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桂林专利>正文

一种保温内墙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16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内墙角,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墙体、水性防腐涂料层、玻璃纤维自粘布、氯氧镁水泥层、PVC树脂板、水性粘接层、饰面层和纳米涂料层,所述基层墙体为空斗墙体、焦碴砖体墙体或烧结空心转墙;所述基层墙体、水性防腐涂料层、玻璃纤维自粘布、氯氧镁水泥层、PVC树脂板、水性粘接层、饰面层和纳米涂料层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基层墙体的厚度为7‑9cm,所述饰面层的厚度为4‑5m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温内墙角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各个构造层相互配合,整体结构粘接牢固稳定。保温、耐火及防水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A kind of heat preservation inner wall corn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preservation inner wall corn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all, a water-based anticorrosive coating layer, a glass fiber self-adhesive cloth, a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layer, a PVC resin board, a water-based adhesive layer, a facing layer and a nano coating layer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The base wall is an empty bucket wall, a coke slag brick wall or a sintered hollow transfer wall; the base wall, a water-based anticorrosive coating layer and a glass fiber Self adhesive cloth,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layer, PVC resin plate, water-based adhesive layer, facing layer and nano coating layer are fixedly connected in turn; the thickness of the base wall is 7 \u2011 9cm,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facing layer is 4 \u2011 5mm. The heat preservation inner wall corner of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each structure layer cooperate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firmly and stably bonded. The thermal insulation, fire resistance and waterproof performance meet the national stand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内墙角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内墙角。
技术介绍
现行国家国家标准对建筑物的保温节能要求提高,对建筑公司来说,如何兼顾建筑物墙体的保温性能、防火性能、防水性能或使用寿命的长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现有旧楼改造中,房屋的内墙角易产生漏水及漏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保温内墙角。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保温内墙角,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墙体、水性防腐涂料层、玻璃纤维自粘布、氯氧镁水泥层、PVC树脂板、水性粘接层、饰面层和纳米涂料层,所述基层墙体为空斗墙体、焦碴砖体墙体或烧结空心转墙;所述基层墙体、水性防腐涂料层、玻璃纤维自粘布、氯氧镁水泥层、PVC树脂板、水性粘接层、饰面层和纳米涂料层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基层墙体的厚度为7-9cm,所述饰面层的厚度为4-5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性防腐涂料层的厚度为2-3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纤维自粘布、氯氧镁水泥层之间设有加强钢丝网,所述加强钢丝网为复数个圆形孔组成的钢丝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纤维自粘布的厚度为0.5-1cm;氯氧镁水泥层的厚度为2-3cm;所述PVC树脂板的厚度为2-5mm,纳米涂料层的厚度为1-3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钢丝网的丝径为0.6~0.7mm。所述基层墙体、水性防腐涂料层、玻璃纤维自粘布、氯氧镁水泥层、PVC树脂板、水性粘接层、饰面层和纳米涂料层依次通过粘接层固定连接;所述粘贴层为纯水泥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保温内墙角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各个构造层相互配合,整体结构粘接牢固稳定。保温、耐火及防水性能符合国家标准。本专利技术各个构造层的效果重叠且发生协同作用,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能够达到保温、耐火及防水的作用。空斗墙体、焦碴砖体墙体或烧结空心转墙具有隔音且保温的作用。水性防腐涂料层具有防腐的作用。玻璃纤维自粘布具有保温的作用。氯氧镁水泥层具有防火的作用。纳米涂料层能够避免外表层的灰尘沉积,具有自清洁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性防腐涂料层为水性环氧涂料、水性丙烯酸涂料或水性聚氨酯涂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保温内墙角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基层墙体,2-水性防腐涂料层,3-玻璃纤维自粘布,4-氯氧镁水泥层,5-PVC树脂板,6-水性粘接层,7-饰面层,8-纳米涂料层,9-加强钢丝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保温内墙角,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墙体1、水性防腐涂料层2、玻璃纤维自粘布3、氯氧镁水泥层4、PVC树脂板5、水性粘接层6、饰面层7和纳米涂料层8,基层墙体1为空斗墙体、焦碴砖体墙体或烧结空心转墙;基层墙体1、水性防腐涂料层2、玻璃纤维自粘布3、氯氧镁水泥层4、PVC树脂板5、水性粘接层6、饰面层7和纳米涂料层8依次固定连接;基层墙体1的厚度为7-9cm,饰面层8的厚度为4-5mm。水性防腐涂料层2的厚度为2-3mm。玻璃纤维自粘布3、氯氧镁水泥层4之间设有加强钢丝网9,加强钢丝网9为复数个圆形孔组成的钢丝网。玻璃纤维自粘布3的厚度为0.5-1cm;氯氧镁水泥层4的厚度为2-3cm;PVC树脂板5的厚度为2-5mm,纳米涂料层8的厚度为1-3mm。上述内容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专利技术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内墙角,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墙体(1)、水性防腐涂料层(2)、玻璃纤维自粘布(3)、氯氧镁水泥层(4)、PVC树脂板(5)、水性粘接层(6)、饰面层(7)和纳米涂料层(8),所述基层墙体(1)为空斗墙体、焦碴砖体墙体或烧结空心转墙;所述基层墙体(1)、水性防腐涂料层(2)、玻璃纤维自粘布(3)、氯氧镁水泥层(4)、PVC树脂板(5)、水性粘接层(6)、饰面层(7)和纳米涂料层(8)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基层墙体(1)的厚度为7-9cm,所述饰面层(8)的厚度为4-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内墙角,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墙体(1)、水性防腐涂料层(2)、玻璃纤维自粘布(3)、氯氧镁水泥层(4)、PVC树脂板(5)、水性粘接层(6)、饰面层(7)和纳米涂料层(8),所述基层墙体(1)为空斗墙体、焦碴砖体墙体或烧结空心转墙;所述基层墙体(1)、水性防腐涂料层(2)、玻璃纤维自粘布(3)、氯氧镁水泥层(4)、PVC树脂板(5)、水性粘接层(6)、饰面层(7)和纳米涂料层(8)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基层墙体(1)的厚度为7-9cm,所述饰面层(8)的厚度为4-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林周莉
申请(专利权)人:陈桂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