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casting device, when the mold is closed, the cavity (16), the overflow part (34), the cooling exhaust part (30) (the gas discharge part (30)) are formed by the fixed mold (12) and the movable mold (10). The cooling exhaust part (30)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16) through the overflow part (34). Furthermore, the overflow part (34) has a melt filling part (38, 40) extending in a direction orthogonal to the joint surfaces of the fixed die (12) and the movable die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铸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固定模与可动模合模时所形成的型腔而得到铸造件的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在铸造装置的型腔内填充铝等金属的熔体(熔融金属),并且进行冷却固化而得到铸造件。在此,在将熔体填充于型腔时,有时型腔内的空气会卷入熔体内。若发生这样的情况,则会在铸造件中形成有气体缺陷。因此,导致铸造件的质量下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例如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4-157055号中所记载的那样,在形成产品的产品部(型腔的一部分)中,在被熔体最后所填充的最终填充部位连接有使熔体溢流的多条溢流流道,而且,在溢流流道的下游侧设置有使型腔内的空气向大气排放的冷却排气部(气体排放部)。在该情况下,型腔内的空气被熔体挤出,之后,通过冷却排气部被排放至大气中。在这种铸造装置中,需要避免所溢流出的熔体被从冷却排气部排放。从该观点出发,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4-157055号中所记载的那样,进行了在冷却排气部设置冷却结构的设计。这是因为,在该情况下通过冷却结构而使到达冷却排气部的熔体迅速地凝固。另外,如日本技术注册公报第3077039号中所记载的那样,设置具有一定程度容量的多个溢流部也有效。这是因为,在该情况下最初进入模具内而卷入型腔内的空气且温度下降的熔体被积存于溢流部。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若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4-157055号中所记载的那样设置冷却结构,或者如日本技术注册公报第3077039号中所记载的那样增大溢流部的容量或增长冷却排气部的通路长度,则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装置,其具有被定位固定的固定模(12)和在接近或者远离所述固定模(12)的方向上移动的可动模(10),在进行合模时由所述固定模(12)和所述可动模(10)形成型腔(16),其特征在于,/n形成有气体排放部(30)、溢流部(34)和熔体出口(42),其中,/n所述气体排放部(30)的一端与所述型腔(16)连通,并且另一端向大气敞开;/n所述溢流部(34)介于所述气体排放部(30)与所述型腔(16)之间,供从所述型腔(16)溢流出的熔体进入;/n所述熔体出口(42)从所述型腔(16)朝向所述溢流部(34),/n所述溢流部(34)具有在与所述固定模(12)和所述可动模(10)的接合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熔体填充部(38、4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30 JP 2017-0682141.一种铸造装置,其具有被定位固定的固定模(12)和在接近或者远离所述固定模(12)的方向上移动的可动模(10),在进行合模时由所述固定模(12)和所述可动模(10)形成型腔(16),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气体排放部(30)、溢流部(34)和熔体出口(42),其中,
所述气体排放部(30)的一端与所述型腔(16)连通,并且另一端向大气敞开;
所述溢流部(34)介于所述气体排放部(30)与所述型腔(16)之间,供从所述型腔(16)溢流出的熔体进入;
所述熔体出口(42)从所述型腔(16)朝向所述溢流部(34),
所述溢流部(34)具有在与所述固定模(12)和所述可动模(10)的接合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熔体填充部(38、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模(12)和所述可动模(10)分别设有所述熔体填充部(38、40),并且所述固定模(12)侧的所述熔体填充部(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吉则,早乙女亮,西村纯一,川岛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