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967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带状的电极复合单元,电极复合单元包括若干层电极片,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均有隔膜层,且隔膜层的层数为奇数,且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和/或尾端的至少顶层及底层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以及b、将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做上下交替翻折层叠以形成电芯,在电芯中,相邻两个电极单元的极性相反,电芯的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为负极,且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被隔膜层所包覆。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上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不但简化了电芯的层叠工艺而且也提高了电芯的层叠效率。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old over electric core with odd electrode composite un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n odd electrode composite unit folding electric core, which mainly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providing a strip electrode composite unit, the electrode composite unit includes several layers of electrode sheets, and there are diaphragm layers between two adjacent layers of electrode sheets, and the number of layers of the diaphragm layer is odd, and at least the top layer and the bottom layer of the first end and / or the end of the electrode composite unit are reserved A blank area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length of an electrode unit; and B. the first end of the electrode composite unit is folded up and down alternately with the length of an electrode unit as the folding unit to form the electric core. In the electric core, the polarity of the two adjacent electrode units is opposite, the electrode units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electric core are negative, and the electrode units at the top and bottom are all diaphragm Layer. Therefore, the invention not only simplifies the lamination process of the electric core, but also improves the lamination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ic core through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above odd electrode composite unit folding electric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芯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由于锂电池具有重量轻、高储能密度、使用寿命长、自放电低和环保的缺点,因此被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笔记本电脑等众多数码产品中。众所周知,现有的锂电池电芯主要是由负极片和正极片呈间隔叠置而成,且在负极片和正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并且电芯的最顶层的电极片以及最底层的电极片均为负极片。现有的锂电池电芯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先在平台上铺设有一隔膜片、然后在该隔膜片上放置一负极片、然后再在该负极片上放置一隔膜片、然后再在该隔膜片上放置有正极片……,经过上述多次重复放置隔膜片、负极片或者正极片的操作来制作成一个完整的电芯,但是,现有的这种锂电池电芯的制作方法具有以下缺陷:(1)在对隔膜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进行堆叠之前,先要分别对隔膜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进行裁切,使得生产锂电池电芯的步骤繁琐;(2)在生产锂电池电芯的过程中,需要将隔膜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堆叠,因此导致生产的效率低下。因此,亟需一种简化生产工艺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生产工艺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带状的电极复合单元,所述电极复合单元包括若干层电极片,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均有隔膜层,且所述隔膜层的层数为奇数,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的极性相反,位于所述电极复合单元顶层的顶层电极片之极性与位于所述电极复合单元底层的底层电极片之极性相反,且所述顶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顶层电极单元,所述底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底层电极单元,相邻的两个所述顶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且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和/或尾端的至少顶层及底层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以及b、将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做上下交替翻折层叠以形成电芯,在所述电芯中,相邻两个电极单元的极性相反,所述电芯的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为负极,且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被隔膜层所包覆。较佳地,所述电极复合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所述顶层电极片、第一隔膜层、第一层电极片、第二隔膜层、第二层电极片、第三隔膜层以及底层电极片。较佳地,所述第一层电极片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且排列成行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层电极片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且排列成行的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在上下方向相对齐,所述顶层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相对齐,所述底层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相互对齐。较佳地,所述第一层电极片和所述第二层电极片各为连续的带状电极片。较佳地,所述顶层电极单元与所述底层电极单元在上下方向相错位,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数量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数量多一个,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极性均为正极,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极性均为负极。较佳地,所述顶层电极单元与所述底层电极单元在上下方向相错位,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数量与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数量相等,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极性为正极,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极性为负极。较佳地,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数量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数量多一个,每个所述顶层电极单元均与一个所述底层电极单元在上下方向相对齐,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极性为正极,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极性为负极。较佳地,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数量和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数量相等,所述顶层电极单元和所述底层电极单元在上下方向相对齐,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极性为正极,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极性为负极。较佳地,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之顶层电极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尾端之顶层电极片、第一层电极片、第二层电极片以及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较佳地,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之顶层电极片及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尾端之顶层电极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较佳地,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之顶层电极片及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尾端之第二层电极片及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较佳地,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之顶层电极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尾端之顶层电极片、第二层电极片及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较佳地,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之顶层电极片及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尾端之顶层电极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较佳地,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之顶层电极片及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尾端预留有一末段,所述末段的一端之顶层电极片及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所述末段的另一端之顶层电极片、第二层电极片及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较佳地,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之顶层电极片及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尾端之顶层电极片、第二层电极片及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带状的电极复合单元,电极复合单元包括若干层电极片,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均有隔膜层,且隔膜层的层数为奇数,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的极性相反,位于电极复合单元顶层的顶层电极片之极性与位于电极复合单元底层的底层电极片之极性相反,且顶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顶层电极单元,底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底层电极单元,相邻的两个顶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相邻的两个底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且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和/或尾端的至少顶层及底层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以及b、将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做上下交替翻折层叠以形成电芯,在电芯中,相邻两个电极单元的极性相反,电芯的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为负极,且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被隔膜层所包覆。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上制作方法,可避免将隔膜切断成若干隔膜片,进而简化了生产工艺,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将电极复合单元的一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做上下交替翻折以形成电芯的,故避免了传统的将隔膜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按照一定顺序依次叠置,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提供带状的电极复合单元,所述电极复合单元包括若干层电极片,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均有隔膜层,且所述隔膜层的层数为奇数,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的极性相反,位于所述电极复合单元顶层的顶层电极片之极性与位于所述电极复合单元底层的底层电极片之极性相反,且所述顶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顶层电极单元,所述底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底层电极单元,相邻的两个所述顶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且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和/或尾端的至少顶层及底层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以及/nb、将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做上下交替翻折层叠以形成电芯,在所述电芯中,相邻两个电极单元的极性相反,所述电芯的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为负极,且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被隔膜层所包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带状的电极复合单元,所述电极复合单元包括若干层电极片,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均有隔膜层,且所述隔膜层的层数为奇数,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的极性相反,位于所述电极复合单元顶层的顶层电极片之极性与位于所述电极复合单元底层的底层电极片之极性相反,且所述顶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顶层电极单元,所述底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底层电极单元,相邻的两个所述顶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且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和/或尾端的至少顶层及底层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以及
b、将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做上下交替翻折层叠以形成电芯,在所述电芯中,相邻两个电极单元的极性相反,所述电芯的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为负极,且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被隔膜层所包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复合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所述顶层电极片、第一隔膜层、第一层电极片、第二隔膜层、第二层电极片、第三隔膜层以及底层电极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电极片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且排列成行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层电极片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且排列成行的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在上下方向相对齐,所述顶层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相对齐,所述底层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相互对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电极片和所述第二层电极片各为连续的带状电极片。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电极单元与所述底层电极单元在上下方向相错位,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数量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数量多一个,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极性均为正极,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极性为负极。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电极单元与所述底层电极单元在上下方向相错位,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数量与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数量相等,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极性为正极,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极性为负极。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奇数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数量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数量多一个,每个所述顶层电极单元均与一个所述底层电极单元在上下方向相对齐,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极性为正极,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镭许金龙谭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超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