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致动机动车辆中的驻车锁的驻车锁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23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9:54
一种驻车锁模块(10)具有壳体(30),在壳体(30)中容纳有活塞(40),活塞(40)可操作地连接到活塞杆(42)并且沿锁定方向(S)通过活塞弹簧(44)预加载到锁定位置,其中所述活塞可通过止动装置(46)相对于壳体(30)固定。此外,该活塞可借助于压力室(48)沿与锁定方向相反的解锁方向(E)承受压力负载,以在止动装置被释放时处于与活塞弹簧力相反的解锁位置。致动元件(26)以轴向可移动方式布置在活塞杆上,该致动元件通过活塞杆弹簧(50)相对于活塞杆在锁定方向上抵靠着活塞杆上的止动件(52)预加载,并且该致动元件可随着活塞移动到解锁位置而通过止动件在解锁方向上移动。为了活塞杆和活塞的压力分离,活塞弹簧通过推力件(62)接合在活塞上,推力件借助于活塞杆可相对于活塞在与活塞弹簧力相反的解锁方向上移动。

Parklock module for actuating the parklock in motor vehicles

A parking lock module (10) has a housing (30) in which a piston (40) is accommodated, which is operatively connected to the piston rod (42) and preloaded to the locking position through the piston spring (44) in the locking direction (s), wherein the piston can be fixed with respect to the housing (30) through the stopper (46). In addition, the piston can bear the pressure load by means of the pressure chamber (48) in the unlocking direction (E) opposite to the locking direction to be in the unlocking position opposite to the piston spring force when the stop device is released. The actuator (26) is arranged on the piston rod in an axially movable manner, the actuator is preloaded by the piston rod spring (50) against the stopper (52) on the piston rod in the locking direction relative to the piston rod, and the actuator can move in the unlocking direction through the stopper as the piston moves to the unlocking position. In order to separate the pressure of the piston rod and the piston, the piston spring is connected to the piston by the thrust piece (62), which can move in the unlocking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piston spring force with the help of the piston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致动机动车辆中的驻车锁的驻车锁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致动机动车辆中的驻车锁的驻车锁模块。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驻车锁模块,比如最近在汽车工业中广泛用于具有混合动力变速器的机动车辆和具有自动特性的现代变速器(自动手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需要驻车锁,特别是当驱动器(发动机)的自锁动作不能用于保持机动车辆静止时。因此,通常借助于驻车锁轮来实现对传动系的锁定,该驻车锁轮可旋转地共同地布置在变速器的输出轴上并且具有齿并且借助于可枢转地安装在平行轴上的驻车锁棘爪可以以形状配合的方式锁定在齿上,其中驻车锁棘爪必须逆着复位弹簧的力枢转,该复位弹簧将远离驻车锁轮的驻车锁棘爪预加载到解锁位置。为此,除了电动致动的驻车锁致动器之外,还可以使用电动液压或液压致动的驻车锁致动器,其用于产生线性运动,通过该线性运动,致动元件(例如以凸轮或锥形件的形式)可以抵靠着驻车锁棘爪移动,以使后者枢转。为了确保驻车锁防止机动车辆滚动,即使驻车锁棘爪在致动过程中抵靠着驻车锁轮的齿而没有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齿接合,也可以在致动元件上设置能量存储器(推进弹簧),在机动车辆滚动的情况下,该能量存储器经由致动元件推进驻车锁定棘爪,使得所述驻车锁棘爪与驻车锁轮的齿接合。此外,通常必须确保致动元件在没有施加能量(电流或压力)的情况下被止动,致动元件在其相对于驻车锁棘爪的相应致动位置,保持已经枢转成与驻车锁轮接合的驻车锁定棘爪,或者释放驻车锁棘爪,并且可以进行紧急致动,即使在致动器失效的情况下也允许驻车锁的接合。>在现有技术中,不存在以集成在用于致动机动车辆中的驻车锁的驻车锁模块中的方式实现这些功能的建议。一种这样的驻车锁模块例如由文献DE102015008709A1公开,其形成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根据该现有技术,驻车锁模块具有压力室壳体,其中容纳有活塞元件作为致动机构的组成部分。换挡杆形式的致动构件铰接在活塞元件上。可沿着压力室壳体的位移轴线纵向移动的活塞元件沿驻车锁定接合方向借助于活塞弹簧以弹簧力预加载到锁定位置,其中所述活塞元件可以通过制动单元相对于压力室壳体选择性地固定。此外,活塞元件可以通过压力室壳体中的液压室在与驻车锁接合方向相反的驻车锁脱离方向上承受压力负载,以在释放制动单元时处于与活塞弹簧的弹簧力相反的解锁位置,在该解锁位置,活塞元件又通过制动单元可相对于压力室壳体选择性地固定。在此,致动锥形件可轴向移动地布置在换挡杆上,更具体地在其远离活塞元件的端部上,该致动锥形件通过弹簧元件沿驻车锁接合方向相对于换挡杆预加载成抵靠着设置在换挡杆上的止动件。在活塞元件移动到解锁位置的情况下,致动锥形件因此可以通过止动件在驻车锁脱离方向上移动。致动锥形件具有致动斜面,该致动斜面可以与锥形引导元件接触,该锥形引导元件相对于压力室壳体固定并且呈由金属支撑板的形式,使得在通过活塞元件实现换挡杆的纵向运动的情况下,致动斜面支撑在支撑板的对准斜面上,并且在此使换挡杆相对于活塞元件偏转,引起致动锥形件在横向方向上的运动以致动驻车锁,也就是说其锁定元件(驻车锁棘爪)。在该现有技术的情况下,还可以借助于传感器装置获取活塞元件相对于压力室壳体的相应位置,该传感器装置具有相对于压力室壳体在位置上固定的行程传感器并且在压力室壳体外部具有永磁体,其借助于磁体保持器轴向固定地联接到活塞元件上,以便以可通过行程传感器获得的方式跟随活塞元件的运动。此外,已知的驻车锁模块具有螺钉形式的紧固元件,其拧入活塞元件中,以便将磁体保持器固定地连接到活塞元件上。所述紧固元件还用于在沿驻车锁接合方向的运动方面将活塞元件和换挡杆彼此连接。为此,紧固元件具有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用于与换挡杆接触,而换挡杆具有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用于与紧固元件接触,并且形成在换挡杆头上,换挡杆头容纳在活塞元件中,在紧固元件和活塞元件的内套环之间具有轴向间隙。在此,上述轴向间隙确保了换挡杆相对于活塞元件的移动性的一定程度的愤怒(anger)。借助于在紧固元件上和在换挡杆上的彼此面对的接触表面,活塞元件可以在驻车锁接合方向上推动换挡杆。相反,在驻车锁脱离方向上,活塞元件可借助于内套环拉动换挡杆,该内套环可与活塞元件的换挡杆头接触。该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在误用力沿驻车锁脱离方向作用于换挡杆上的情况下,所述力可以传递到活塞元件并且因此也可能传递到制动单元,导致这些或相邻部件遭受损坏的风险。例如在斜坡上的驻车锁的脱离期间可能发生这种误用力。这里,驻车锁模块的致动锥形件在支撑板和驻车锁的锁定元件(驻车锁棘爪)之间强烈支撑,使得当拉出致动锥形件时必须克服高摩擦力。然后,在一定的拉出力下,致动锥形件突然释放并在驻车锁脱离方向上剧烈加速;这导致弹簧元件在换挡杆上的沉降以及在活塞元件的方向上对换挡杆的冲击。在驻车锁的过早接合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相应的误用力,在这种情况下,当车辆滚动并且驻车锁轮因此仍在旋转时,锁定元件(驻车锁棘爪)在驻车锁轮的齿上的“棘轮效应”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致动机动车辆中的驻车锁的最可能简单设计的驻车锁模块,关于所讨论的现有技术,该驻车锁模块避免了上述缺点并且被优化,特别是在无损坏操作方面。所述问题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致动机动车辆中的驻车锁的驻车锁模块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在一种用于致动机动车辆中的驻车锁的驻车锁模块的情况下,该驻车锁模块具有壳体,在该壳体中容纳有活塞,该活塞可操作地连接到活塞杆并且沿锁定方向通过活塞弹簧以弹簧力预加载到锁定位置,其中所述活塞可通过止动装置相对于壳体选择性地固定,并且该活塞可借助于压力室沿与锁定方向相反的解锁方向承受压力负载,以在止动装置被释放时处于与活塞弹簧的弹簧力相反的解锁位置,其中致动元件以轴向可移动方式布置在活塞杆上,该致动元件通过活塞杆弹簧相对于活塞杆在锁定方向上抵靠着设置在活塞杆上的止动件预加载,并且该致动元件可随着活塞移动到解锁位置而通过止动件在解锁方向上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活塞弹簧通过推力件接合在活塞上,推力件借助于活塞杆可相对于活塞在与活塞弹簧的弹簧力相反的解锁方向上移动。换句话说,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活塞和活塞杆之间存在抗牵引但不是抗推力连接。因此,从活塞的锁定位置开始,当释放锁定装置并且壳体中的压力室被加压时,通过与活塞弹簧的力相反的活塞,可以借助于活塞杆上的止动件在解锁方向上拉动致动元件。相反,在锁定方向上,从活塞的解锁位置开始,活塞弹簧经由推力件直接压在活塞杆上,而活塞杆又在活塞被止动装置释放时通过活塞杆弹簧压在致动元件上。由止动装置释放的活塞因此可以在解锁方向上向活塞杆施加拉力。然而,在锁定方向上,由止动装置释放的活塞不能将任何推力传递到活塞杆,也就是说在推力方面与活塞杆分离。推力通过推力件被活塞弹簧传递到活塞杆而没有插入活塞。这导致沿解锁方向作用于活塞杆上的误用力,例如可以在随着活塞杆弹簧的沉降(settling)而致动元件快速返回的情况下(参见现有技术的上述讨论)引入活塞杆,不能传递到活塞,而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车锁模块(10),用于致动机动车辆中的驻车锁(12),具有壳体(30),在壳体(30)中容纳有活塞(40),活塞(40)可操作地连接到活塞杆(42),并且沿锁定方向(S)通过活塞弹簧(44)以弹簧力预加载到锁定位置,其中所述活塞能够通过止动装置(46)相对于壳体(30)选择性地固定,并且该活塞能够借助于压力室(48)沿与锁定方向(S)相反的解锁方向(E)承受压力负载,以在止动装置(46)被释放时抵抗活塞弹簧(44)的弹簧力占据解锁位置,其中,致动元件(26)以轴向可移动方式布置在活塞杆(42)上,该致动元件通过活塞杆弹簧(50)相对于活塞杆(42)在锁定方向(S)上抵靠着设置在活塞杆(42)上的止动件(52)预加载,并且该致动元件能够随着活塞(40)移动到解锁位置而通过止动件(52)在解锁方向(E)上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弹簧(44)通过推力件(62)接合在活塞(40)上,推力件(62)借助于活塞杆(42)能够相对于活塞(40)在与活塞弹簧(44)的弹簧力相反的解锁方向(E)上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09 DE 102018003749.61.一种驻车锁模块(10),用于致动机动车辆中的驻车锁(12),具有壳体(30),在壳体(30)中容纳有活塞(40),活塞(40)可操作地连接到活塞杆(42),并且沿锁定方向(S)通过活塞弹簧(44)以弹簧力预加载到锁定位置,其中所述活塞能够通过止动装置(46)相对于壳体(30)选择性地固定,并且该活塞能够借助于压力室(48)沿与锁定方向(S)相反的解锁方向(E)承受压力负载,以在止动装置(46)被释放时抵抗活塞弹簧(44)的弹簧力占据解锁位置,其中,致动元件(26)以轴向可移动方式布置在活塞杆(42)上,该致动元件通过活塞杆弹簧(50)相对于活塞杆(42)在锁定方向(S)上抵靠着设置在活塞杆(42)上的止动件(52)预加载,并且该致动元件能够随着活塞(40)移动到解锁位置而通过止动件(52)在解锁方向(E)上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弹簧(44)通过推力件(62)接合在活塞(40)上,推力件(62)借助于活塞杆(42)能够相对于活塞(40)在与活塞弹簧(44)的弹簧力相反的解锁方向(E)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锁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件(62)在远离活塞杆(42)的一侧上具有引导延伸部(178),所述引导延伸部(178)借助于引导衬套(180)被引导,引导衬套(180)又紧固到壳体(30)上,优选地通过卡口连接(1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锁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衬套(180)从远离活塞(40)的端部开始配备有用于对壳体(30)的内部空间(88)进行通气和/或除气的开口(18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驻车锁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弹簧(44)借助于远离活塞(40)的端部支撑在引导衬套(180)上,其中,所述活塞弹簧(44)优选地形成为螺旋压缩弹簧。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驻车锁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42)在其活塞侧端部上具有球头(164),所述活塞杆(42)通过该球头(164)铰接地安装在承载座(166)中,所述承载座(166)形成在活塞(4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车锁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件(62)在面向活塞杆(42)的一侧上具有承载突起(168),所述承载突起具有用于活塞杆(42)的球头(164)的球形帽状邻接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塞尔赫S格伯特V尼克尔R格拉纳
申请(专利权)人:FTE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