度各一次。曲轴42的转动,可在床体1侧边设置摇柄和其它辅助件驱动曲轴42转动,如摇柄经齿轮与轴承座41上轴齿连接。另外,由于图2所示的水平位置的曲轴42,处于不稳状态,因此可在床体1侧边设置限位插销设备(图中未示出),限定住曲轴42的转动位置,相应能确定中部32的抬起或降落的高度。限位插销设备的具体结构为,包括限位板和插销,所述限位板固定在床体侧边上,上面设有多个插孔,插销穿过插孔,卡住曲轴42的转动。升降机构4的另一结构,如图3所示,为异型凸轮44,所述异型凸轮44为滚轮径向上设有凸起和凹陷,所述异型凸轮44的外周缘抵靠住所述床板中部32底面。异型凸轮44的转动,床板中部32与异型凸轮44外周缘接触位置发生高低变化,在异型凸轮44的凸起与床板中部32接触时,顶起床板中部32,在凹陷与床板中部32接触时,床板中部32沉降下去。采用异型凸轮44能实现床板中部32的抬起或降落,达到病患腰臀部的抬起或悬空目的。对于床体1,其传统结构的宽度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对于体型较宽的病患,可能会显得有些拥挤,给按摩带来不便。本技术对床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床,包括设有四条床腿的床体,以及架设在床体上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由前、中、后三部分构成,所述床体底部固定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抵靠住所述床板中部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床,包括设有四条床腿的床体,以及架设在床体上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由前、中、后三部分构成,所述床体底部固定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抵靠住所述床板中部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曲轴和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曲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床板中部底部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异型凸轮,所述异型凸轮为滚轮径向上设有凸起和凹陷,所述异型凸轮的外周缘抵靠住所述床板中部底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限位插销设备,所述限位插销设备限定住所述曲轴的转动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源王璐瑶胡万宁刘英李爽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