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8830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银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银线呈蝌蚪状;其由直径800~1000nm的微米粒子构成头部,直径70~200nm的纳米线构成尾部;所述银线长度为30~40μm。该银线具体制备过程为:室温下,将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加入到硝酸银水溶液中,而后添加抗坏血酸水溶液,产品经过滤、蒸馏水和乙醇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蝌蚪状银线制备过程无需高温、高压,无需有机溶剂,产品规整度好。与现有多元醇还原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银线制备工艺更加简单,合成更加方便与环保,因而更易规模化制备。

A kind of silver wi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ilver wir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tal materials. The silver wire is tadpole like; the head is composed of micro particles with a diameter of 800-1000nm, and the tail is composed of nanowires with a diameter of 70-200nm; the length of the silver wire is 30-40 \u03bc M. The specific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silver wire is as follow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imidazole and its derivative aqueous solution are added into the silver nitrate aqueous solution, and then the ascorb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is added. The product can be obtained after being filtered, distilled water and washed and dried with ethanol.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tadpole shaped silver wire does not need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does not need organic solvent, and has good product regularity.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polyol reduction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he silver wir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r, the synthesis is more convenient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the large-scale preparation is eas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银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银线由于耦合了银材料的优良导电性以及纳米级别的小尺寸效应、透光性、耐曲挠性,因此被视为是最有可能替代传统ITO透明电极的材料。其可广泛应用于柔性、可弯折LED显示、触摸屏等柔性电子领域“陈平等,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CN201410510921.2”。此外,由于银线的大长径比效应,使其在导电浆料、导热胶等方面的应用中也具有突出的优势。由于银线的上述突出优势,人们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广泛探索。现有技术中,以多元醇还原法最受人们青睐,最具应用前景。该方法中,金属银盐作为前驱体,高分子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通常作为结构指引剂和分散剂,而乙二醇等作为溶剂和还原剂。然而这一方法目前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重复性较差,对原材料的要求以及操作要求高;2)制备浓度低,不适于大规模大量制备,高浓度下银线比例低,伴有大量纳米粒子“陈晖等,一种纳米银线及其制备方法,CN201710100872.9);3)需要高温(150-200℃)且时间长,能耗大;4)需要使用大量乙醇、水洗涤产物,后续处理步骤繁琐、耗时。上述缺陷致使开展银线的大规模应用受到制约。因此,探索银线的新颖制备方法,对于开展其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银线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银线,其形似蝌蚪,由微米粒子(直径为800-1000nm)构成头,纳米线构成尾部(直径为70-200nm),长度为30-40μm,形态规整。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上述蝌蚪状银线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1、室温下,按体积比1:(0.2~5),将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加入到硝酸银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A溶液。所述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15%,硝酸银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15%;所述咪唑及其衍生物包括咪唑、2-甲基咪唑、1,2-二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等可溶于水的咪唑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任意比混合物。2、室温下,将抗坏血酸水溶液一次性倾倒至A溶液中,1min后过滤获得不溶物,经蒸馏水、乙醇洗涤,40℃真空干燥后得到蝌蚪状银线。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10%,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与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5~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可溶性咪唑盐和银离子的配位作用,并耦合高浓度还原剂导致的快速还原途径,指引了后期银线的形成。2、本专利技术所述蝌蚪状银线制备过程无需高温、高压,无需有机溶剂,纳米线产品规整度好。3、与现有多元醇还原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银线制备工艺更加简单,合成更加方便与环保,因而更易规模化制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获得的银线的典型扫描电镜图片;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银线,其形似蝌蚪,由微米粒子(直径为800-1000nm)构成头,纳米线构成尾部(直径为70-200nm),长度为30-40μm,形态规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1、室温下,按体积比1:3,将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加入到硝酸银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A溶液。所述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为10%,硝酸银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0%;所述咪唑及其衍生物包括咪唑、2-甲基咪唑、1,2-二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等可溶于水的咪唑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任意比混合物。2、室温下,将抗坏血酸水溶液一次性倾倒至A溶液中,1min后过滤获得不溶物,经蒸馏水、乙醇洗涤,40℃真空干燥后得到蝌蚪状银线。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与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实施例21、室温下,按体积比1:5,将2-甲基咪唑水溶液加入到硝酸银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A溶液。所述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为15%,硝酸银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5%。2、室温下,将抗坏血酸水溶液一次性倾倒至A溶液中,1min后过滤获得不溶物,经蒸馏水、乙醇洗涤,40℃真空干燥后得到蝌蚪状银线。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与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实施例31、室温下,按体积比1:0.2,将咪唑水溶液加入到硝酸银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A溶液。所述咪唑水溶液为5%,硝酸银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2、室温下,将抗坏血酸水溶液一次性倾倒至A溶液中,1min后过滤获得不溶物,经蒸馏水、乙醇洗涤,40℃真空干燥后得到蝌蚪状银线。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与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5。实施例41、室温下,按体积比1:4,将1,2-二甲基咪唑水溶液加入到硝酸银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A溶液。所述1,2-二甲基咪唑水溶液为7%,硝酸银水溶液质量分数为7%。2、室温下,将抗坏血酸水溶液一次性倾倒至A溶液中,1min后过滤获得不溶物,经蒸馏水、乙醇洗涤,40℃真空干燥后得到蝌蚪状银线。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与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5。实施例51、室温下,按体积比1:2,将2-乙基咪唑水溶液加入到硝酸银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A溶液。所述1,2-二甲基咪唑水溶液为8%,硝酸银水溶液质量分数为9%。2、室温下,将抗坏血酸水溶液一次性倾倒至A溶液中,1min后过滤获得不溶物,经蒸馏水、乙醇洗涤,40℃真空干燥后得到蝌蚪状银线。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与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线,其特征在于,该银线呈蝌蚪状;其由直径800~1000nm的微米粒子构成头部,直径70~200nm的纳米线构成尾部;所述银线长度为30~40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线,其特征在于,该银线呈蝌蚪状;其由直径800~1000nm的微米粒子构成头部,直径70~200nm的纳米线构成尾部;所述银线长度为30~4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银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室温下,按体积比1:(0.2~5),将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加入到硝酸银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A溶液;
所述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15%,硝酸银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友谊沈磊刘宁高宏杨建国张贺新林鹏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