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232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包括变速箱箱体,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动力输入轴,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动力输入轴、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齿轮连接,从动轴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控制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齿轮传动的换挡器,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拨叉轴,拨叉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推动换挡器滑动的拨叉,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驱使拨叉的序列式变速操纵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要前后推拉换挡杆就可以完成加挡或减挡,拉一下加一挡,推一下减一挡,与手自一体的手动部分类似;该设计加快了换挡速度,大幅度降低换错挡可能性,是三轮汽车操纵模式的革命性升级;还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方便用户操作、有效减少换挡失误等优点。

Three wheel vehicle sequential shift coupling rear ax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quential shift coupling rear axle of a three wheel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gearbox body, a power input shaft is installed in the gearbox body, a driving shaft and a driven shaft are also installed in the gearbox body, the power input shaft,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driven shaft are connected by gears, and a shifter for controlling the gear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driven shaft is slidably installed on the driven shaft The gearbox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fork shaft, the axial sliding of the fork shaft is equipped with a fork to push the shifter to slide, and the gearbox body is also equipped with a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control mechanism to drive the fork; the invention only needs to push and pull the shift lever forward and backward to complete the shift up or down, pull up and down one gear, push down and down one gear,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manual part integrated by hand; the design speeds up the shift The shift speed,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shifting gears, is a revolutionary upgrade of the three wheel vehicle operation mode; it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convenient operation for users, and effective reduction of shifting err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或机械用的后桥总成,尤其涉及一种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属于机械传动

技术介绍
目前三轮汽车普遍采用将变速器与后桥进行联体设计的变速箱联体后桥,包括变速箱箱体,变速箱箱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半轴装置和右半轴装置,左半轴装置和右半轴装置均通过螺栓与变速箱箱体刚性连接,共同组成组合式桥壳来承担车辆后悬架载荷。目前,变速箱结构都是采用H型换挡机构,随着三轮汽车用户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用户操纵此种H型操纵机构,容易出现换挡失误,甚至出现同时挂双挡或乱挡等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方便用户操作、有效减少换挡失误的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包括变速箱箱体,所述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动力输入轴,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齿轮连接,所述从动轴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齿轮传动的换挡器,所述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拨叉轴,所述拨叉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推动所述换挡器滑动的拨叉,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驱使所述拨叉的序列式变速操纵机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序列式变速操纵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变速箱箱体内的换挡轴,所述换挡轴的外周同轴设置有异形环状轨道,所述拨叉通过圆柱形凸台滑动安装在所述异形环状轨道内,所述变速箱箱体上安装有用于操纵所述换挡轴转动的操纵装置。r>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操纵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换挡轴一端且伸出所述变速箱箱体外的双向棘轮,所述变速箱箱体外安装有操纵壳体,所述操纵壳体内转动安装有换档摇臂轴,所述换档摇臂轴上安装有双向棘爪,所述双向棘爪与所述双向棘轮配合且驱动所述双向棘轮可沿两个方向转动,所述换档摇臂轴的一端伸出所述操纵壳体外固定连接有操纵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轴上依次安装有一挡主动齿轮、倒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和三挡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与一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一挡从动齿轮、与二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二挡从动齿轮和与三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三挡从动齿轮,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与倒挡主动齿轮对应的倒挡中间齿轮,所述从动轴上还安装有与倒挡中间齿轮对应的倒挡从动齿轮;所述换挡器包括设置在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一换挡器、所述二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三挡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二换挡器;所述第一换挡器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换挡环槽,所述第二换挡器的外周设置有第二换挡环槽;所述拨叉包括拨叉一和拨叉二,所述拨叉一的叉脚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换挡环槽内,所述拨叉二的叉脚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换挡环槽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异形环状轨道包括第一异形环状轨道和第二异形环状轨道,所述拨叉一的圆柱形凸台对应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异形环状轨道内,所述拨叉二的圆柱形凸台对应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异形环状轨道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异形环状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换挡轴同轴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拨叉一分别向左与向右移动的第一左换向槽与第一右换向槽,所述第一左换向槽位于所述第一右换向槽的后方,所述第一左换向槽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对应,所述第一右换向槽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对应;所述第二异形环状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换挡轴同轴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拨叉二分别向左与向右移动的第二左换向槽与第二右换向槽,所述第二左换向槽位于所述第二右换向槽的前方,所述第二左换向槽还位于所述第一左换向槽的后方,所述第二左换向槽与所述三挡从动齿轮对应,所述第二右换向槽与所述二挡从动齿轮对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包括变速箱箱体,所述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动力输入轴,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齿轮连接,所述从动轴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齿轮传动的换挡器,所述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拨叉轴,所述拨叉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推动所述换挡器滑动的拨叉,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驱使所述拨叉的序列式变速操纵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序列式换挡操纵简单。在H型变速箱上从二挡换到三挡时,必须上下反复操纵换挡杆,而在序列式变速器上,只需在每次换挡时前后推拉换挡杆即可;(2)序列式换挡操纵动作具有一致性。加挡时往前拉动换挡杆,减挡时往后推动换挡杆,每次换挡的动作都相同;(3)操纵手柄位置一致。使用H型换挡时,操纵手柄的位置随着挡位变化而变化,占用驾乘空间大。而使用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时,每次换挡时的换挡杆始终在相同的位置上,占用驾乘空间小;(4)序列式换挡可避免换挡失误。换挡时不会出错,始终只能切换到相邻挡位,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本专利技术与H型变速箱的主要区别在于操作方法,本专利技术只需要前后推拉换挡杆就可以完成加挡或减挡,拉一下加一挡,推一下减一挡,与手自一体的手动部分类似;该设计加快了换挡速度,大幅度降低了换错挡的可能性,是三轮汽车操纵模式的革命性升级;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方便用户操作、有效减少换挡失误等优点。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异形环状轨道和第二异形环状轨道布置示意图;图中:1-变速箱箱体;2-左半轴装置;3-右半轴装置;4-动力输入轴;5-从动轴;6-一挡从动齿轮;7-倒挡从动齿轮;8-二挡从动齿轮;9-三挡从动齿轮;10-第一换挡器;11-第二换挡器;12-拨叉一;13-拨叉二;14-换挡轴;15-第一异形环状轨道;16-第二异形环状轨道;17-双向棘轮;18-操纵壳体;19-操纵杆;20-双向棘爪;21-换档摇臂轴;22-第一左换向槽;23-第一右换向槽;24-第二左换向槽;25-第二右换向槽;26-拨叉轴;27-倒挡中间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包括变速箱箱体1,所述变速箱箱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半轴装置2和右半轴装置3,所述变速箱箱体1内安装有动力输入轴4,所述变速箱箱体1内还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5,所述动力输入轴4、主动轴和从动轴5通过齿轮连接,所述从动轴5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5之间齿轮传动的换挡器,所述变速箱箱体1内安装有拨叉轴26,所述拨叉轴26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推动所述换挡器滑动的拨叉,所述变速箱箱体1内还安装有驱使所述拨叉的序列式变速操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包括变速箱箱体,所述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动力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齿轮连接,所述从动轴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齿轮传动的换挡器,所述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拨叉轴,所述拨叉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推动所述换挡器滑动的拨叉,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驱使所述拨叉的序列式变速操纵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包括变速箱箱体,所述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动力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齿轮连接,所述从动轴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齿轮传动的换挡器,所述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拨叉轴,所述拨叉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推动所述换挡器滑动的拨叉,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驱使所述拨叉的序列式变速操纵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式变速操纵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变速箱箱体内的换挡轴,所述换挡轴的外周同轴设置有异形环状轨道,所述拨叉通过圆柱形凸台滑动安装在所述异形环状轨道内,所述变速箱箱体上安装有用于操纵所述换挡轴转动的操纵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换挡轴一端且伸出所述变速箱箱体外的双向棘轮,所述变速箱箱体外安装有操纵壳体,所述操纵壳体内转动安装有换档摇臂轴,所述换档摇臂轴上安装有双向棘爪,所述双向棘爪与所述双向棘轮配合且驱动所述双向棘轮可沿两个方向转动,所述换档摇臂轴的一端伸出所述操纵壳体外固定连接有操纵杆。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轮汽车序列式换挡联体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上依次安装有一挡主动齿轮、倒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和三挡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与一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一挡从动齿轮、与二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二挡从动齿轮和与三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三挡从动齿轮,所述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廷邵立庆秦秀文王智凡娄文霞刘永新鞠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