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榕生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地下水换热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994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地下水换热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包括畜禽舍、水源热泵供能部分、热交换部分、进风通道部分、回风通道部分,所述水源热泵供能部分设置在地面下的土壤层(2)内,所述热交换部分安装在地面(1)上,所述进风通道部分(13)为设置在畜禽舍一侧的一间狭长小屋,所述回风通道部分(18)为设置在畜禽舍另一侧的一间狭长小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利用水源热泵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通过利用水源热泵技术提供的的冷热水循环,一套设施即可实现畜禽舍温度的精准控制,空气预热/冷后才缓缓进入畜禽舍,可回收利用畜禽舍排出废气的热量,后期维护简单方便,减少能耗。

An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quaculture system using groundwater for heat exchan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breeding system which utilizes the heat exchange of groundwater, including a livestock and poultry house, a water source heat pump energy supply part, a heat exchange part, an air inlet passage part and a return air passage part. The energy supply part of the water source heat pump is arranged in the soil layer (2) under the ground, the heat exchange part is installed on the ground (1), and the air inlet passage part (13) is arranged on the ground The return air passage part (18) is a long and narrow hut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livestock house. The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reeding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utilizes the cold and hot water circulation provided by the water source heat pump technology, a set of facilities can realize the precise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house, the air enters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house slowly after preheating / cooling, the heat of the exhaust gas discharged from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house can be recycled, the later maintenanc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地下水换热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环境节能环保养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以地下水能源为畜禽舍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的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畜禽舍使用的环境控制系统通常是以纵向通风模式为主的传统环控系统,其构成主要由风机通风子系统、水帘降温子系统和锅炉增温子系统构成。纵向通风模式主要由各子系统在不同季节搭配使用来调节畜禽舍内温湿度,因动物在不同日龄所需温湿度差别较大,这造成各子系统的搭配使用无法做到精准控制,尤其在冬夏季节往往产生较大的环控问题,具体问题如下:1、冬季:冬季通风主要通过风机通风子系统配合锅炉增温子系统进行使用。动物生长既需要合适的温度,也需要足够的氧气。而冬季通风模式主要由锅炉增温子系统进行舍内升温,从而达到动物的生长需求,但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动物不断长大,其自身产生的热量、二氧化碳和氨气等不断增加,此时风机通风子系统开启,带走多余热量并同时带来新鲜空气满足动物生长。可是冬季舍外空气温度较低,直接吹进畜禽舍内往往对动物造成冷应激,尤其病原微生物容易附着在寒冷空气进入舍内,容易造成动物发病等系列问题。2、夏季:夏季通风主要通过风机通风子系统配合水帘降温子系统进行使用。夏季畜禽舍外温度较高,而舍内动物随着日龄增长其自身产热不断增加,舍内外热量同步增加给动物造成严重的热应激,影响其觅食量和体重增加量,严重时甚至造成动物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此时风机通风子系统配合水帘降温子系统使用,通过水帘循环水的蒸发降温作用降低舍内温度,再由风机满负荷运转尽快带走大量热量。但夏季畜禽舍内高温高温,本来湿度就比较高,再加上水帘蒸发,空气很容易达到饱和,此时的水帘降温已经失去降温作用,甚至会进一步增加畜禽舍内湿度,造成高温高湿的内部环境,这种情况对动物生长热应激非常严重,易造成大量发病甚至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地下水换热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其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畜禽舍中空气调控系统的问题,从而实现对畜禽舍内温湿度的精准控制,最大限度发挥动物生长性能。本技术提供的利用地下水换热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包括畜禽舍、水源热泵供能部分、热交换部分、进风通道部分、回风通道部分,关闭畜禽舍的大门后,除了进风通道部分和回风通道部分,畜禽舍整体密闭;所述水源热泵供能部分设置在地面下的土壤层2内,由地下水3、供水井5、地下供水管7、地下回水管8、回水井6构成,其中所述供水井5和回水井6深度不低于50m,井的直径为1m,两井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50m;所述热交换部分安装在地面1上,由板式换热器9连接地下供水管7、地下回水管8、地上供水管11和地上回水管10构成;所述进风通道部分13为设置在畜禽舍一侧的一间狭长小屋,由外墙、地面、内墙、屋顶、散热器12、进风口14、进风小窗15构成;所述进风通道部分13长度与畜禽舍侧面一致,宽度为1.5-3m;所述散热器12设置在外墙上,与地上供水管11相连;所述进风口14和进风小窗15设置在内墙上,进风小窗15与进风口14同尺寸,向畜禽舍内单向开合安装;所述回风通道部分18为设置在畜禽舍另一侧的一间狭长小屋,由外墙、地面、内墙、屋顶、出风口17、排风机20、热回收装置19构成,所述回风通道长度与畜禽舍侧面一致,宽度为1.5-3m,所述出风口17设置在内墙上,所述排风机20安装在出风口17内部,与出风口同尺寸;所述热回收装置19设置在外墙上,连接地上回水管10。优选地,所述板式换热器9采用镀锌铜材质。优选地,所述散热器12为塑料材质,安装高度为距离地面0.2-0.5m。优选地,所述热回收装置19为金属塑料混合材质,安装高度距离地面0-0.2m。优选地,所述进风口14距离地面高度为0.7-1.5m。优选地,所述出风口17距离地面高度为0.7-1.5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一套设施即可实现精准控制:本技术的利用地下水换热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通过利用水源热泵技术提供的的冷热水循环,一套设施即可实现畜禽舍温度的精准控制。、空气预热/冷后才缓缓进入畜禽舍:畜禽舍外空气进入舍内之前,先在进风侧与散热器进行热量交换,然后在进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充分混合预热/冷,达到合适的温度后再进入畜禽舍,从而避免在冬/夏季节对动物造成严重的冷/热应激。混合好的空气在排风机产生的负压作用下缓缓进入畜禽舍,为动物提供新鲜空气的同时带走多余的氨气、二氧化碳等废气,舍内风速可以控制在1m以内,避免风速太大对动物造成采食量下降等问题。、可回收利用畜禽舍排出废气的热量:经过畜禽舍的空气在回风通道与热回收装置进行热交换,将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回收后的热量经过板式换热器后重新利用,从而实现能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减少能源浪费。、后期维护简单方便:进风通道的散热器采用PVC材质,不仅减少了金属管道热传导问题,而且轻便,方便拆洗和组装,且自身耐酸碱腐蚀,使用寿命长。回风通道的热回收装置采用镀锌铜材质,其优良的导热性能可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回收效率,并且具有防腐蚀的特性。采用本技术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可非常精确地对空气温度进行调节,满足动物最佳生产性能的需求,可最大程度的发挥动物的遗传潜力。该系统可最大程度利用经济的水源热泵能源为畜禽舍提供冷热源,因其空气预热/冷特性可大大减少冬/夏季节空气直接吹入舍内对动物造成冷/热应激;同时对废气的热回收可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耗。附图说明附图为利用地下水换热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1、地面;2、地面下;3、地下水;4、地面上;5、供水井;6、回水井;7、地下供水管;8、地下回水管;9、板式换热器;10、地上回水管;11、地上供水管;12、散热器;13、进风通道;14、进风口;15、进风小窗;16、动物活动区域;17、出风口;18、回风通道;19、热回收装置;20、排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本技术提供的利用地下水换热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包括畜禽舍、水源热泵供能部分、热交换部分、进风通道部分、回风通道部分,关闭畜禽舍的大门后,除了进风通道部分和回风通道部分,畜禽舍整体密闭;所述水源热泵供能部分设置在地面下的土壤层2内,由地下水3、供水井5、地下供水管7、地下回水管8、回水井6构成,其中所述供水井5和回水井6深度不低于50m,井的直径为1m,两井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50m,因为各地地质环境不一样,一般50m以后才会挖到地下水,越深水越多。井的直径1m是行业标准,宽了工程量大,窄了无法往井下安装水管提水,而两井之间距离150m是因为地下水都是流通的,保证间距是为了防止两井之间产生热量交换。所述热交换部分安装在地面1上,由板式换热器9连接地下供水管7、地下回水管8、地上供水管11和地上回水管10构成;所述进风通道部分13为设置在畜禽舍一侧的一间狭长小屋,由外墙、地面、内墙、屋顶、散热器12、进风口14、进风小窗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地下水换热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畜禽舍、水源热泵供能部分、热交换部分、进风通道部分、回风通道部分;所述水源热泵供能部分设置在地面下的土壤层(2)内,由地下水(3)、供水井(5)、地下供水管(7)、地下回水管(8)、回水井(6)构成,其中所述供水井(5)和回水井(6)深度不低于50m,井的直径为1m,两井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50m;所述热交换部分安装在地面(1)上,由板式换热器(9)连接地下供水管(7)、地下回水管(8)、地上供水管(11)和地上回水管(10)构成;所述进风通道部分(13)为设置在畜禽舍一侧的一间狭长小屋,由外墙、地面、内墙、屋顶、散热器(12)、进风口(14)、进风小窗(15)构成;所述进风通道部分(13)长度与畜禽舍侧面一致,宽度为1.5-3m;所述散热器(12)设置在外墙上,与地上供水管(11)相连;所述进风口(14)和进风小窗(15)设置在内墙上,进风小窗(15)与进风口(14)同尺寸,向畜禽舍内单向开合安装;所述回风通道部分(18)为设置在畜禽舍另一侧的一间狭长小屋,由外墙、地面、内墙、屋顶、出风口(17)、排风机(20)、热回收装置(19)构成,所述回风通道长度与畜禽舍侧面一致,宽度为1.5-3m,所述出风口(17)设置在内墙上,所述排风机(20)安装在出风口(17)内部,与出风口同尺寸;所述热回收装置(19)设置在外墙上,连接地上回水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地下水换热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畜禽舍、水源热泵供能部分、热交换部分、进风通道部分、回风通道部分;所述水源热泵供能部分设置在地面下的土壤层(2)内,由地下水(3)、供水井(5)、地下供水管(7)、地下回水管(8)、回水井(6)构成,其中所述供水井(5)和回水井(6)深度不低于50m,井的直径为1m,两井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50m;所述热交换部分安装在地面(1)上,由板式换热器(9)连接地下供水管(7)、地下回水管(8)、地上供水管(11)和地上回水管(10)构成;所述进风通道部分(13)为设置在畜禽舍一侧的一间狭长小屋,由外墙、地面、内墙、屋顶、散热器(12)、进风口(14)、进风小窗(15)构成;所述进风通道部分(13)长度与畜禽舍侧面一致,宽度为1.5-3m;所述散热器(12)设置在外墙上,与地上供水管(11)相连;所述进风口(14)和进风小窗(15)设置在内墙上,进风小窗(15)与进风口(14)同尺寸,向畜禽舍内单向开合安装;所述回风通道部分(18)为设置在畜禽舍另一侧的一间狭长小屋,由外墙、地面、内墙、屋顶、出风口(17)、排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榕生
申请(专利权)人:邱榕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