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68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盖,上盖设有上盖内腔及用于供上盖内腔排气的排气口;煲体,煲体设有煲体内腔及用于供煲体内腔进气的进气口;通气结构,用于将煲体内腔和上盖内腔接通;风扇,设于煲体内腔中,风扇运行时驱动气流从进气口进入煲体内腔,并驱动煲体内腔内的气流从通气结构处排出;电子元件,设于煲体内腔中,其中,煲体内腔中从进气口处向通气结构处流动的气流能对电子元件散热。本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回收煲体内电子元件的散热量用于加热上盖,从而降低了内锅向上盖方向的传热效率,利于提升内锅保温性,且无需额外消耗能源以针对性地对上盖加热,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能源利用的充分性,有助于烹饪设备实现一级能效。

Cook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oking equipment, which includes: an upper cover,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avity of the upper cover and an exhaust port for exhaust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upper cover; a pot body, the p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avity of the pot body and an air inlet for air intake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pot body; a ventilation structure, which is used to connect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pot body an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upper cover; a fan,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pot body, drives the air flow from the air inlet to the pot body when the fan is running The inner cavity drives the air flow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ooker body to discharge from the ventilation structure;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are arrang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ooker body, wherein the air flow from the air inlet to the ventilation structure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ooker body can heat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The cooking equipment provided in the scheme recovers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the pot body for heating the upper cover, thus reducing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of the inner pot toward the upper cover, improving the heat preservation of the inner pot, and does not need addi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to heat the upper cover specifically, realizing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sufficiency of energy utilization, and helping the cooking equipment to achieve the first level of energy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如电饭煲等烹饪设备普遍存在能效偏低的情况,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具体如,IH电饭煲,其通过线圈盘的线圈产生的高频磁场加热金属内胆,但同时,线圈以及产生高频磁场的IGBT等电子元件工作时自身会产生较高热量,而且这些电子元件的热量必须及时散去,否则电子元件会因高温而烧坏,因此,该IH电饭煲等烹饪设备内都会设有散热风扇,烹饪设备工作过程中,散热风扇强大的风力会将电子元件自身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并驱动升温后的气流从底座上的排气口排出,实现对电子元件有效散热,保证电子元件正常工作,但这也造成了烹饪设备运行过程中会有很大一部分热量未经做功就直接流失了,导致烹饪设备的能效比较低,且很难再获得突破性地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上盖内腔及用于供所述上盖内腔排气的排气口;煲体,与所述上盖铰接,所述煲体设有煲体内腔及用于供所述煲体内腔进气的进气口;通气结构,用于将所述煲体内腔和所述上盖内腔接通;风扇,设于所述煲体内腔中,所述风扇运行时驱动气流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煲体内腔,并驱动所述煲体内腔内的气流从所述通气结构处排出;电子元件,设于所述煲体内腔中,其中,所述煲体内腔中从所述进气口处向所述通气结构处流动的气流能对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上盖内腔与煲体内腔能利用通气结构接通形成一个相通的风道,这样,风扇运行并驱动气流对煲体内腔中的电子元件风冷散热后,煲体内腔中所形成的高温气流被驱往通气结构处并能通过通气结构送入上盖内腔中,使高温气流在流经上盖内腔的过程中实现对上盖加热和保温,其中,可以理解的是,传热过程由温差推动,此处通过对上盖加热和保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上盖与煲体中内锅的温差,从而降低了内锅向上盖方向的传热效率,利于提升内锅保温性,解决了因内锅保温性差而导致烹饪设备在能效提升方面存在短板的问题,且也有利于锅内食物上下表面温度趋于均匀,提升烹饪口感,且在本结构中,用于对上盖加热和保温的热量来自于对电子元件的回收热量,而无需额外消耗能源以针对性地对上盖加热,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能源利用的充分性,有助于烹饪设备实现一级能效,实现产品的节能减排。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通气结构包括通道耦合结构,所述上盖内腔与所述煲体内腔通过所述通道耦合结构形成可拆卸地连接。在本方案中,设置通气结构包括通道耦合结构,煲体内腔和上盖内腔通过通道耦合结构形成可拆卸地连接,也即,通道耦合结构使煲体内腔和上盖内腔之间形成可相互连通和可断开以互不连通这两种状态,这样,当上盖与煲体盖合时可利用通道耦合结构将煲体内腔与上盖内腔接通,确保上盖内腔与煲体内腔之间通气顺畅,而当上盖与煲体打开时利用通道耦合结构使煲体内腔与上盖内腔能断开,确保开盖顺畅,避免上盖和煲体之间在开盖时存在相互拉扯的问题,从而防止了上盖弹开运动被干扰或限制等问题,且该结构也可便于上盖和煲体各自模块化组装,大大降低组装成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与所述煲体能盖合并能打开,所述通道耦合结构包括:第一开口,设于所述上盖上并与所述上盖内腔连通;第二开口,设于所述煲体上并与所述煲体内腔连通,且当所述上盖与所述煲体盖合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并连通,当所述上盖与所述煲体打开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离以断开。在本方案中,通道耦合结构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将第一开口设于上盖上,如第一开口可具体由上盖上的孔或缝隙限定出,第二开口设于煲体上,如第二开口可具体由煲体上的孔或缝隙限定出,本结构有利于实现在上盖与煲体盖合的同时,实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自动对位连通,并在上盖与煲体打开的同时,实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自动分离以断开,无需手动去连接和断开,使产品使用上更为便利,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应进行连通、分离进行断开的结构在反复开合盖运动中不会受到损伤,更利于保证产品寿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煲体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凸台上。在本方案中,在煲体上设置凸台,将第二开口设于凸台上,具体如,第二开口设于凸台顶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第二开口位置,可防止煲体表面的水进入煲体内腔中,对煲体内腔中的电子元件具有防护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上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壁上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上盖与所述煲体盖合时,所述凸台嵌入所述凹腔中,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在本方案中,在上盖上设有凹腔用于在上盖与煲体盖合时与煲体上的凸台咬合配合,一方面,凹腔可起到对凸台避让的作用,避免煲体上的凸台出现与上盖干涉的问题,确保上盖能够盖合到位,另一方面,凸台和凹腔的咬合配合可以对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位起到引导作用,提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位准确性,确保通气结构处气流顺畅,同时,凸台和凹腔的咬合配合时,凸台侧壁可遮挡上盖与煲体之间的缝隙,减少气流泄漏量,使大部分气体能够到达上盖内腔中对上盖加热保温,提升对上盖的加热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台为锥形凸台,所述凹腔为与所述锥形凸台适配的锥形凹腔。在本方案中,设置凸台为锥形凸台,凹腔为与锥形凸台适配的锥形凹腔,这样,凸台在嵌入凹腔内的过程中可实现自动对中找正,从而可相应提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位准确性,确保通气结构处气流顺畅,且该锥形凸台和锥形凹腔有利于凸台与凹腔配合紧密,利于减少气流泄漏量,使大部分气体能够到达上盖内腔中对上盖加热保温,提升对上盖的加热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通气结构包括气管,所述气管与所述上盖及所述煲体相连,并将所述上盖内腔与所述煲体内腔接通。在本方案中,设置通气结构包括气管,气管与上盖内腔及煲体内腔连接,同样具体对上盖内腔和煲体内腔接通的效果,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作为优选方案,可进一步设计气管为能够伸缩的波纹管等结构,方便开盖,和/或,将气管布置在上盖与煲体铰接部位,以减少开盖时对气管的拉扯,起到保护气管的作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包括内盖和面盖,所述内盖位于所述面盖内侧,并与所述面盖共同围设出所述上盖内腔;和/或所述上盖用于与所述通气结构连接的部位邻近所述上盖的前端,所述上盖的后端位置处设有所述排气口。在本方案中,上盖的面盖和内盖限定出上盖内腔,利用该上盖内腔内的高温气流可实现对内盖部位加热,并在内盖外侧形成一个空气保温层,这样可减小内盖向盖板的吸热量,从而相应减小盖板向内锅的吸热量,实现减少内锅热损失的目的,提升烹饪设备整体能效;设置上盖用于与通气结构连接的部位邻近上盖的前端,上盖的后端位置处设有排气口,这有利于上盖内腔中的高温气流流经整个上盖实现对上盖均匀加热,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内锅的保温效果,且从上盖后端位置处排气可以使排出的热气流避开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上盖内腔及用于供所述上盖内腔排气的排气口;/n煲体,与所述上盖铰接,所述煲体设有煲体内腔及用于供所述煲体内腔进气的进气口;/n通气结构,用于将所述煲体内腔和所述上盖内腔接通;/n风扇,设于所述煲体内腔中,所述风扇运行时驱动气流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煲体内腔,并驱动所述煲体内腔内的气流从所述通气结构处排出;/n电子元件,设于所述煲体内腔中,其中,所述煲体内腔中从所述进气口处向所述通气结构处流动的气流能对所述电子元件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上盖内腔及用于供所述上盖内腔排气的排气口;
煲体,与所述上盖铰接,所述煲体设有煲体内腔及用于供所述煲体内腔进气的进气口;
通气结构,用于将所述煲体内腔和所述上盖内腔接通;
风扇,设于所述煲体内腔中,所述风扇运行时驱动气流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煲体内腔,并驱动所述煲体内腔内的气流从所述通气结构处排出;
电子元件,设于所述煲体内腔中,其中,所述煲体内腔中从所述进气口处向所述通气结构处流动的气流能对所述电子元件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结构包括通道耦合结构,所述上盖内腔与所述煲体内腔通过所述通道耦合结构形成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煲体能盖合并能打开,所述通道耦合结构包括:
第一开口,设于所述上盖上并与所述上盖内腔连通;
第二开口,设于所述煲体上并与所述煲体内腔连通,且当所述上盖与所述煲体盖合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并连通,当所述上盖与所述煲体打开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离以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煲体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凸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上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壁上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上盖与所述煲体盖合时,所述凸台嵌入所述凹腔中,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胜华刘化勇梁志佳马利吴慧民罗飞龙黄韦铭羊小亮瞿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