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68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第二金属体与第一金属体间隔设置;第一金属体上开设有开口,第一金属体包括位于开口一侧的第一金属臂,第一金属臂具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一馈地点;第二金属体包括第二金属臂和由第二金属臂延伸形成的N条延伸金属臂,N为大于1的整数,第二金属臂的部分或者全部与第一金属臂相对设置,一条延伸金属臂具有第二馈电点,以及一条延伸金属臂具有第二馈地点,其中:第一金属臂用于形成第一天线辐射体,N条延伸金属臂用于形成第二天线辐射体,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产生与N条延伸金属臂一一对应的N个谐振模态,可以减少在天线模组产生较多谐振模态时开设的断口的数量,提升天线模组的通信性能。

An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ntenna modul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first metal body and the second metal body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with the first metal body, the first meta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first metal body includes a first metal arm on one side of the opening, the first metal arm has a first feeding point and a first feeding point, the second metal body includes a second metal arm and is extended by the second metal arm N extension metal arms formed by extension, n is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1, part or all of the second metal arm is set opposite to the first metal arm, one extension metal arm has a second feeding point, and one extension metal arm has a second feeding point, wherein: the first metal arm is used to form the first antenna radiator, n extension metal arm is used to form the second antenna radiator, and the second antenna The radiator is used to generate N resonance modes corresponding to n extended metal arms one by one, which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fractures when the antenna module generates more resonance modes and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antenn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越来越普及,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高,尤其是电子设备的通信性能,因此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技术的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通过电子设备设置多个天线产生多个谐振模态,以提升电子设备在不同频段上的信号收发性能。在MIMO技术中,为满足不断增加的电子设备的数据的需求量,要求电子设备的天线模组产生的谐振模态也越来越多。其中,目前的天线模组通常是在金属体上开设断口,以使断口两侧的金属臂形成天线辐射体,且每一天线辐射体提供覆盖一个频段的谐振模态。这样,当要求天线模组产生较多的谐振模态时,会导致天线模组中开设的断口过多,而断口过多将会引起天线模组的天线模组的通信性能降低,例如,断口过多时可能会导致两个断口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使得形成的天线辐射体之间的隔离度变差,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的天线模组在产生较多谐振模态时,存在因开设的断口过多而引起其通信性能降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模组,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所述第二金属体与所述第一金属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金属体上开设有开口,且所述第一金属体包括位于所述开口一侧的第一金属臂,所述第一金属臂具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一馈地点;第二金属体包括第二金属臂以及由所述第二金属臂延伸形成的N条延伸金属臂,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金属臂的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第一金属臂相对设置,所述N条延伸金属臂中的一条所述延伸金属臂具有第二馈电点,以及,所述第二金属臂或者N条所述延伸金属臂中的一条所述延伸金属臂具有第二馈地点,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臂用于形成第一天线辐射体,以及,N条所述延伸金属臂用于形成第二天线辐射体,且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产生与N条所述延伸金属臂一一对应的N个谐振模态。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天线模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天线模组包括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第二金属体与第一金属体间隔设置;第一金属体上开设有开口,第一金属体包括位于开口一侧的第一金属臂,第一金属臂具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一馈地点;第二金属体包括第二金属臂和由第二金属臂延伸形成的N条延伸金属臂,N为大于1的整数,第二金属臂的部分或者全部与第一金属臂相对设置,一条延伸金属臂具有第二馈电点,以及一条延伸金属臂具有第二馈地点,其中:第一金属臂用于形成第一天线辐射体,N条延伸金属臂用于形成第二天线辐射体,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产生与N条延伸金属臂一一对应的N个谐振模态。这样,天线模组可以在同一断口布局至少三个谐振模态,可以减少在天线模组产生较多谐振模态时开设的断口的数量,提升天线模组的通信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天线模组包括第一金属体1和第二金属体2,所述第二金属体2与所述第一金属体1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金属体1上开设有开口10,且所述第一金属体1包括位于所述开口10一侧的第一金属臂11,所述第一金属臂11具有第一馈电点H和第一馈地点B;第二金属体2包括第二金属臂12以及由所述第二金属臂12延伸形成的N条延伸金属臂20,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金属臂12的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第一金属臂11相对设置,所述N条延伸金属臂20中的一条所述延伸金属臂20具有第二馈电点C,以及,所述第二金属臂12或者所述N条延伸金属臂20中的一条所述延伸金属臂20具有第二馈地点D,其中: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臂11用于形成第一天线辐射体,以及,N条所述延伸金属臂20用于形成第二天线辐射体,且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产生与N条所述延伸金属臂20一一对应的N个谐振模态。这里,天线模组设置有第二金属臂12以及N条延伸臂20,N条延伸臂20上具有一个馈电点(即第二馈电点C),且第二金属臂12与第一金属臂11间隔设置,这样,在天线模组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二金属臂12与第一金属臂11的耦合馈电,使得第二金属体2可以形成用于产生N个谐振模态的第二天线辐射体,而第一天线辐射体也可以产生一个谐振模态,从而使同一断口(即开口10)可以产生N+1个谐振模态,且N为大于1的整数,即同一断口可以产生至少3个谐振模态,可以减少在天线模组产生较多谐振模态时开设的断口的数量,提升天线模组的通信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馈电点H可以是与第一馈源21电连接,以及,上述第二馈电点C与第二馈源22电连接,且第一馈源21和第二馈源22可以是工作在不同的频段的馈源。另外,上述第一金属臂11具有第一馈电点H和第一馈地点B,可以是第一馈地点B设置于开口10和第一馈电点H之间;或者,优选的,所述第一馈电点H位于所述开口10与所述第一馈地点B之间,从而提升第一天线辐射体的辐射性能。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馈源21工作的频段至少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产生的谐振模态覆盖的频段,以及第二馈源22工作的频段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产生的谐振模态覆盖的频段。具体地,第一馈源21工作的频段可以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heFour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4G)的频段B1、B3、B39、B40和B41等中的至少一项;第二馈源22工作的频段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Fif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5G)的频段N78和N79等中的至少一项,从而使天线模组工作的频段可选性灵活。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金属臂11为位于上述开口10一侧的部分金属体,且第一金属臂11具有第一馈电点H和第一馈地点B,且第一馈电点H位于开口10与第一馈地点B之间,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金属臂11为位于开口10右侧的金属体。需要说明的是,图1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了第一金属臂11为位于开口10右侧的情况,而在实际情况中,上述第一金属臂11也可以是位于开口10左侧的金属体,在此并不进行限定。其中,第一金属臂11的开口端A(即第一金属臂11位于开口10处的一端)至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所述第二金属体与所述第一金属体间隔设置;/n所述第一金属体上开设有开口,且所述第一金属体包括位于所述开口一侧的第一金属臂,所述第一金属臂具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一馈地点;/n第二金属体包括第二金属臂和由所述第二金属臂延伸形成的N条延伸金属臂,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金属臂的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第一金属臂相对设置,所述N条延伸金属臂中的一条所述延伸金属臂具有第二馈电点,以及,所述第二金属臂或者N条所述延伸金属臂中的一条所述延伸金属臂具有第二馈地点,其中:/n所述第一金属臂用于形成第一天线辐射体,以及,N条所述延伸金属臂用于形成第二天线辐射体,且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产生与N条所述延伸金属臂一一对应的N个谐振模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所述第二金属体与所述第一金属体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金属体上开设有开口,且所述第一金属体包括位于所述开口一侧的第一金属臂,所述第一金属臂具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一馈地点;
第二金属体包括第二金属臂和由所述第二金属臂延伸形成的N条延伸金属臂,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金属臂的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第一金属臂相对设置,所述N条延伸金属臂中的一条所述延伸金属臂具有第二馈电点,以及,所述第二金属臂或者N条所述延伸金属臂中的一条所述延伸金属臂具有第二馈地点,其中:
所述第一金属臂用于形成第一天线辐射体,以及,N条所述延伸金属臂用于形成第二天线辐射体,且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产生与N条所述延伸金属臂一一对应的N个谐振模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臂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金属臂的最小距离,且所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金属臂相对;
所述延伸金属臂由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金属臂的方向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馈地点与所述第一端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地点位于同一延伸金属臂上,且所述第二馈电点与所述第一金属臂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馈地点与所述第一金属臂的最小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臂与所述第二金属臂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5毫米至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臂与所述第二金属臂平行设置。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