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650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其原料包括:粒径为0.2‑0.4mm的粉状料和粒径为2‑3mm的颗粒料,颗粒料的密度为1.15‑1.3g/m

A compound feed used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ultivation of Guangxi gro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und feed used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ultivation of Guangxi grouse under the forest. The raw materials include: powder material with a particle size of 0.2-0.4m m and particle material with a particle size of 2-3mm, and the density of the particle material is 1.15-1.3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
技术介绍
广西麻鸡,又称灵山香鸡或里当鸡,属兼用型地方品种。而当地人喜欢选择黄色羽毛的鸡饲养,逢年过节或招待亲朋好友,有宰杀或赠送麻鸡的习惯。《马山县志》记载“生寿:本地区,凡生孩子,常以鸡及姜酒报告外家,外家即送礼物及补品。”这种历史习俗促使人们不断淘汰杂色鸡而选留麻黄色鸡饲养,经过长期封闭繁育形成该品种。广西麻鸡具有耐粗饲、善飞翔、觅食能力强等特点,熟制成切鸡、水蒸鸡、盐焗鸡,其肉质细嫩、气味香浓。但广西麻鸡存在体型较小、生长较慢、产蛋较少、饲料转化率偏低等问题。而林下生态养殖是循环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充分利用空间以及土地,将农民们传统养家畜的方式与现在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在林间养殖广西麻鸡,由于林地有树冠遮荫,夏季温度比外界气温平均低2-3℃,比普通封闭畜舍平均低4-8℃,适宜广西麻鸡养殖,同时广西麻鸡的粪便又可以促进林树种植。但单凭林下生态养殖过程中广西麻鸡自身摄入食物往往不足,导致广西麻鸡生长速度过慢,需要提供饲料促进广西麻鸡开口进食,快速生长,同时容易引起鸡群消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一种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其原料包括:粒径为0.2-0.4mm的粉状料和粒径为2-3mm的颗粒料,颗粒料的密度为1.15-1.3g/m3,粉状料与颗粒料的重量比为100:1-3。优选地,颗粒料的原料包括:花生粕、椰壳、石榴皮、煤矸石。优选地,颗粒料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煤矸石进行高温灭菌,冷却,接着加入花生粕、椰壳、石榴皮,粉碎,混合,造粒得到预制料;将预制料喂养成牛,预制料经过牛的消化形成粪便排出;将所得牛粪进行蒸汽处理,干燥,粉碎,造粒,冷却至室温,干燥得到颗粒料。优选地,颗粒料的原料中,花生粕、椰壳、石榴皮、煤矸石的质量比为10-20:5-10:4-15:4-12。优选地,颗粒料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煤矸石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120-140℃,冷却,接着加入花生粕、椰壳、石榴皮,利用两个表面有齿而转速不同的磨辊粉碎至粒径为0.2-0.6mm,然后送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经食品造粒机造粒得到预制料;将所得预制料喂养10-15个月成牛,预制料经过牛的消化形成粪便排出;将所得牛粪置于调质器中,采用温度为102-110℃的蒸汽处理30-50s,干燥,粉碎,置于造粒机进行制粒,用逆流冷却器进行冷却至室温,干燥得到颗粒料。本专利技术颗粒料的制备工艺中,通过将煤矸石与花生粕、椰壳、石榴皮复配造粒,用来喂养10-15个月成牛,由于在这一阶段,牛处于生长较强烈、代谢较旺盛的时期,此时期牛胃壁强大的纵形肌肉环可以有力地收缩和松弛,进行节律性的蠕动,以搅拌和揉磨胃中的食物,胃粘膜上发达的乳头状突起,更有助于食物的揉磨与搅匀,成牛将花生粕、椰壳、石榴皮、煤矸石吞食后,吞咽入瘤胃浸泡、软化和发酵,食后到0.5-1h开始反刍,食糜从糜胃中返回口腔再次被咀嚼后进入瘤胃,一般一个昼夜可反刍6-12次,反刍时间达8h,物料经过充分混合,未消化完全的有机碳化物不仅可对煤矸石形成预包覆,不可消化的煤矸石与未消化的有机碳化物以牛粪便排出,物料经过充分细化和预处理,再经过短时高温蒸汽处理,不仅杀菌抑菌效果好,而且可增加有机碳化物在煤矸石表面的包覆程度,尤其配合逆流冷却器快速冷却并干燥,包覆强度极高,所得颗粒料不仅具有极高的硬度,而且具有丰富的有机碳化物。优选地,粉状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粉100-200份,次粉50-90份,废弃油渣12-40份,棕榈粕20-40份,芝麻粕12-30份,膨化豆粕10-19份,复合维生素0.1-0.8份,复合酶制剂1-2份,肠道健康调节剂0.5-1份,大蒜素0.1-0.5份,苏氨酸0.1-0.3份,色氨酸0.2-0.6份,防霉剂1-2份,乳酸菌素0.1-0.2份,木聚糖酶0.4-0.8份,酵母硒0.1-0.2份,腐植酸钠1-4份,磷酸氢钙1-2份,食盐1-2份。优选地,复合维生素为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酰胺、泛酸钙、叶酸、生物素中至少两种。优选地,肠道健康调节剂包括:屎肠球菌制剂、凝结芽孢杆菌制剂、丁酸梭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低聚木糖。优选地,屎肠球菌制剂、凝结芽孢杆菌制剂、丁酸梭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低聚木糖的质量比为1-2:1-4:0.2-1:1-1.8:2-4。优选地,屎肠球菌制剂的活菌数为4-12亿CFU/g,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活菌数为20-32亿CFU/g,丁酸梭菌制剂的活菌数为5-15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的活菌数为60-100亿CFU/g。优选地,复合酶制剂按摩尔份数包括:植酸酶10-16份,淀粉酶4-10份,木聚糖酶1-5份,中性蛋白酶1-6份,甘露聚糖酶2-6份。优选地,植酸酶的活性单位为20000U/g,淀粉酶、木聚糖酶、中性蛋白酶和甘露聚糖酶的活性单位均为2000U/g。本专利技术通过氨基酸平衡技术、改变能量提供形式、添加抗应激物质和肠道健康调节剂等手段,杜绝机体营养负平衡,为广西麻鸡鸡群平稳入冬打下良好基础。本专利技术重点考虑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和能量饲料原料种类,在粉状料原料中并未使用昂贵的蛋白料,在保证生产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大大降低饲料成本;再采用颗粒料配合粉状料对广西麻鸡喂养,颗粒料与粉状料中复合维生素、复合酶制剂、肠道健康调节剂配合作用,可调节广西麻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乳酸菌等有益菌的含量,抑制病原菌的活性,同时由于颗粒料表面平滑,但其内部硬度极高,导致其表面的有机质在广西麻鸡的消化后期可被广西麻鸡进一步吸收,所剩余内部高硬度物质伴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使本专利技术的饲料利用率极高,粪便排出少,并且明显降低广西麻鸡的病死率,经济效益高。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林下生态养殖的广西麻鸡饲料中添加非常规饲料,进入广西麻鸡肠道后,颗粒料促使广西麻鸡肠道蠕动,而又不对广西麻鸡的肠道产生任何刺激效果,又进一步促使粉状料在广西麻鸡内部被快速吸收,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不仅可缓解鸡群易产生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的问题,而且饲料更加温和,并可改善饲料的口感,健康无毒副作用,更好地保证了饲料的安全性。采用本专利技术饲喂林下生态养殖的广西麻鸡,从广西麻鸡雏鸡出生后的7天即开始少量进食,不仅不用添加抗生剂等添加剂,而且可提高雏鸡的免疫力,减少应激反应,避免生长停滞,能诱使雏鸡的消化系统发育完善,同时促进广西麻鸡后期生长,更适合广西麻鸡全生长期的进食,适口性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1一种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其原料包括:粒径为0.2-0.4mm的粉状料和粒径为2-3m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粒径为0.2-0.4mm的粉状料和粒径为2-3mm的颗粒料,颗粒料的密度为1.15-1.3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粒径为0.2-0.4mm的粉状料和粒径为2-3mm的颗粒料,颗粒料的密度为1.15-1.3g/m3,粉状料与颗粒料的重量比为10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颗粒料的原料包括:花生粕、椰壳、石榴皮、煤矸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颗粒料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煤矸石进行高温灭菌,冷却,接着加入花生粕、椰壳、石榴皮,粉碎,混合,造粒得到预制料;将预制料喂养成牛,预制料经过牛的消化形成粪便排出;将所得牛粪进行蒸汽处理,干燥,粉碎,造粒,冷却至室温,干燥得到颗粒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颗粒料的原料中,花生粕、椰壳、石榴皮、煤矸石的质量比为10-20:5-10:4-15:4-1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用于林下生态养殖广西麻鸡过程中的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粉状料为基础日粮;优选地,粉状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粉100-200份,次粉50-90份,废弃油渣12-40份,棕榈粕20-40份,芝麻粕12-30份,膨化豆粕10-19份,复合维生素0.1-0.8份,复合酶制剂1-2份,肠道健康调节剂0.5-1份,大蒜素0.1-0.5份,苏氨酸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燕飞黄文略韦青华伍雄斌林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富华农牧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